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山大学永芳堂“红墙绿瓦”改造方案引争议:被批穿红衣仿古

何姗 王婷婷 /微信公号“新快报深读新闻”
2018-11-26 07:59
中国政库 >
字号

永芳堂现貌

“坚决反对不尊重建筑师的原创作品!”

“我猛然惊醒毕业时竟然没跟它合照,感到惋惜。”

“之前去南校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这栋建筑,古典悠长氛围中的一丝现代活力气息。”

……

上周,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的成名作中山大学永芳堂的改造工程进行批前公示,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建筑师、规划师及众网友在网络上拍砖、质疑。

本月13日上午9:53分,知名规划师华南理工大学袁奇峰教授首先发声,在其微信朋友圈中转发并评论了本地媒体一篇《不拆!中大永芳堂将改造成“红墙绿瓦”》的报道:

“这样改造,后果太可怕了”

“深圳建筑界正在为体育馆、大剧院而战,广州是否也要揭开战幕了”

一小时后,远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张路峰教授在其朋友圈也转发了同样的报道,并质疑:校园建筑有必要风格统一吗?面目全非了还叫改造吗?

下午2点半,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教授推波助澜,在其朋友圈中爆出了永芳堂改造的效果图(其中一版),还贴出了公示网站的链接:

“请大家加入公众评议,say no!让城市的历史得以保护,让公共投资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改善中大校园许多的垂败的老建筑,而不是改头换面。”

次日凌晨,更转战其微博“孙一民工作室”,迄今转发283条,评论87条,支持改造方案的仅3条,大部分反对或质疑改造方案……

本月15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松转发了孙一民的微博并评论:“专家要呼,媒体要报,领导要听,最后好处其实都是业主的!”

永芳堂为竞赛头奖方案

代表改革开放时代

根据“中大图志”网,永芳堂由姚美良先生于1990年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兴建,1991年2月28日,筹建处在《世界建筑》杂志上征集建筑设计方案,最后建筑界专家、校方领导和姚美良先生一致采用头奖设计方案,设计者为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孟建民、曹彬、张宏以及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陈宁,1992年11月落成。在改造前永芳堂为孙中山纪念馆、历史学系所在地。

“永芳堂”由饶宗颐先生所题,匾额“天下为公”为孙中山手书 

张路峰在其朋友圈回忆:“当年我和俩哥们合作也参加过这个竞赛,对此方案印象深刻!”他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评价道:“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的时期,这个建筑具有现代建筑的某些特征,也有后现代建筑的某些特征:从建筑语言来讲,它比较抽象;另一个方面,作为纪念性建筑,它在文化内涵上有一些意义的表达,实际上它还是用了一些历史的语言,就像采用对称的布局,大台阶,大柱子,入口类似牌楼的处理,还是比较古典的构图手法,但是没有从形式上模仿一种风格上的古典,而是把古典建筑的一些原则用到现代建筑里面,它演绎了一下以后基本算是后现代,比较有内涵,一看就知道是纪念性建筑,很端庄,很雄伟。是个优秀的作品,也代表了那个时代。”

作为亲历者,张路峰特别提到:“当时通过公开竞赛选出建设方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对当年大学毕业时看到的原建筑方案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全国项目还比较少,像这种纪念性项目就更少,当时的竞赛结果在全国影响很大,这个获奖方案也很有震撼力,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不同于当时一般纪念性建筑的做法。”

现代建筑永芳堂将变红墙绿瓦

被指掩盖真实历史

但是,根据公示,改造方案不仅将标志性的大台阶、扇形墙改成拱廊,而且立面从现在的灰白色面砖改成仿红砖面砖,屋顶加上绿色陶瓦。

“彻底的改头换面了,根本不是改造的那个意思。不光是我,我们建筑圈的人都很明确地反对。”张路峰气愤地说。

“这个让我很吃惊!”崔愷叹息,“彻底改变了原有建筑的形态。”

“永芳堂要拆?不会吧?!”广州知名的文保志愿者、文保组织古粤秀色的负责人杨华辉看到效果图就惊呼,“外观都变了,好像拆了重建一样。”

“表明态度,坚决反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彭长歆教授第一时间在公示网站上提交了意见:

“不赞同该方案,永芳堂1990年代由侨商姚美良捐建,是现任工程院院士孟建民建筑师早期重要作品之一。该建筑釆用现代风格,虽与中大校园其他历史建筑不同,却是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符号,并已成为该时期中大校园重要文化遗存,尤其反映了1990年代中国建筑在经历了长期封闭发展之后、探索当代中国建筑发展之路的历史状况,在中国现当代建筑艺术发展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该设计方案以竞赛形式获得,是文革后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例证。以上种种,决定了该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改造理由:

中轴线上建筑要统一为红砖绿瓦拱廊

建筑标准、科教用房无法满足需求

中大为什么要改造永芳堂?

