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一世得此温暖,谢谢你们!”

2024-03-20 16: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华伟552 历史的荷尔蒙

有宋一代,不会有第二个人,比苏轼的朋友圈更豪华,更有排面。

广义地说,他的朋友上到太后、皇帝,下到贩夫走卒,无处不是。

他能征服一切人类。

他的朋友圈那样庞大,首先是因为他的才华,天下人以与其相识为荣,如果能交流几句,再喝两杯,那就值得吹一辈子了。

其次因为他的性格,苏轼天生旷达,是诙谐智慧真诚的社交狂人。

他坚信众生平等。在他的朋友圈里,经常能见乡绅、士子、农夫、村妇、歌伎、残障人士的身影。

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几位苏轼的朋友。

1

除了专章介绍的欧阳修老师,对苏轼的一生来说,还有两个最重要的人,司马光和王安石。

想当初,苏氏三父子到开封参加国考,司马光就是考官,也就此有了师生之缘。

公元1066年,苏洵病故,司马光亲往吊唁,苏轼请他写墓志铭,司马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公元1069年,司马光推荐苏轼为谏官;为让苏轼得到重用,司马光还给神宗上书,大说好话,说自己“敢言不如苏轼”。

王安石变法中争议最大的部分,是“免役法”和“青苗法”,因为执行有偏差,遭到上官员、下到百姓的反对。

对新法的态度,司马光与苏轼的态度基本一致,两人慢慢成了政治盟友,即旧党的头号、二号人物。

政见的一致,使他们在生活中也谈得来,还差点成为儿女亲家。

但苏轼是旧党中的革新派,一向“只站对、不站队”。

他认为新法中合理的部分应该保留,不能一杆子都打死。

比如“青苗法”应只废除强摊硬派的执行部分,扶助百姓商人的贷款部分可保留;而“免役法”应保留朝廷出钱雇人部分。

但司马光将“砸缸精神”发挥到极致,认为新法体系设计不健全,皆应废除。

苏轼与司马光的争执,常有发生。

公元1086年,争论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单位杠完,苏轼回家气得直叫,“司马牛!司马牛!”

司马牛本是孔子的弟子,苏轼其实是在骂司马光,脾气如犟牛。

可不是,司马光犟,王安石倔,他们是中国改革史上最著名的一对冤家。基本上是火星撞地球,针尖对麦芒。

那次争论过去仅两个月,司马光因病去世。

苏轼写文哀悼,“呜呼,百世一人,千载一时!”

很多人看到,苏轼为司马光连作三篇祭文,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大家都是为了国家,没有啥私人恩怨。

2

司马光是这样,王安石更加。

为什么苏轼一生三贬,遭遇那么坎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王安石的存在。

王安石是著名经学家,很不喜欢苏轼文章中的策士味,曾对韩维等人说,“如果我是考官,不会取他。”

神宗两次想让苏轼担任重要职务,都遭到王安石的强烈反对。

这位以拗闻名的宰相说,苏轼虽然有才,但学问路子不正,很少能适用于世,反而有害于世。

其实两人有很多神重合的地方。

——王安石生于1021年,苏轼生于1036年,两人相差15岁;

——王安石1042年中进士,苏轼1057年中进士,同为22岁;

——王安石1086年去世,苏士于1101年仙逝,享年都是66岁。

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和互掐,当苏轼从贬谪中走出来,却专程绕道去南京,看望罢相已八年的王安石。

那已经是公元1084年。

王安石很有文学才华,更有一颗济世之心。

但当这些遇到他的拗脾气时,一切都变了。

众所周知,在王安石的中青年时期,多次拒绝朝廷的提拔,宁愿做一个地方小官。

这反而不断给他加分。

46岁那年,他终于来到开封,开启大宋的新时代。

但他在为人方面不够圆融机智,直接影响了改革大业。

……

在南京见面时,苏轼笑着说,"今轼以野服拜见大丞相。"

