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扫兴”的父母和“断亲”的子女

2024-03-29 12: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过年期间,“断亲”一词成了热议话题,频频登上热搜。

疏于与非直系亲属发生过多交往,表现为年轻人不愿意与亲戚有过多来往,甚至与父母疏远,这一现象被部分学者称为“断亲”。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家长对“断亲”现象十分苦恼,孩子长大之后就不愿意和自己交流了:

“总是对我们爱搭不理。”

“心里有什么事也不跟我们讲了。”

“总是一个人闷在一边玩手机。”

⋯⋯

由于生长环境、接触的事物不一样,如今的年轻人与老一辈家庭成员之间,思维处事方式已有了很大不同。

一些网友表示,“家长们有一种魔力,跟他们倾诉烦恼,烦恼就会加倍。跟他们分享快乐,快乐就会消失。”

“他们嘴上说着,有什么困难不开心要和爸爸妈妈说,但你说了后,他们只会打压你否定你,还会把他们的经历摆出来,说你这点困难这点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他们还问我为什么不跟他们讲日常生活,有什么好说的呢?无论说什么都得不到正向反馈,算了,没必要。他们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甚至还不如微博。”

“每次找父母倾诉时,都会得到‘肯定是你自己有问题’这样的回答,昨天连被蚊子咬了也会被说‘还不是怪你太招蚊子’,所以我不想跟他们交流,因为无论说什么都要遭受打击。”

事实上,年轻人们反感的不是亲缘关系本身,而是伪装的善意。反感的是以“为了你好”为名义颐指气使,说扫兴的话、行凉薄的事。

扫兴的父母和“断亲”的子女之间折射出的是年轻人与父母相处之间的矛盾,也暴露了一些家庭里弥漫着伤痛与无奈的亲子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家庭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的统一体。

就家庭的自然属性来说,人与自然具有亲密的关系,人类离不开自然,只有在自然界才能很好地生活。

就家庭的社会属性而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在家庭中与亲属的关系就是一种自然关系的社会形式,反映一种社会关系,再加上人生活在社会中,除了人与人的关系之外,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总之,家庭的双重属性是由人的双重属性决定的。

作为社会的“缩影”,家庭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家庭和谐健康地发展能够映像在社会中,家庭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儿童能量的来源,是家庭教育的根基。高质量的亲子关系使孩子会尊重父母,听从父母的教育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有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定时沟通,耐心交流。

父母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对话,全身心地投入与孩子的交流中,既可以了解孩子的生活,也使孩子了解父母的生活;

同时善于运用沟通表达的技巧表达自己的感情,也鼓励孩子表达真实的情感;

除此之外,还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对话的过程,做到耐心倾听,理解孩子希望倾诉、渴望分享的心情。

第二,赞赏孩子,鼓励表达。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说明和认可,只有父母认可、赞赏他,才能提高他的自信心和赞赏的能力;

除此之外,父母也需要鼓励孩子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态度、情感等,将孩子内心的认知与父母沟通,这样才能避免父母与孩子的单向交流,使得亲子沟通真正成为双向沟通。

第三,共同玩耍,制定规则。

在玩耍时需要孩子担任领导者的角色,引导孩子从中学会对自我的认可,也学到与他人合作的方式,间接地促进了孩子人际优势的发展。

同时,游戏也是与孩子共同制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的好时机。不论是基本的生活规范,还是在日常中观察到的特殊问题,都可以在游戏之中向孩子解释内涵,一起制定规则。

第四,尊重人格,理解差异。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在孩子早期的成长过程中处于帮助与指导的支配性地位,很容易忽视孩子作为个体时的独立人格,进而造成双方沟通上的矛盾与心理上的疏离、不信任或畏惧等问题,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所以,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维护与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

当孩子表现出天马行空的想法或与众不同的行为时,父母要持宽容的态度,首先做到尝试理解,给予孩子表达的机会,之后再以合适的方式与孩子交换意见,而不是武断地惩罚或禁止。

(文本来源:《社会心理学新编(第三版)》,有删减)

《社会心理学新编(第三版)》王晓楠 雷开春 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和实践应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经典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过程与行为、 人际互动机制以及群体的心理与行为;课程内容以案例导入、活动设计、实验嵌入等方式加以呈现,每个章节均配备了课程视频、电子教案PPT和鲜活案例,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本教材共分为十三个章节,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社会学的主要流派”,系统梳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脉络,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第三章至第十章内容涵盖社会化、社会中的自我、社会认知、社会动机与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群体心理。第十一章“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集中探讨中国人的社会态度、社会关系和社会自我(面子),对中国独特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群体心理与行为进行了重点介绍。第十二章 “大众心理”对信任与宽容、风俗、时尚与流行、传言、流言和谣言等进行探讨,更贴近生活,反映新时期公众心理的变化。第十三章“家庭社会心理”阐述家庭中社会观念、人际关系和个体发展,为个体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和谐、青少年成长提供理论指导。本教材更加偏重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通过大量案例分析,由浅入深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为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形成良好社会氛围提供坚实基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