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遇到“碰瓷”要敢于说“不”

2024-03-26 22: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开车出行,大家都希望一路平安,可总有些不速之客搅局,而且套路还在不断更新、升级,让众多车主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套路”赔上一笔。面对花式“碰瓷”,车主们到底该怎么办呢?今天就通过一起真实的案例告诉车主如何避免掉入陷阱。

案情回顾

某天中午,李先生从某市场停车场开车出来,被告人梁某骑共享单车与其平行通过时,故意击打李先生驾驶车辆的右后视镜,谎称“被撞”并要求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在去医院途中梁某要求私下解决,向李先生索要3880元医疗检查套餐费和500元补偿费。李先生害怕惹上麻烦,先后通过微信收款码向梁某转账3880元和500元,共计4380元。一周后的某天下午,梁某以同样手段向姚先生索要身体检查费2000元,并威胁其如果不给就让家人对姚先生进行“骚扰”,姚先生因害怕麻烦便通过微信收款码向梁某转账2000元。

事发后,李先生觉得不对劲,通过查看行车记录仪,怀疑被“碰瓷”后向派出所报案。之后,梁某被公安民警抓获归案。中原区检察院以梁某犯敲诈勒索罪向中原区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实施要挟等方法,敲诈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依法应予以惩处。被告人梁某系初犯,具有坦白、当庭认罪、已退赔被害人情节,可以从轻从宽处罚。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梁某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法官提醒

在现实生活中,“碰瓷” 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设局”制造交通事故,利用驾驶人员怕麻烦、少惹事的心理,敲诈勒索钱财。提醒广大车主驾驶车辆出行时首先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样既可以确保自己出行安全,也可以让“碰瓷党”没有可乘之机。同时还要加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一旦遇到类似“碰瓷”事故时,一定要冷静分析,立即并坚持报警处理,不私了、不转账。最后,警示“碰瓷党”,莫存侥幸心理“发横财”,一旦触犯法律红线,必将受到刑事处罚。

原标题:《遇到“碰瓷”要敢于说“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