王安石也拘谨地笑了,说道,”礼法是为我们这样的人而设的吗?“

如果被规矩和条约限制,那一个人就被完全锁住,不会有任何可能性。

当年雷厉风行、两次担任宰相的人,现在成了落寞孤独的钓鱼老头,每天无所事事。

他当时经常出现幻觉,好像看到早就死去的独生子,还会“喃喃自语,有如狂人”。

同为欧阳修的学生,可以说他跟苏轼一样,一生几起几落。

在改革上,有气节的大咖们不愿跟他合作,他亲手提拔的人纷纷叛变;33岁的儿子王雱早逝。

这让苏轼对他有了深深的同情。

一个月内,几次对谈,推心置腹,深入直接。

所有的误会和隔阂消失了,古今多少事,一笑泯恩愁。

谈完之后,一向强硬的王安石却悄悄对苏轼说,谈的这些是是非非,别跟别人说呀!

听闻此言,苏轼有些心痛,这还是那个看准目标,一往无前的铁血宰相吗?

他想呆在南京,买地定居,与王安石成为街坊邻居。

他还写了一首诗。

《次荆公韵四绝》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是的,见解相左,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

矛盾吗?

一点也不。

人性,永远大于政见。

3

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章惇,他曾是苏轼的好朋友,后来贵为宰相。

章惇早年与苏轼同在陕西凤翔任职。

在山中游玩的时候,他们相互约定,“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

多豪放,多有美感。

"能舍命者,必能杀人"

《宋史》曾录有一个故事。

苏章两人曾同游南山仙游潭,潭上横木为桥,旁边是悬崖峭壁。章惇因苏轼书法好,请他去岩壁题字。苏轼不敢,章惇便坦然走过木桥,再用绳子一头缚在树上,一头绑在身上,用毛笔蘸着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上书“苏轼、章某来此”,整个过程面不改色。苏轼拍章惇的背说:“兄台往后得志,必定能杀人。”章惇说:“为何?”苏轼说:“能舍命的人,必能杀人。”

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入狱,章惇还为他说话,不惜在朝堂上顶撞宰相。

当所有人为了避嫌,不敢与被贬的苏轼联系,只有章惇的书信,依旧毫无顾忌地飞往黄州。

可是,后来因为政见不同,章惇变了。

最终,曾经意气风发的铁血小子章惇,被《宋史》列入“奸臣传”。

当好朋友反目的时候,就更有破坏性了。

公元1094年,章惇拜相,他要对付的第一个人,就是昔日老友苏轼。

一张张贬令,经他的手飞向已经老朽的苏轼。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晚年妻离子散,颠沛流离,病情加重,与章惇有很大关系。

有人为朋友两肋插刀,也有人为了利益插朋友两刀。

一般这种情况下,友情是无法挽回了。再见面如果拨刀相向,也属正常。

可是苏轼心中无怨,一直拿章惇当好友。

待宋徽宗上台,因章惇曾反对其继位,其好日子也到头了。

章惇的儿子章援是苏轼的学生,听说老师可能回开封拜相,便写了一封长信向苏轼求情,希望他放过自己的父亲。

哪知道苏轼这人,根本没想过报复章惇。

收信后,他拖着病体,第一时间回信。

开头就表明自己的态度——

“轼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

孩子别担心,我与你父亲40多年友情,虽然中间有些小小的误会,但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

对章惇给自己带来的沉重打击,他轻描淡写。

他早已看透人性,所以既不生气,也不愤怒。

愤恨有用吗?

