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考古报道》:做好考古与大众之间的“翻译”工作

澎湃新闻记者 黄小河
2024-03-21 08:3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这或许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无法想象的,如今线上线下,普罗大众可以通过多种传播方式与考古“面对面”。浙江杭州、四川眉山、河南安阳等地都面向社会招募考古志愿者,众多年轻人踊跃报名。从博物馆到考古现场,“考古热”的背后是逐渐飙升的“中国传统文化热”。

热度之下也须冷静思考。事实上,考古学无论是在实物资料的研究还是对文献资料的解读,对于专业与非专业人士来说都存在一定困难。网络发散得天马行空,有时不切实际。及时有效、准确的传播才是连接中最紧要的一环。

《中国考古报道》截图

2024年开年,继大型系列纪录片《何以中国》之后,上海广播电视台又推出全国首档考古文博类融媒新闻专栏《中国考古报道》。节目每期约30分钟,每周六中午12点在东方卫视播出。通过深入考古现场、对话考古工作者,多角度探寻古代中国,力求透物见人、以物论史、以史启思。

节目播出后,观众热情留言:“期待已久,终于有一档专门的考古文博新闻节目了!希望可以带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近日,以主流媒体传播的角度,近年来考古节目的制作、创作者及其受众的观念变化等话题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节目幕后团队。

2021年9月28日,东方卫视、看看新闻与哔哩哔哩联合推出纪念考古百年特别节目《文明探源看东方·何以中国》,这个大型融媒体直播以记者探访和新闻调查的方式展开,带领观众和网友走进全国10个充满故事性的考古遗址,探访一个个“日用而不觉”的文物宝藏,在广阔大地上搜集中华文明的时间密码。

《中国考古报道》截图

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曹旭直言,《中国考古报道》策划时的核心和抓手,就是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文明探源看东方”传播IP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强调说:“如果说刚刚热播的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是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系统性地追溯中华文明的根基、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历程,对万年以来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整体、清晰的叙事;那么《中国考古报道》则不仅仅是打造及时权威的考古文博新闻发布平台,而是力求以生动鲜活的新闻语汇,结合热点话题,深入浅出地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

遵循“大考古”思路

作为一档新闻杂志类融媒体专栏,《中国考古报道》涵盖多个版块:“考古要闻”梳理考古文博重要资讯;“考古纪”采访跟拍最新的考古发现;“连麦探古”聚焦各地博物馆,对话现场专家;“文博热搜榜”依托大数据分析,用专业语汇解析文博热搜话题等。

“没有‘大考古’思路,细节永远只能是‘小、散、碎’。而遵循‘大考古’思路的媒体传播也要以物论史,避免小、散、碎’的堆砌。”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曹旭说,这是专家和领导在节目策划阶段就提出的建议和要求。

如今,各地博物馆都争做“显眼包”,镇馆之宝花式营销,出圈文物频上热搜,主题展、特展各显神通,“三星堆”考古新发现……考古的结界被逐渐打开。

“这些现象更多还处于偶发事件,大众有部分猎奇心态。站在媒体人的角度,如何把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与考古本身、文博本身进行一种更有效更准确的连接,或许是这档节目的责任。”深耕文博节目多年的节目制作人邢维认为,要想一档节目得到观众的认可,必然是厚积薄发。

《中国考古报道》截图

节目首期跟踪报道了“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初评入围项目,并带观众进入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工作舱先睹为快。

邢维表示,之后节目还会实地探访其它最新的、有非常显著成果的考古遗址,并对重要的考古发现进行解读和阐述。

“我们也会做水下考古的重点策划。一方面,我们一直在跟进‘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保护工作,这种时空胶囊的阐述,以及一边考古一边建设一边参观,这样比较前沿的、保护和科研结合的案例,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另一方面,南海海底也发现了沉船,有大量的瓷器,包括福建外海也有,我们也会纳入水下考古这一策划当中。同时,我们也会在博物馆方面策划一些选题,比如在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主题命题下,中国的博物馆如何去做一些差异化的发展?”

解读一个话题要举重若轻

融媒体中心首席主持人雷小雪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大重要事件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此前,她在“文明探源看东方”做了两年大直播,跟文博接触颇多,目前还是上海大学在读的考古学博士,方向就是文化遗产传播。堪称六边形战士的她,无论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还是考古文博类的节目,采编播经常亲自上阵。于她而言,学科在读和实操项目恰好契合,非常幸运。

“我是泡知网来做《中国考古报道》每一期节目的”,对于这档节目,雷小雪不敢有一丝懈怠。“你说的每一句话,一定要有依据。”

做“连麦探古”这个环节时,每一个话题就是一次学术学习,请教老师、联系考古文博界的相关专家,再对话题进行拆解。对雷小雪来说,解读一个话题,引经据典不难,做到举重若轻才是一个巨大考验。