根据公开招标文件,改造理由主要有二:一“校园建筑需与康乐园的红楼建筑及环境要素的风貌协调,尊重百年文化传承。突出校园中轴线景观……”,指永芳堂“其建造风格更体现现代化庄严,与现在中轴线上红楼典雅、包容的风格相冲突。”“提出对永芳堂进行改造,使其建造风格与校园环境相统一。”“具有“红砖绿瓦拱廊”等岭南建筑特点。”

二 “原建筑标准、格局、教学科研用房数量等,均已无法满足学院需求。对永芳堂进行改造,能够改善教学设施条件,满足使用单位教学用房需求。”

对于理由一,张路峰直言:“不认同。校园跟城市一样,它由不同时代的建筑所组成,它必须得能够用建筑记载历史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发展。百年历史,并不是意味着这个校园所有的建筑都是一百年前建的,历史是连续的,校园不是一次性设计的整体,是由时间叠加出来的一个整体,只有这样的校园才会有历史的厚度,永芳堂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在校园里代表了一个时代。校园和城市一样,历史不能随意篡改,校园里应该每个时代的建筑都有,这样才是有时间感的大学。”

崔愷指出:“可能校方认为中国近代折中主义建筑风格才能代表中大的建筑文化特色,我觉得是不妥的,应保持学校不同时期建筑的多样性,尊重真实的历史。貌似为了文化、推崇某种形式,而去破坏或者说放弃曾经有过的文化建筑原有的风貌,我觉得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理由二,张路峰认为是“有道理的”。但他坚持:“改建扩建也是有原则的,就是说新旧要有区别,新的要尊重旧的,要注意保护原来建筑的特点,然后加进一些自己的东西。”

崔愷主张在拓展功能时“最好尊重原设计者,这个在国际上也有惯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永芳堂前的铜像 

如何既尊重旧的建筑又能拓展功能?

崔愷认为:“大台阶及大尺度的纪念性的扇形墙这些明显的特征要尊重,应保留下来。如果说为了跟周围的红墙有所关系的话,在它的拓展当中加一点红墙或者红墙的某种材料元素,我也觉得是可能的。另外可以在周边种植一些大树,让它跟周边可以有一个对话、景观的过渡,也是跟周围环境协调的一种方式。”

张松则认为“如何协调新与旧、保护特征与拓展新的用途与扩大面积,通过设计完全可以取得很好的平衡。”他举上海华东电力大楼曾想改造成ART-DECO风格的观光酒店为例,“改造方案抹去了原建筑上世纪80年代的历史风貌,经过呼吁,保留了外观特征,内部进行了改造,还是不错的。”

专家评审:

永芳堂与中大历史环境不协调

但不赞成穿红衣服仿古改造方式

永芳堂改造方案有没有经过专家评审?

据了解,华南理工大学的郑力鹏教授和周剑云教授都参加过专家评审。郑力鹏表示,目前公示的方案与评审的方案相比稍有修改。两人都确认当时专家组不赞成“穿红衣服仿古”这种改造方式。

周剑云回忆,当时的专家意见都认为:“永芳堂与中大的历史环境不协调、有破坏,大台阶那么大的尺度是有问题的。做一点改造,使这个建筑尊重中大的历史环境,是可以的、也应该的。但是不能把这个房子彻底掩盖掉,当它完全没有这段历史。”

他说:“毕竟有将近30年的历史了吧,中大很多学生还是在这个地方留下很多记忆的。所以我们认为改造还是既要尊重历史环境,也要尊重这一段历史,用更好的手段保护,使得它能够把这段历史的复杂性反映出来,这个是可以做到的。现在用了一种最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穿衣戴帽,把它假装成、做成中大的老建筑一样。改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掩饰历史,更不能制造新的问题。”

郑力鹏也认为:“确有改的必要,希望改出水平,不只是增加建筑面积。仿古在这里不合适,喧宾夺主;不是只有仿古才能协调。”

郑力鹏、周剑云都确认专家组当时建议去找原设计师来改造。

原设计师孟建民院士:

我不同意自己改

对改造表示遗憾

永芳堂原设计师对方案有什么意见?改造有没有征得原设计师、捐赠人同意?