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显得自己无能。

他用自己的行动,验证着自己说过的话——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大爱,是人心最难得的境界;原谅,是人间最高级的词汇。

4

苏轼一生弟子无数,但唯有四人最有名,分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

在苏轼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男团,“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

四人中最有名、最年长者,是江西人黄庭坚。

小黄也算神童,七岁即写出“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后来为全省乡试第一,二十二岁考上进士。

但生在一个星光灿烂的时代,他的光芒反而没那么强了。

大家知道,江西是宋代文化的第一高地,出产了王安石、欧阳修、曾巩、程颢程颐兄弟等。

但这并不妨碍他后来成为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来看看他的诗风。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苏轼堪称黄庭坚的伯乐,某次看到后者的作品,不由大为赞叹:这世上真的好久都没有出现过这样好的作品了!”(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

这并非吹捧。就像欧阳修看到苏轼的作品惊喜若狂一样,现在苏轼看黄庭坚,也是一样一样的。

后来苏轼与黄庭坚成了笔友,在黄看来,苏老师是大网红,言辞间,不免有些羞涩。

看小黄拘谨,苏轼鼓励说,“收到你的信很开心,你太过谦恭,似对我很畏惧,这又何必呢?我很愿意跟你交朋友。”

在另一封信中又说,“最近家人生病,回信晚了,你别介意哈。”

真是惺惺相惜的典范了。

但在非常时刻,黄庭坚是个直率大胆的人。

乌台诗案爆发后,与苏轼还未见面的他,逆大潮而动,说自己的苏老师是冤枉的,他不仅学富五车,还忠君爱国,德艺双馨。

宋代经常以人物关系来划定政治界限,苏轼一贬再贬,黄庭坚的遭遇,也差不了太多。

重重山水阻隔,却不能减少他们的交流,甚至精神世界又近了几分。

苏轼写《春菜》,黄庭坚就写《次韵子瞻春菜》;苏写《薄薄酒》,黄和《薄薄酒二章》;黄写《食笋十韵》,苏就作《和黄鲁直食笋次韵》。

跟您同频共振的感觉,真好!

其实,跟写诗相比,黄庭坚更擅长的是书法,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

那年,苏轼被贬到海南岛,黄庭坚和朋友到无等院游览,突然看到苏轼的题字,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他在日记中写道,“见东坡老人题字,低回其下,久之不能去” 。

有一日,黄庭坚收到苏轼寄来的《寒食帖》,第一时间写出跋文,“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

虽然老师还在世,黄庭坚却吩咐家人,在家中挂学士画像,每天都要行注目礼。

每逢重要节日,总要念叨老师,就差在桌子上摆一双筷子了。

1102年,苏轼去世的第二年,黄庭坚为排遣苦闷的心情,出游鄂城樊山。

坐在被松林簇拥的一间小亭子里,黄庭坚忽然特别想念老师。

一时泪流满面,马上提笔磨墨,写下了名传后世的《松风阁诗帖》。

其中最令人动情的一句,是“东坡道人已沈泉”。

阴阳两隔的酸楚,跃然纸上。

跟黄庭坚的坚硬不一样,另一名弟子秦观(字少游)是苏轼的开心果。

客观地说,在几个弟子里,只有秦少游的词作最像苏轼,我们来看看他的代表作。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全词婉约如水,任哪个硬汉看了,也会变为绕指柔。

是不是很有苏轼STYLE(风格)?

尤其是最后两句,更是千古传颂。现在被用来劝告恋人们,不要总是腻在一起,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秦少游还有一首词,主写哀情,很美很有名,也是苏轼非常喜欢的。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现在是小资男女们经常要引用的名句。

因老师是苏轼,秦少游的仕途也很不顺利,处处受排斥。所以他很向往田园隐居生活。

在感情上,少游也饱受折磨,变得伤心厌世。

后来他得急病死于广西滕州,年仅52岁。

苏轼闻知痛哭,“闻少游噩耗,两日为之食不下咽。”

4

陈季常与苏轼的故事,比较摧泪。

他们的交往,要先从陈季常的老爸陈希亮说起。

苏轼二十几岁刚做公务员时,曾在陕西凤翔任职,当时的顶头上司就是陈希亮。

陈是部队出身,身材矮小,为人严厉刻板,架子十足。

这种风格,跟当时年轻有为、潇洒不羁的苏轼风格完全不搭。日常工作中两人常有分歧。

可是苏轼与领导的儿子成了一生的好朋友。

他们第二次见面,完全是邂逅。

当时,人到中年的苏东坡,奔波在贬迁黄州的路上,一脸的土,满心的累。

路上,忽然发现大片大片的梅花,凌寒而开,作为表达狂人,老苏随手就写了一首诗。

《春来幽谷水潺潺》

“灼烁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

半随飞雪度关山。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辞相送到黄州。何人吟此好诗?”

