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引入新质生产力,“升级”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服务

2024-03-15 14:05
资讯 >
字号

“疫情期间,大部分家庭都囤积了很多药品,根据药品保质期推算,这些药品今年将进入过期高峰期。”世界500强、中国医药制巨头广药集团旗下白云山,再次全面启动“3.13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从即日起,至3月31日,消费者可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享受免费回收家庭过期药品服务。

家庭过期药回收问题日益成为困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顽疾”。今年该公益项目再次“升级”。一方面多方联合推动“制度升级”。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继去年两会首次提出立法的建议,今年,他再次呼吁完善我国过期药品回收管理法律制度,并联合北京大学举办“药物浪费与过期药品回收的法律问题”会议,与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们齐聚一堂,探索新路径。

   另一方面,则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拟进一步打通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的“最后一公里”,提出设立回收管理专项资金,“互联网+”提升回收管理水平等,构建我国家庭过期药品的合理回收长效机制。

2024年广药白云山3.13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公益活动启动仪式

积极推动制度升级,建议立法规范

2024年广药白云山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正在全国多地全面开展,今年该活动采取线下线上方式,方便全国消费者免费更换家庭过期药品。主办方还结合“超吉星期八”活动,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如派送消费券、满减。参与线下回收的消费者,可携带家庭过期药品前往广州医药大药房、健民连锁等网点参与回收,并有机会获得爱心包。

据悉,广药白云山于3月至4月期间,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线下6000多家“永不过期药店”,陆续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

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然而高达73.6%的家庭忽视药品的储存条件,大部分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的习惯。过期药品如果处理不当,将引发用药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容易被不法商贩回购后二次售卖。

过期药品早已被列入“有害垃圾”,然而因回收处置点分布少、市民意识有待提升等原因,很少有人将过期药送到专门的回收处置点。本来应该救命的“小药箱”,反而成了安全大隐患。

有专家指出,我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生产、销售、使用都做了明确要求,但对于过期药品、特别是零散家庭过期药品的回收处理,尚缺乏具体规定。“一些地方虽出台了有关过期药品处理的地方性规定,但并非强制性规定,其中责任归属不明确问题较为突出。”

3月13日,广药白云山联合北京大学举办“药物浪费与过期药品回收的法律问题”闭门会议,旨在推动过期药品回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刘沛,国家卫健委药政司原监察专员、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汪建荣,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等知名高校、医院的学者专家参加会议,并共同为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的制度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刘沛现场致辞

国家卫健委药政司原监察专员、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汪建荣现场致辞

另外,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实施方案》,其中就对规范废弃药品收集销毁作出表述。该方案倡导广泛发动社区居民群众和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废弃药品分类,将废弃药品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对于家庭过期药品的规范回收和处理日益重视,建议进一步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完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管理。”李楚源建议,加大对过期药品回收的监管和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惩将过期药品用于患者、上架销售等违法行,防止“黑心药”再度流入市场或污染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致辞

广药集团是行业内最早开始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的企业之一。早在2004年,该集团就全球首创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以授权定点药店的形式开展回收,长期免费为消费者更换家庭过期药品。至今,该项目已累计回收药品1800多吨,惠及7亿多人次。

“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赖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李楚源提议,由各地政府财政部门出资设立过期药品回收专项资金,专款专用,鼓励和引导医药企业建立过期药品回收网络,并对过期药品回收定点单位给予一定的合理的经济补偿及相应的政策支持。

“同时,对积极参与过期药品回收的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给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激励奖励,以提高全社会参与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的积极性。”上述人士如是说。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打通回收“最后一公里”

广药白云山3.13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公益活动药店回收网点

“市民不知晓,回收点数量过少,分布不合理等因素均影响了过期药的回收效率。”一位长期参与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的志愿者小夏如是说。

显然,打通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最后一公里”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引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为该项目赋能。在李楚源看来,借助数字化的手段加强科普,拓宽回收渠道,是解决“最后一公里”最优方案。

“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将其引入生活服务,能提高效率,也提升用户体验。”他提出,应从加强数字化、充分利用智能化新科技上多做尝试,以要更好、更有效地回收家庭过期药品。

探索“互联网+”家庭过期药回收模式,该集团一直在行动。多年来,除了在药店、连锁、医院等线下回收网点,该企业还联合阿里健康、京东等建立线上回收机制,活动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形成“线上+线下”的回收网络。2021年,旗下采芝林、健民医药等门店还引入5G智能回收机。

基于对上述实践,李楚源提出,发挥药企、电商、配送网络的协同优势,构建“互联网 +”过期药品回收、专业销毁的管理机制。

李楚源最后总结道:“过期药的规范处理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产业经济健康发展,我们会继续深化推进‘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机制,打造合作创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公益生态,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蒋雯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