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技出海记|出海新加坡,报价直接翻了五倍

澎湃新闻记者 喻琰
2024-04-07 14:02
来源:澎湃新闻
科创101 >
字号

【编者按】伴随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企业正以全新姿态迈出国门。高质量的制造、先进的科技应用水平,使得中国科技企业有机会在全球市场赢得声誉。如何选择出海目的地?如何顺利出海?出海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出海会遇到哪些在国内想也想不到的坑?出海是回避国内市场内卷的解决之道吗?出海之后,又该如何赢得市场?为了解答一系列关于出海的问题,澎湃科技访谈了十余家出海企业,为您提供他们的一手分享。

张立(化名)的海外第一站是新加坡。2020年7月,在上海一家国企工作3年后,90后的张立决定创业,主打做基础设施性能数据服务商。在传统基建时代,道路养护的很多数据都靠人工采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人工只能判断一些大的道路病害,比如比较大的坑、大的裂缝,一些细微的裂缝,或是路基深层状况无从知晓。 张立计划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为政府道路养护工作构建精细化的管理。

因为国内市场太“卷了”,尤其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出海成为一个选择。去年出海新加坡后,尽管和当地接触非常顺利,但细想一下,成本也非常高。现在,他考虑的更多是,数字化技术迭代速度能不能跟上客户的需求?业务订单的增长够不够支撑当地的运营成本? 

以下是张立讲述他在新加坡为当地政府做数字化道路养护的故事:

国内太卷,只能出海

现在很多企业在谈出海,有的是被动出海,有的是主动。我们应该是主动出海。

刚创业的时候,我们跟地方政府建立了不错的合作关系,养护数据应该怎么采集,坑槽、裂缝应该怎么维修,后续如何科学决策,这些我们都非常清楚。

但国内有一个现象,当一个挣钱的技术出现后,很快就会出现一大批跟风者。我从2017年开始研究这项技术,直到创业前,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做这项业务。但现在,全国已经有差不多三十家同类公司,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战难以避免。

去年,我们在海外走访过程中发现,新加坡道路养护的数据采集和最终决策环节很割裂。在校友的推荐下,我们初步与新加坡当地展开了接洽。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而且比较开放。他们对于我们的技术输出非常欢迎,也没有特别多的采购限制。

有些国家可能道路都还没有修全,就谈不上养路的事情,新加坡算东南亚经济实力比较强而且靠前的国家,对道路养护设施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很快就和我们建立了合作意向。

我们先去新加坡给对方介绍了我们的技术,随后他们又来中国考察,同时邀请我们去新加坡做深度交流。合作前的交流很轻松,但新加坡的管理很严格。不过,我们一旦成为他们的供应商后,双方在一个桌子上喝咖啡都不行,开会一定要面对面坐着,不能越线。

招投标流程比国内复杂10倍

和新加坡建立合作后,我们的报价单位直接从人民币变换成新币,翻了五倍,但出海也有出海的挑战。

张立所在公司提供的道路养护数据采集现场图

在运营方面,东南亚每个国家的税务要求可能都不一样,在当地注册公司前必须了解清楚,很多东西是没法后补的。

我们有一个团队在新加坡当地刚开始做技术时,涉及到整个计算链条用的Sim卡不一样,我们用的是国内网络和阿里云,他们用的是本地卡和亚马逊等,最后这一套技术全部都要重新按照当地要求弄一遍。

客户拓展的挑战在于要依据不同国家客户的需求来展开。不同国家的商业思维习惯、合作模式差异都非常大,比如企业和政府合作时,关系的处理、分寸要把握好。一定要多做咨询,避免走弯路。

包括招投标的过程,也是一个挑战。国内很多招投标相对来说会根据项目体量大小,或简单或复杂。从招标到开标,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搞定。但在新加坡,整个招投标流程的复杂程度可能是国内的10 倍,还涉及到商业文件的翻译,不能出任何问题。拿我们现在参与的新加坡项目为例,从写文件到最后的开标可能需要将近半年时间。

对方最在意的是能不能帮他们降本增效

新加坡当地最关注的,最终在于我们的技术能否帮助他们降本增效。

就道路养护来说,我们发现即便两国的管理模式不一样,但大家面临的问题都差不多。他们发现中国很多道路养护的人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而他们现在还是传统的人力养护,而且很多时候数据不够透明,管理起来非常难受。

虽然我们的报价相对于国内翻了五倍,但他们也都认可。但他们希望,我们在提供过硬的技术的同时,也能提供非常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售后体系。

所以我们也担心出海后,我们的运营速度能不能跟得上。虽然报价高了,但新加坡那边人力成本高,所以报价高也不代表高利润。

我们现在在新加坡设立的办事处,常驻的人有3个,后面可能要扩展到15个人。三年后,我们希望出海业务能够占到公司总业务的50%以上。我们希望除了东南亚,业务还能向中东拓展。

出海前要确保自身硬件实力足够稳

既然企业决定要出海了,首先要确保自身硬件实力足够硬、足够稳定,要对自身的研发技术有自信。其次,产品体系要够成熟,具体细节包括产品说明书、产品包装是否有中英文版本,售后体系够不够完善等。别看这些细节很小,但背后的支撑是企业的商业体系够不够完善。

出海到别的国家,最直接的改变是语言交流都是英文,人员团队能不能配合上,有没有足够的商业经验也非常重要。

此外就是心态要摆正。出海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既然决定出海了,一定要踏踏实实去准备,不要觉得麻烦,不懂就找本地人张嘴问。

最后,合作之前一定要先跟对方尝试接洽,跟他们进行前期的交流,让对方能够信任你。因为对方在合作之前,也会有风险意识。

我们创业快4年,中间也有过困惑,包括要不要走那种大而全的路线,但现在我们就打算踏踏实实去把产品打磨好,把这个行业给优化好,我们走得也越来越坚定。

 

    责任编辑:宦艳红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