诗刚写完,抬头看见一个人,头戴高帽,手拄拐杖。

四目相对,似曾相识。

“陈季常?”苏轼的笑在脸上荡漾开来。

“苏子瞻!”对方也伸开双臂,要拥抱他。

他乡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原来,与世俗不容的陈季常,就隐居在黄州的一个小木屋里。

公元1081年,苏轼专门给陈季常写过一篇散文。

《方山子传》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

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在黄州的四年间,陈季常7次来看苏轼。苏轼呢,先后四次登门拜访。

每次,酒过八巡,两人秉烛夜谈,完全忘记了时间。

而陈季常的夫人柳月娥,平常脾气不太好。

有一次看两个大老爷们聊个没完,忍不住大喊一声,“还不睡!”

陈季常猛然听到,身体打了个哆嗦,连拐杖都掉到地上。

苏轼见状大笑,当即写下一诗。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多么温馨又生活化的一幕!

苏轼离开黄州的时候,送行的人很多。

登船的时候,大家都散开了,只有陈季常不舍得走,结果从湖北一直送到了江西九江。(“七年四月,余量移汝州,自江淮徂洛,送者皆止慈湖,而季常独至九江”)

苏轼那首吟庐山的千古名作,就是陈季常送他到九江的时候写下的。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后,两人四年未见。

再次碰面时,苏轼正处于个人仕途颠峰,因为升得太快,委任状都来不及更换。

陈季常为老朋友高兴,赶到开封庆祝。

可能当时有些人贴近苏学士,是趋炎附势,但陈季常不是。

无论你在波峰还是波谷,我都在你左右。

看到你现在一切都好,那我就放心了!

两人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苏轼五十八岁时,被贬到惠州。

知道老朋友难受,陈季常的信来了,说要赶到惠州见面。

苏轼想了想,拒绝了。

艰难的旅途,自己辛苦也就罢了,怎能让朋友再走一遍?

他给陈季常回了一封信。“到惠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

老朋友,你莫担心,我在这边好着呢!

苏轼、陈季常的古典友谊,完全不带任何功利。

最好的朋友,一定是时刻牵挂,却从来不会利用对方。

无用,是好朋友间最好的状态!

5

苏轼的朋友圈里,有个人是必须要提的,他的名字叫王诜。

这人是开国名将王全斌的后人。

北宋的时候,公主几乎都会嫁给武将的后代,这样有益于国家政权稳固。

王诜也是,他于公元1069年娶宋英宗之女(神宗的妹妹)为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

不过据说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以至于公主死后,王诜马上被贬到均州。

早在与皇家联姻前,王诜就认识了时任凤翔府判官的苏轼。

两人的友谊非常深厚。

因为关系太好,苏轼对王诜从未客气过。

比如,1073年的春天,苏轼为了嫁外甥女,向王诜借钱二百贯,过了半年,又伸手借了一百贯。

这是一笔糊涂账,没有还钱的记录。

1077年,苏轼赴任徐州,王诜大手笔送他很多东东,包括羊羔儿酒四瓶、乳糖狮子四枚、龙脑、面花、象板、裙带、系头子、锦缎……

为了知己,简直是倾囊相送啊!

