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榆中文物小故事之三 |《明肃王墓陶马》

2024-03-25 16: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榆中县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明肃王朱楧墓出土的陶马。马立于一长方形踏板上,双耳直竖,鬃毛披垂,体型剽悍,仪态丰美。头带辔头,口衔嚼子,背上配鞍,似乎正在等待主人,跨上马背,一声令下,奋蹄驰骋。

朱楧,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善骑射,能诗文,谋勇兼资,太祖(朱元璋)尝呼为秀才”。洪武二十五年(1394年),封肃王,赴甘州(今张掖)就藩。

朱楧初到甘州,被委以重任,统领陕西行都司甘州左、右、前、中、后五卫及肃州、山丹、永昌、西宁、凉州诸卫56000人马,大权在握,独领西北。

建文元年(1399年),朝廷大力“削藩”,因朱楧手握重兵,隔朝廷万里之远,难以掌控,遂使其内迁至兰县(今兰州)。朱楧移藩后,身陷朝廷的严密监控。

肃藩虽失去军权,但在经济活动方面,却有着比较宽松的政策。他们在封地内大力发展孶牧,不断扩充牧场,金县南山地区的黄坪、马坡、羊寨、官滩沟、北山地区的贡马井、兰州地区的焦家湾、宁夏固原、安定等地,都设王府牧场,孳养马、牛、羊等牲畜。马成为肃藩宗族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支柱。

明代中后期,明廷内忧外患,马政也逐渐废弛,从而导致御边马匹供应十分匮乏。《明实录》和《明史》的记载,肃藩曾8次向朝廷贡马,每次贡马数千匹。向朝廷贡马成为肃藩取悦于朝廷的重要手段和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表现。

如今,历史的脚步已逐渐远去,肃藩王府的千万匹骏马影缩成一件陶马,静静地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阳刚的自然之美,让人思索、引人遐想。

文/图 榆中县博物馆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浪榆中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榆中文物小故事之三 |《明肃王墓陶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