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宝贝运动能力差,或为扁平足所致

2024-03-14 06: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焦勤 康复杂志

说到“扁平足”,多数人都不陌生,往往也不在乎,更不会和疾病关联起来;

直到产生行走疼痛,进而影响运动能力,才会引起焦虑和重视。

脚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器官和运动器官,参与人体运动和支撑等重要功能,称作“人的第二心脏”,足部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和生活质量。

观察鞋底磨损发现足弓问题

足弓是人体足部的一种弓形结构,其为跗骨与跖骨借助韧带、肌肉和关节连结而成的拱形结构,可分为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及横弓。

足弓的弓形结构使足部具有坚固、轻巧和弹性等特点,能够承受较大压力,减轻行走、跑、跳运动时对身体所产生的震动,同时还可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经,避免受到压迫。

扁平足不仅影响足部外观,还会引起患儿下肢力线改变。若扁平足患者不采取治疗措施并进行长期的行走和站立,部分患儿最终会引起膝痛、骨盆倾斜、脊柱前凸和腰痛等不适;

还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跟腱炎、膝关节炎等多种下肢骨关节疾病的发生,严重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图片来源:pixabay

儿童扁平足可能会引起足部疼痛、疲劳、步态异常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孩子的足部发育形态以及步态来发现问题,并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或相关机构进行足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如观察到儿童站立和行走时,足部向内倾斜,或足后跟向外突出;又或是发现儿童的鞋底内侧磨损严重,而外侧磨损较轻,则都提示足弓发育可能存在异常。

除此之外,家长还可将儿童的脚底涂上水或墨汁,然后让他们踩在一张白纸上,观察脚印的形状。

正常的脚印应该有一个明显的内侧弓和一个外侧弓,如果脚印没有明显的弓,或者只有外侧弓,那么可能存在足弓异常,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图片来源:pixabay

足弓异常限制儿童运动

患有扁平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足弓塌陷、足部肌肉疲劳、行走姿势异常、生长发育受限等现象。

扁平足患儿的足弓结构不明显,足底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足部肌肉容易疲劳,导致患儿不愿意多走路,运动功能低下,甚至不爱运动。

同时,在行走、跑步或站立时,足弓塌陷导致足底筋膜受到过度拉伸,从而引发足底、足跟和足弓部位的疼痛,使得患儿无法参与体育运动。

图片来源:pixabay

同时,扁平足还会造成足跟外翻,因而导致患儿行走姿势异常、步态不稳,影响儿童的行走能力。

由于扁平足导致的足底应力不均衡,下肢力线偏移,儿童足部、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的发育都会受到影响,还会导致拇外翻、膝外翻等其他病症的发生。

缺乏运动,更不利于足弓发育及孩子健康

儿童扁平足根据病因可以分为先天性扁平足和后天性扁平足。

先天性扁平足又称原发性扁平足,多由于足部骨骼、韧带或肌肉等发育异常所致。

后天性扁平足又称继发性扁平足,可由长期负重、穿鞋不当、足部外伤、类风湿关节炎、脊髓灰质炎、胫后肌腱功能不全(PTTD)、神经肌肉性平足症等原因导致足弓变低或消失。

如今,儿童扁平足的发生率在升高,且多为后天性扁平足,而生活环境和运动频率是需要关注的诱因。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道路普遍变得宽敞平坦,儿童在行走发育过程中很少有在复杂地面行走和跑动的机会,足底肌肉和肌腱得不到足够的有效刺激,因此无法正向发育。

图片来源:pixabay

此外,由于家庭过度呵护,加上上学后运动机会减少,有的儿童每天上下学都有家长车接车送,连正常行走的机会都不多,肌肉和神经无法得到有效锻炼,因而不利于足弓的正常发育,继而产生更多的扁平足现象。

同时,运动机会少导致儿童缺乏锻炼,体重严重超标,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足部的压力,导致足弓下陷,也会大大增加儿童扁平足的发病率。

科学户外活动,帮助足部发育

足部的发育需要运动刺激。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带孩子多在草地、鹅卵石路等场所行走,鼓励赤足行走,加强足踝肌肉的力量,提高足弓稳定性;

也可以进行爬山等运动,并保持足够频次,让孩子的足底及下肢肌肉得到有效刺激和训练。

但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的负荷性活动,以减轻足弓压力。

图片来源:pixabay

除了主动寻找复杂路况,在行走中帮助儿童足弓发育外,对于已经出现足弓问题的儿童,还可以求助于专业运动康复或训练机构,量身定制具体的足弓训练方案。

常见的训练方法如脚趾伸展、足弓收缩、脚底滚球等等,强健的足底肌群是足弓发育的有力支撑。

在进行适量户外活动的同时,家长也需要给儿童配穿有利于足弓发育的健康鞋。

所谓健康鞋的鞋底要有硬度,同时又富有弹性,其中前足1/3处要能够弯折,并且要足够宽松,有利于足趾在鞋内的活动;后足踝部分要有适当的硬度,为足部提供必要的支撑。

对于已经出现扁平足早期症状的孩子,还需要通过专业机构的静态扫描和动态压力行走测试,根据儿童足部的情况,量身订制配穿矫正足垫。

文 | 焦勤

上海市儿童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编辑 | 王仪韵 周霄

审核 | 叶海霞

监制 | 李文井

医学支持 | 上海医学会科普专科分会

原标题:《宝贝运动能力差,或为扁平足所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