同一年,王家专门收藏书画的宝绘堂完工,约请苏轼作《宝绘堂记》。

看到文章,王诜想稍微修改一下,但苏轼强硬地回答,“文章写完了,用不用随便你”。

最终此文未改一字。

乌台诗案爆发后,王诜预先得知消息,第一时间通风报信给在商丘任职的苏辙。

此后墙倒众人推,苏轼成了任人敲打的木鱼,而王诜一直站在老朋友左右。

以至于后来,王诜成了新党人士攻击的第二号目标。

朝廷认为王诜“朋比匪人”,先后将他贬往均州、颖州。

可是,他仍然经常与苏轼联系,互通有无。

1086年,阴霾散去,苏轼回到开封,与王诜夜夜笙歌,那是他们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

次年,就发生了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西园雅集聚会——

苏轼、苏辙等十六人在王诜的私家园林西园聚会,他们自由自在,作诗绘画、饮酒赏乐。

画上的人,除了处于C位的苏轼,还有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东坡的小粉丝、书法家米芾;此外,还有蔡天启 、李之仪、李公麟、郑靖老、陈碧虚、王仲至,圆通大师,刘巨济等等。

真是盛极一时。

作为知名画家的李公麟,将聚会场景画了下来,并由米芾配了图记。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共有三次著名的派对,第一次是东晋永和九年的兰亭雅集,王羲之在酒后写出神作《兰亭序》。

排名第二的就是苏轼王诜发起的这次西园雅集。

它传递出的,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们的经典生活品味,后世读书人争相仿效。

6

苏轼朋友圈里更多的,是各种粉丝。

比如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阳人)。

苏轼米芾交往不多,但算是知己。

初次见面,是苏轼倒霉的1082年,这一年苏轼45岁,米芾31岁。

米芾为了在书法界闯出点名堂,不惜铤而走险,到黄州拜访苏轼,希望他给自己指一条路。

这段历史,米芾在《画史》里记录道,“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

初次见面就让米芾贴纸上墙,可见苏轼对这个小兄弟是非常认可的。

分手之后,米芾听了苏轼的话,“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

往后一生,米芾都是苏轼的死忠粉,处处维护偶像。

想起这个小兄弟,苏轼内心一定会是温暖的。

1101年,生命进入倒计时的苏轼从岭外回归,在南京见到米芾。

此时苏轼64岁,米芾50岁。

在游览金山的时候,有人请苏轼题词。

苏轼微笑着说,“有元章在。”

当时的米芾,已经是大宋第一书法家。

听到偶像谦虚之言,米芾赶紧作揖,“某尝北面端明,某不敢。”

苏轼拍着他的背说,“今则青出于蓝矣。”

这世界上,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成功,帮助他人走向成功,那才是人生赢家。

当年六月,也即苏轼离世前的一个月,在江苏仪征的东园,苏轼还跟米芾彻夜相谈。

米芾将自己最心爱的一方紫金砚台,送给了老师。

……

乌台诗案中,受影响者约20多人,处罚最重者当数王定国。

虽然他祖上两代宰相,又是元老张方平的女婿,还是被贬到偏远的广西宾阳。

其歌姬柔奴不离不弃,坚决随行。

苏轼一直对他有愧,觉得连累了朋友。

苏老师在黄州写过一首词,所念即是定国。

《千秋岁》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后来两人在首都见面,柔奴表演歌舞。

听罢南行的故事,苏轼问柔奴,去南方不苦吗?

柔奴答,“此心安处,即吾乡!”

苏文豪一时感动,不可名状。后填词一首。

《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要一个人的心安定下来了,那所在的地方,就应该是故乡。

……

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任职,是在公元1089年。

后来他遇到老朋友、书法收藏家钱穆父,当即写词一首。

《临江仙 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钱兄,你一直在路上,心态也很端正,高尚的情操令人景仰。

人生就像旅馆,我们都只是暂时的住客。

这首词被谱写成歌,非常好听。

最近听董宇辉的版本,无限循环,很是感动。

……

有的朋友,是须臾间的欢愉。

比如在黄州,苏轼遇到张怀民。

大文豪是这样写的。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小品文共八十五字,将苏轼的好心情写得淋漓尽致。一个罪官,欣然起行,闲庭信步。

苏轼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两个睡不着的人,干脆夜游一番,多浪漫,多不羁!

