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法院案例看消费者权益保护——到底是哪一年的二手挖掘机?

2024-03-16 1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15

案例二:二手交易有风险

原告:胡某

被告:张某

基本案情

原告胡某因生产需要,预购一台挖掘机,其在网上看到被告张某发布的二手挖掘机出售信息后,通过微信与张某联系并商议二手挖掘机买卖事宜,案涉二手挖掘机价格为55000元,张某告知胡某案涉久保田牌进口挖掘机是2020年出厂的,2022年年报关,是正宗进口的,胡某要求张某将报关单照片向其发送,张某未发送。

胡某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先后向张某支付定金及货款55000元。后张某将案涉挖掘机及有本人签名的《闲置旧设备(挖掘机)转让合同》通过货车物流方式运输到胡某指定的目的地。在验货过程中,胡某发现该挖掘机质量存在极大问题,直接无法正常使用,且该挖掘机并非2020年生产,进出口手续均不齐全。胡某当即与张某沟通退款退货,张某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双方协商无果。

经查明,案涉二手挖掘机标记出厂日期为2014年。

裁判结果

勐腊法院认为,本案系原告胡某与被告张某因标的物存在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系买卖合同纠纷。被告未按约定向原告交付符合约定挖掘机,存在违约,致使原告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应当返还其款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第一款、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五百七十七条、第五百八十二条、第五百九十九条之规定,本院判决:

一、解除原告胡某与被告张某签订的《闲置旧设备(挖掘机)转让合同》;

二、被告张某返还原告胡某支付的挖掘机款55000元。

典型意义

二手交易是一种循环利用闲置资源的方式,不仅可降低消费成本,也让交易更高效便捷。

随着二手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各种品类,如手机、家电、服饰、书籍等。但二手交易存在一定风险和隐患,如质量缺陷、假冒伪劣、诈骗欺诈等,这些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等不良后果。

因此,消费者在进行二手交易时要有一定的判断力和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贪图便宜或轻信他人。同时,对于卖家来说,在二手商品交付前,应当如实向买家将新旧、实时状况加以说明,做到诚信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第一款: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条:

“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消费者应当如何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拨打12315投诉电话,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标题:《从法院案例看消费者权益保护——到底是哪一年的二手挖掘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