孟建民院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中山大学方面来找过我,征求我对改造的意见,也想找我做改造方案。我没同意我自己去改。找别人去改的话,我也不便干预。我个人对改造这件事表示遗憾。”

如非要改造,孟院士曾建议校方找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州市设计院顾问总建筑师郭明卓来做改造方案的设计。

据郭明卓透露,孟建民院士并不满意公示的方案。郭明卓说:“学校对两个尖刀一样的角不是很喜欢”,“又提出来说我们不喜欢那个大台阶保留在里面,因为一到晚上老人小孩就在那里玩耍。”

偶尔有行人在大台阶前憩息,和建筑产生关系  

郭明卓认为“改建不能把原来建筑用100年前的校园建筑式样包裹住,变成一个假古董,应该还是一个现代建筑,要有时代感,但是要吸取校园传统建筑的一些元素。”

郭的方案在东西两边做柱廊,加了红墙绿色坡顶的元素,取消了大台阶,东面做了大堂等,南北立面没有改,屋顶是按原建筑的两道弧线生成的一个坡屋顶。“既现代又有传统瓦屋顶的神韵,釆用墨绿色金属屋面板,两个中庭处用玻璃覆盖,以利釆光。在两个中庭,保留了原建筑优美的弧形墙面和天桥,天桥立柱间加了红砖砌的花格。我这样做,是既尊重原来的设计,又尊重校园传统文脉,希望改造后的永芳堂成为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桥梁。”

郭明卓透露:“但最后校方还是不接受这个方案”。

郭明卓设计的改造方案效果图 

据一位建筑专家透露,校方已经征得已去世的捐赠人姚美良家属的同意进行改造。

新快报记者曾联系中山大学了解此事,中大方面表示“暂无消息发布,感谢对校方的关心支持。”

改造方案设计师:

永芳堂与周边环境不和谐

会充分考虑传承与创新

尽管不同专家在永芳堂是否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上有分歧,但普遍批评改造方案没有尊重原作、尊重历史。

新快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改造方案的建筑师,他说:“永芳堂有它的时代性特征。“他向记者展示了他20年前的速写,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建筑师对永芳堂的记忆。

他认为:“首先,好的建筑会与环境融为一体。永芳堂处在中山大学中轴线上,原建筑与周边建筑的关系是一种类似冲突性的对话关系,而不是和谐一体的关系。

其次,好的建筑需要充分考虑其功能性。原建筑的形式感与功能性未能匹配,从使用者角度来说,原建筑的外形比如大台阶牺牲了大量的通风、采光等。”

在谈及尊重原作时,他说:“作为一个建筑师,会充分考虑其传承与创新并重,比如,建议保留原来的两个角(扇形墙)和大台阶,因为这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建议在建筑语言上更加多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相融以及当前使用者的功能性需求。”

“由于此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专家评审会上也意见纷纭。我们期待经过优化设计后的永芳堂能带给这个校园更美好的记忆,成为学子们愿意在毕业时候‘抛学士帽’的地方。”

中大历史系师生意见不一

赞成:中轴线建筑统一风格好

反对:已经是一个象征和标志了,

怎么改都不如以前

作为永芳堂的使用者,中大历史系的师生又是如何看改造方案呢?