正因为这些朋友的存在,苏轼过得很温暖,不孤独。

转眼间,他能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温暖更多的人。

所以,要保持内心的火,因为你不知道会温暖哪个人的心,让他走出世间的泥泞。

7

苏轼一辈子,结交了一批情深意重的高僧道友。

在他只有七岁时,便在眉山遇见一位年过九旬的朱姓老尼姑,这令他初步接触佛教。

对这段经历,苏轼的印象是深刻的。

后来他写了一首词来回忆。

《洞仙歌令》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他真正精研佛学,是在黄州,并与当地几个和尚成为好朋友。

他自称“东坡居士”,而“居士”一般指信仰佛教、在家修行的人。

苏轼的目的很明确,要通过学习佛教教义,缓解人间苦痛,实现浴火重生。

1078年,他认识了诗僧参寥(1043-1106)。

他评价这位佛门诗人,“诗句清绝,可与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义,见之令人萧然。”

因为过从甚密,参寥也受他牵连,受到责罚——朝廷逼其还俗。

对一个僧侣来说,应该没有什么比这种责罚带来的打击更大了吧?

苏轼当时很内疚,写下一首词表达自己的感激和歉意。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大师,你对我有情有义,我哪能不知道?

可是最终,还是我连累你了呀!

苏轼想方设法,找到当权的好朋友曾布(曾巩的弟弟),为参寥讨回公道。

最终,朝廷纠偏,让参寥重新为僧。

朋友嘛,就是你帮我,我帮你!

苏轼被贬黄州后,参寥专程赶去,居留该地一年多。

甚至,老朋友被贬惠州后,年迈的参寥还想南下,被东坡写诗劝阻。

苏轼仙逝后,参寥悲痛不已,连作悼诗十一首。

……

《苏轼文集》中,写给佛印的书信共15封,诗5首,文章6篇。仅次于参寥。

苏轼与佛印在一起,一般是以逗笑的面孔出现。

小故事:

东坡任职瓜州时,与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便常和金山寺的佛印谈禅论道。一日,自觉有所悟的东坡写诗一首,派书僮送过江去。

诗是这以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看后一笑,写了“放屁”两字送苏文豪。苏轼即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到后即问,“大师怎么能骂人呢?”

禅师大笑说,“你的诗里说‘八风吹不动’,感觉很厉害,那怎么我两个字就让你坐不住了,这不是‘一屁打过江’吗?”)

如此逗趣的故事,在苏轼的生活中经常发生,也算是精神调味品了。

参寥、佛印之外,苏轼与惠勤、大通禅师、维琳方丈等,都是特别好的朋友。

苏轼人生的最后时刻,维琳方丈一直陪伴在侧,为他做临终关怀。

……

苏轼自号”铁冠道人“,从幼年到老年,他一直从道教思想汲取营养,学会自我精神调节和情感控制。

他爱读《庄子》,说此书“昔昔有见,口不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真是喜欢得不得了。

他身边的道友非常多,包括自称130岁的老道士乔仝、知己吴复古等,都与他心灵相通。

其中,吴复古不顾90多高龄,陪他一路到惠州,呆在一起三个月。

后来苏轼贬海南,“独吴子野奋然而至”;遇赦北还时,吴复古又至清远峡送别,后因劳累而逝。

在老吴看来,人生中有些朋友,就是要拿命来交的!

为怀念他,苏轼挥笔写下《祭子野文》,说他“急人缓己,立其渴饥,道路为家,惟义是归,卒老于行,终不自非”。

不管是佛是道,不都是为了在有为和安静之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吗?

这一世,得此温暖,谢谢你们!

原标题:《“这一世得此温暖,谢谢你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