《中国考古报道》截图

“有一期节目,是从纪录片《何以中国》来讲服饰考古。汉代人的帽子,一步一步是怎么演化的?马面裙的来由?马面裙的现象怎么解读?其中每个小科目都是一个专的科目。”

雷小雪又举例说:“比如,马王堆里面素纱单衣的‘单’(音)字,原字打不出来,已经没有这个字了,就要跟专家请教汉字里的通假演变,包括现在的俗用和学术界的认定,最后确定可以用‘单’来代替,但自己不能凭空来,必须要一步步地求证。一个字况且这样,更别说大量的考古的图片,资料文献,包括学科上的讲解。除了看点文物,讲好故事,还要讲背后大众不知道的,比如殷墟不是一个单一博物馆,是一套的完整的考古体系,现在这个体系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做新闻的人都知道,“现场连麦”对文案和呈现的内容要求很高,可能一个方向准备的内容很多,呈现出来只有三分之一。由于有时间上的控制,对专家提炼核心知识点的能力也提出了要求。

“区别于综艺类节目,面对公众的知识型节目,考古不是挖宝或鉴宝,有丰富滋养社会文化环境的责任。”

从专家的角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周方副教授谈到她参加的古代服饰那期节目时说道:“我们将古代服饰研究与复原实践做了综合呈现,在讲到汉代男子戴冠的问题时,需要帮助节目组明确西汉和东汉的男子之冠有很大的区别,头上冠、巾帻、发型的配伍关系,从西汉到东汉的变化过程,如何让文物图片与讲述内容更加契合等方面都做了较多的沟通。”

她认为,此前较少有严肃新闻类节目关注古代物质文化并做专业性深入解读,该节目采用主持人与专家直播连线对谈的方式,结合社会热点,每期一个主题做较深入解析,问答环节的设置既有专业性也能照顾到爱好者的期许,保持学术性和通识性,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调查和准备的工作,最后的剪辑校对也是高标准要求,这对新闻工作者而言确实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打破边界=透物见人+激活记忆

在融媒体中心首席主持人雷小雪看来,考古文博和传播之间一直是有割裂的,两个学科之间是急需弥合的。

“所谓割裂,从学科上来说叫做议程不同,考古学比较谨慎,一定要到最后才能有个学术结论,甚至这个结论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还会被推翻。所以,考古学的议程是置后的,传播学的议程是置前的,一个事情还没出来之后,我们要做到快速引发公众讨论。”

作为主流媒体平台,报道发布之前,要求就更加苛刻。“不能模棱两可”“专业术语要通俗表达”,同时,文物之上,传播要走得更远,从文物引申出来的问题要更深。

比如,商代礼制是如何来体现的?

甲骨文的传播体系的国际影响力怎么来扩大?

我们熟悉的是中原的龙,辽河流域的最早的石堆龙,三星堆古蜀文明的龙又是什么?

中华文明的探源如何让国际学术界能够给予更大的认可与关注?

……

“连麦探古”版块结合了热点话题。

比如第一期节目中连麦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的专家讲述各自的龙年特展。

《中国考古报道》截图

在解读三星堆出土的带翅青铜龙时,专家着重比较了其鲜明地域特色之下,与中原地区的龙,形态高度相似。大部分受众自然会联想到“龙的传人”的文化认同,有心人还会以此印证历史书上关于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

对于专业语言的通俗表达,节目制作人邢维也对团队提出要求,必须从专家的研究里提炼出老百姓能够共鸣的点。比如殷墟博物馆新馆“王子日记”中提炼出的“大学生”“请假条”,大家一听就明白了。

他又举了另一期节目的例子。湖南出土的一部分民间竹简,里面有类似于今天名片的东西,那时叫名刺。

“这样的细节我们去解读,就是一种很好的连接。”邢维介绍说,“同时在墓葬里出土了很多微缩版的陶制模型,房子,院子、谷仓,还有狗羊等小动物等,做得逼真,有点类似积木。微缩模型还原了古人当时生活情境,让我们能真切看到三国东吴时期一个湖南的小县城里,有类似吊脚楼这种抬高的建筑形式。这种呈现比单纯在竹简上记录的文字要更生动,细节也更突出。”

邢维由衷感叹,“我们总认为现代生活很发达,古人很落后,其实回看历史的不同阶段,中国人的想象力是类似的,只是不同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活状态和生活趣味是共通的。”

《中国考古报道》截图

节目如何“接地气”?融媒体中心总编辑曹旭总结了两个关键词:

一个关键词是“透物见人”。在殷墟博物馆新馆这期节目中,嘉宾讲述的由百余片甲骨组成的商代“王子日记”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这位神秘的“王子”,以及他的父母商王武丁与王后妇好鲜活地站在了人们眼前。

另一个关键词是“激活记忆”。虽然考古有很高的专业门槛,但如同优秀的科技报道都生动有趣一样,好的考古报道也不该艰涩和卖弄。大家从小到大学过多年的历史,读书看剧刷视频也不乏历史题材,近年来的文博热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可以说历史元素就围绕在身边、潜藏在记忆中。

一方面,考古需要及时唤醒普通民众的兴趣来理解历史,另一方面要严谨地对待每个考古细枝末节,这与传播速度的矛盾性如何解决?