中大历史系胡海峰书记表示:“这个方案已经给过历史系的老师作充分的交流,虽然跟前面的方案稍微有点变动,但是我个人没什么意见,历史系没有人公开反对。这个方案基本上来说还是照顾了很多因素。但没有人敢说让所有人都满意,不可能的。”

胡书记认为:“这是大学里面的建筑,大学的一个行为,教学科研用的一个场所,所以这里面的人的意见很重要,是为了老师同学们教学科研更多的方便。”

胡书记表示学理上完全同意校园建筑也是城市遗产,涉及公共利益,“我们想将方方面面的利益都放进来,但是做起来很难。我们只能是抓住最主要的。我有一个原则,这是校园里面的一个行为,我不想社会关注这个话题,这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对此,杨华辉表示:“这是优秀的设计,而且已经是一个包含历史的容器,它的外观已经不属于校方,更属于已经毕业的学子与社会的回忆。”

已经毕业的中大校友张先生承认:“永芳堂是二三十年的老建筑了,很多人还是很有感情的。”但他比较赞同改造方案:“中轴线附近的建筑统一风格也好。永芳堂很难单纯作为历史建筑保存下来,实用性也还是挺重要的,那个大台阶占据了室内空间,改建方案保留原来风格我个人感觉也不容易。”这位校友认为改造目标是“历史学系师生用得舒心,中大师生看着至少不闹心。”

而一位中大历史系的学生认为:“怎么改都不如以前,那已经是一个象征和标志了。你看,来到中大,大家一定会在永芳堂拍照留念,校庆活动也是在永芳堂,还有各种明信片,纪念品。我觉得只要永芳堂改了,变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了,已经不是以前的永芳堂了。”

这位同学还对标志性的大台阶情有独钟:“没有这个大台阶,全校没有拍大合影的地方了吧。90周年校庆的音乐会也没有地方了。也没有大家公共活动的场所了吧。它的存在,意义也是有的。”

从永芳堂望向十八先贤铜像广场

这位同学并不认同中轴线上要统一成红砖绿瓦的风格:“中轴线北部全部不是红砖绿瓦。学校的说法,并不完全站得住脚。”

对于提意见,他无奈地说:“有什么用,没人听你意见。能够阻止的,是校友。随意吧。我觉得怎么改都没所谓了。”

这位同学还说到一个事实:“永芳堂当时只是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之后,历史系全部搬进来了。内部空间利用得不好,这是事实。”这位同学“支持永芳堂内部改造” 。

专家建议保护改革开放时期优秀建筑

以景观评估和管理来控制年代较晚建筑

永芳堂之所以在国内建筑规划界引爆保卫战,是因为近期深圳体育馆被拆等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改革开放时期的优秀建筑能否得到保护的焦虑。

张路峰指出:“西方国家现代建筑都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了。但在中国,社会上普遍认为,古代的东西叫历史,现代的建筑不叫历史,不当作好东西,觉得没有价值。”

张路峰建议:“建筑的保护需要立法,没有法律保护,都是靠自己的价值观或者说修养来把握其实是不靠谱的,应该建立对近现代建筑保护的制度。”

崔愷也提到:“我们也呼吁尽快对广东改革开放过程中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建筑列入保护名录。”

事实上,广州早在2014年2月1日开始实施《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对建成虽不满30年、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建(构)筑物、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与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的建(构)筑物,可以确定为历史建筑。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中的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广东国际大厦(63层)就未够30年。

中大永芳堂为何没有被列入历史建筑名录?

负责广州历史建筑名录推荐工作的华南理工大学张智敏博士估计该建筑因建成年代较晚未列入普查线索,而如作为特例直认建筑价值存在争议。

对于没有保护身份的优秀建筑如何保护?

最近一直在呼吁通过城市设计、景观风貌管理来彰显城市文化的张松认为:“现在许多城市都在讲塑造特色、提升品质了,但仅依靠文物保护与历史建筑保护等手段是不够的,对一些年代比较晚的建筑需要通过景观评估和景观管理来引导、控制。”

崔愷说:“如果这件事情确实发生了,那我们把历史资料留下来,甚至把我们今天讨论的话语都留下来,作为后人来回顾这件事情的依据。可能我们不能真正左右这件事情,但是我一定要把话说到,让后人知道今天的中国人不都是糊涂的,不都是没有文化的,我觉得我们大概可以做到这件事情。”

市国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规委高度重视永芳堂项目改造工作,多次多方听取专家意见并组织专家论证。为保障行政审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我委组织开展批前公示征求公众意见。现永芳堂改造项目正处于批前公示反馈意见期,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对永芳堂改造方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原标题为《 院士成名作中大永芳堂要改头换面?要尊重原作尊重历史还是要统一红砖绿瓦?》)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