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詹宏志和他的“宣一宴”:认真做饭、用心待客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18-11-27 09:4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江南的名菜被带到台湾,最后绕了一圈,我又将它们带了回来,”詹宏志说。

11月25日,番禺路324号,上海老洋房邻近草坪的客厅里,一席特殊的晚宴正在进行中。

台湾作家詹宏志主持加做菜,来自沪港台三地的蔡康永、马家辉、曹可凡、金宇澄、徐沪生、毛尖、庄祖宜、陈绵泰应邀前来,大家言笑晏晏,享受詹宏志已过世太太、《国宴与家宴》作者王宣一所亲创的菜品、听詹宏志先生讲述着一道道菜肴背后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美食记忆。

这便是由中信出版·大方携手詹宏志联合举办的“宣一宴——一席自台北回归的海派家宴”。

青豆鱼圆汤

“宣一宴”的来历

詹宏志是作家,是编辑,也是电影人,他监制过《悲情城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曾任“滚石唱片”总经理,给罗大佑、伍佰等策划唱片。他的太太王宣一出版过多部小说集,也数次摘下台湾的各类文学奖。

在台湾文艺界和商界,没有吃过詹府家宴、宣一宴可能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太太宣一还在世时,詹宏志与王宣一一年举办大大小小近百场家宴,蔡康永、李宗盛、杨德昌、侯孝贤、张北海、马家辉、张大春、朱天心、唐诺、梁文道等都去吃过,可以说涵盖了半个台北文艺界。2015年2月14日,王宣一在意大利的旅途猝逝。

30岁前没烧过开水、40岁后才入厨房的詹宏志说:“在太太过世前,我没有认真学习过她的菜系。岳母是杭州大家,做出来的杭州菜是《红楼梦》的水准。我怕这些味道就这么失传了,所以很努力地想要找回太太和岳母擅长的手艺。”“希望她的手艺和若干独有的菜肴不会消失在世界上”。

为怀念爱妻、保留关于她的记忆,詹宏志在宣一过世后慢慢学会了她生前会做的好多拿手菜,并于2016年5月、2018年10月在台北亚都丽致大饭店天香楼复刻“宣一宴”,开放给公众。2018年11月25日,詹宏志联合大方(王宣一美食著作《国宴与家宴》简体新版出版方)在上海复刻了“宣一宴——一席自台北回归的海派家宴”,将宣一的作品与记忆带回大陆。

“宣一宴”回到上海

王宣一出身江浙世家,拿手的都是江浙菜,因此这是一席自台北回归的海派家宴。宴席菜品由詹宏志亲自选材、亲手制作,再现了夫人王宣一闻名台湾文艺界的多道名菜,为了给朋友们奉上这桌佳肴,詹宏志在国庆期间专程到上海踏勘宴客的场地、食材、调料等种种细节,并再三斟酌菜单,希望透过菜肴反映妻子从继承家传手艺到博采众长的成长历程。

詹宏志和王宣一都秉承“认真待客”的哲学,“认真待客是要向宾客与朋友传递一个讯息,我真心真情,进我所有与所能,希望你得到一个美好的对待,回家也津津乐道,不会轻易忘怀。”

“来到上海做菜是一个挑战,食物和调料都有不同,有时候看上去一样的食材,煮出来完全是两个味道,”詹宏志说。

随同詹宏志前来准备“上海宣一宴”的是台北天香楼行政主厨杨光宗,宣一生前是台北天香楼的美食顾问,常与杨光宗一起探讨厨艺。宣一去世后,杨光宗和詹宏志学会了大部分宣一的拿手菜,尤其是红烧牛肉,已掌握九分精髓。他和詹宏志在台北多次筹办“宣一宴”,带着宣一的好手艺成为“上海宣一宴”的帮厨;詹宏志还邀请了台湾fikafika咖啡创始人、2013年北欧咖啡烘焙大赛冠军陈志煌前来,宣一生前最爱fikafika的咖啡,认识陈志煌之后便说要请他吃饭,“我原以为是一句客套话,没想到她是真心”。可惜邀请未来得及实现宣一便去世,詹宏志记得此邀请,决定学会宣一的手艺完成这个邀约,这也成为了复刻“宣一宴”的起源;“上海宣一宴”菜单由《文汇报》编辑、沪上陆公子陆灏小楷手写,所有细节无不传递出主人认真待客的心意。

蔡康永、马家辉、庄祖宜为了这场特别的“上海宣一宴”,分别从台北、香港、成都专程来沪。在蔡康永看来,詹宏志和王宣一这对夫妻,是这样的人之中的模范生。詹宏志这么多年来所说所写,总是令他兴味盎然、心向往之,而王宣一温暖热闹、举重若轻。“他们都是很难得的人,难得的品质好的人。时间很快,王宣一过世一年了。宏志依据他们两人在厨房中合作的回忆,把宣一喜欢做的菜,重新做了一桌出来请大家吃,亲手炒红豆沙、亲手切油豆腐皮。”蔡康永在宣一还在世时就去吃过王宣一和詹宏志的家宴,“他们家吃饭很有意思。宣一和宏志一人上个菜,中西方的都有。这次沪上的美食家、满腹经纶的作者、有趣的人都来了,又是一次令人愉快的体验。”

马家辉2016年至台北书展领奖时受邀到詹家吃饭,但“只吃到十分之一詹家宴”。马家辉笑言,“詹家、王家那种张罗铺排、重视流程次序的宴会,十足红楼梦的大观园;而我家的宴会,就是一场‘青楼梦’。” 马家辉最爱牛肉,上次家宴未品尝到这道耗时四天的著名“宣一牛肉”,此次在上海的宣一宴上终于达成所愿。

曹可凡的文化访谈类节目《可凡倾听》访问过詹宏志,这次前来赴宴,不仅是为了品评美食,也深深为此次家宴里面的情意所感动。

毛尖觉得,詹宏志不仅学会了宣一的菜,也把宣一“认真做饭、用心待客”的宴客精神传承了下来,宣一虽然过世,但又好似一直在身边,这可能是最好的怀念方式;

杨光宗与詹宏志(右)

异地办宴,极不容易。因为上海的食材特性与台湾不同,例如上海葱的葱白部分极少、牛肉炖软的速度是台湾牛肉的三倍多,甚至连水质不同都成了问题、导致制作青豆鱼圆的时候也造成了难题,不过詹先生与超级帮手杨光宗都一一克服了困难。“在上海办宴,惊吓多于惊喜。我觉得这次只发挥了自己平时五六成的功力。”詹宏志谈道。虽如此说,宾客一致认为已然非常惊艳,尤其对红烧牛肉与青豆鱼圆的印象最为深刻。

同品尝了“上海宣一宴”的沈宏非如此评价: “60多年前东渡台湾的江南滋味,今日重返上海时,已经带上了闽南、客家、日本、意大利甚至南美洲的风味,每一口,都是一种‘儿童相见不相识’的美丽哀愁,熟悉的陌生和陌生的熟悉,这是一桌简体字版的《国宴与家宴》。”

“我们本来把宣一的做菜本事视为理所当然,等到《国宴与家宴》出版后,我们才意会到这是一个文化传承。她,王宣一,和她的母亲许闻龢,同属于这个‘认真请客’的传统。”詹宏志说,“我复刻了宣一宴纪念她,因为这个,觉得什么都没有改变。”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