曹旭认为,底层细节研究得越透彻,宏观叙事越能深入浅出,两者并不矛盾,媒体传播的规律也一样。

“正如专家所说,没有大考古思路,难以提炼中华文明连续不断的密钥;没有小细节,大考古也只能是空泛缥缈。业界非常推崇良渚文明叙事进教科书,都城、宫殿、水坝,玉礼器……都城周边有没有稻田,城里有多少斤稻谷,够多少人吃多少年?辐射周边的社会组织能力,还有就是信仰的散播,良渚玉琮在周边2000平方公里,一直到太湖的西岸都有发现。在七年级历史课本上,一页纸就把良渚基本讲明白了。”她说。

从深处去了解中国文化脉络

谈到考古文博传播观念上的变化,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方觉得这些年的变化肉眼可见。“传播方向上逐渐从纪实性、科普性向故事性、情境性方向转变”。

在她看来,今天对古代文物的呈现方式有更多技术的加入,展示更加全息立体化,对观众来说观看的感受越来越好。在未来,可能围绕一件文物,就会有一部文物电影,讲述器物的生命历程,这是十分有趣且值得期待的。

采访中,主创们都表示,大多数人不知道,上海科技考古技术已经迈入国际前沿。节目组和某高校合作时了解到,他们在做数字复原考古的项目,根据出土历史人物骨头DNA数据还原出当事人的生活细节,以及历史疑点。“像长江口二号沉船里打捞出的一个罐子,提取之后发现一些数据能够还原使用罐子的船员的很多的生活细节。”节目制作人邢维说。

对此,主持人雷小雪也补充说道:“上海考古资源并不丰富,上海的优势是海纳百川和国际视野。可以作为一个汇聚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各地的优秀的学术资源,由此向世界介绍中国,也让中国看到世界的一个窗口。”

《中国考古报道》截图

“考古热”的趋势也反向倒逼了考古圈的生态发展。近几年,各大博物馆的内卷不亚于鸡娃的父母。

曾经在四川电视台工作过的雷小雪感叹,“早些年三星堆是不太被人关注的,成都人都不怎么看,这几年三星堆博物馆做得很好,从采访中你就会发现,他们整体的表达思维能力和传播意识增强非常明显。大家都跳出舒适圈了,采访其实是相互虐的过程,传播界和考古文博界的融合就在拍摄时就达成了。大家是双向奔赴,互相助力,这是我感觉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大屏小屏之争已凸显态势,能把刷短视频的观众吸引回电视机前收看一档新闻节目,主流媒体人所面临的困难不小,改变观念和内容创新的确势在必行。

雷小雪认为,媒体融合转型之痛仍在继续。做这档节目,首先媒体人情怀必须要有,初期先保证的是《中国考古报道》能够高质量地播出,其次要让节目中的优势资源形成,而不是简单的二创。

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原创系列短视频节目《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两季节目以“微纪录片”的形式深度讲述上海博物馆馆藏国宝的“前世今生”。

制作人邢维介绍说:“上博的50件重磅展品,每一件展品做了3~5分钟的小故事,传播的效果也蛮好的,我们接下来会把这个系列延展下去,和更多的博物馆合作,把博物馆的那些隐藏款、或是国之重器,比较鲜活生动的故事讲出来,同时也把当下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用我们故事性的语态去进行呈现。”

在邢维看来,近年来感受最明显的是“受众需求变化促使我们生产力的变化”。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时代,民众对于历史、传统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特别是年轻群体。邢维认为,“大家更迫切地寻找身份认同、价值观认同。我们做周播考古文博专栏,尊古但不复古,我们讲好古代中国的故事,也要让大家看到现代中国,理解未来中国。”

做考古文博类节目,雷小雪依然记得采访《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时他曾说过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去做那么艰难的事情?因为在文化自信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不只是让大家有考古网红式的关注热点,而是在退热之后,从深处去了解中国文化脉络。我觉得作为媒体人,如果在这个方面能多做一点点,往深处多走一点点,是非常自豪的一件事。”

考古从象牙塔走向公众,离不开多年来考古文博传播报道观念上的痛则思变。流量为王的今天,邢维和团队成员们深知要“顺势而为”。

“过去,一方面更加重视知识性的科普,另一方面是从历史的角度讲考古,营造一些悬念,有很多虚构的内容存在。如今,更像是一种因为新闻自带话题性而产生的多元化呈现。”邢维说,“我们的节目应该更像一个优秀的翻译,把历史的语言翻译成今天的语言,把历史的故事翻译成今天的故事,通过影像技术、大数据的加持,用心去挖掘历史里的闪光点。”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