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循吏与词人:南宋张孝祥短暂的平江任期

2024-04-08 07: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愁予

注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夹道长红惭父老,绕城浓碧记山川”(《去临川书西津渔家》),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时在抚州任上的张孝祥接到了朝廷的调令,命他出任平江地方官。三月初,张孝祥和好友王寿朋启程赶赴平江,时值春日,张孝祥和好友沿途游历山川大泽,横渡鄱阳,登览庐山,此诗便是张孝祥途径西津所写。用不了多久,张孝祥便会抵达平江,他在那里又将有一番新的作为。

赴任平江

隆兴元年,出任平江的张孝祥三十而立不久,在这之前,他在官场徘徊已久。张孝祥自幼便极富才华,史称“读书一过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在绍兴二十四年的廷试中,张孝祥力压关系户秦埙(秦桧孙子)夺得了廷试第一,据说这是宋高宗在阅览了张孝祥的试卷后亲自提拔的,高宗还对宰相称赞道:“张孝祥词瀚具美”。更难得是,张孝祥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骨,面对朝廷重臣曹泳的“嫁女”请求时,张孝祥却以“不答”为应拒绝了曹泳。

张孝祥画像 图源:网络

长久以来,人们皆以爱国词人视张孝祥,并将他与南宋的辛弃疾等人并称,人们记得最多、称赞最多的还是他慷慨激昂的诗词,如这首在南宋名将张浚的宴会上所写的《六洲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扫清胡膻,北定中原,是以张孝祥为代表的南宋词人的夙愿。但是,除了爱国词人的形象,张孝祥“循吏”的一面却常常为人所忽略。宋高宗末年,受到他人弹劾的张孝祥出任抚州地方官,史称“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可见在抚州任上时张孝祥就已经表现出了较强的治理才能,可惜张孝祥在抚州的作为我们也知之甚少。

在抚州任上一年之后,宋高宗禅位给孝宗,或许是因为政绩斐然,张孝祥不久被收到了调令,命他出任平江地方长官。彼时平江乃是临安屏障,江南重镇,收录于《于湖居士兵文集》中的《陈汉除知宝文阁、知平江府制》中有言:“平江吾肱骨郡,遴选所付,必惟其人”,因此张孝祥此去定是“寄任匪轻”。

《乾隆南巡图第六卷/驻跸姑苏》局部 徐扬 清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据范成大《吴郡志》记载,张孝祥于隆兴元年五月到任,次年二月便离任赶赴临安听召,任期不满一年。一般认为,范成大的记载基本无误,张孝祥在《王寿朋归临川序》中云:“王寿朋自临川相从,度彭蠡,登庐阜,方舟顺流,尽览东南山川之胜,盖三阅月,至吴门而后别去”,末尾署有“隆兴初元六月二十五日”的时间,与范成大的记载基本吻合。显然,担任平江地方长官的重任丝毫没有影响张孝祥的文人雅致,三个月的路途他与好友王寿朋饱览了不少东南名胜。

范成大《吴郡志》关于张孝祥上任平江的记载

赴任平江之后,张孝祥对于抚州依然还是念念不忘,甚至还写过一封信给他的继任者陈知府:

乃眷临川,号称古郡。户乏中人之产,府无经月之储。贫吏乾没,既不哀杼柚之空;齐民无聊,皆去为囊橐之盗。宜有循良之政,来苏疲瘵之余。

愚若孝祥,一无可纪。糠秕在前之愧,夫何言哉;瑾瑜匿瑕之仁,是所望也。

“宜有循良之政,来苏疲瘵之余”或许既是张孝祥对陈知府的寄予,也是自己为将来的平江任上所订立的原则。此外,张孝祥到任后书有《平江府到任谢表》,其中云:“臣谨当布宜盛泽,激发懦衷。澄瀚海之波,冀有因人之薄效;凝清香之寝,敢如平世之偷安!”

就这样,张孝祥在满怀抱负中开启了平江任期。

折暴纾民

尽管只有短短不到一年的任期,但张孝祥依然继承了“循吏”该有的责任感,为平江百姓做了不少实事。据史书记载,张孝祥在任期间“扶植善类,锄抑强暴,判决如流,庭无滞狱”。不畏强暴是张孝祥的初心所在,昔日在朝廷中枢之上,面对秦桧等人的强权暴政他亦敢推案而起,更何况是在他主政的平江。当时的平江有大姓靠贩盐和囤积粮食抬高粮价获利,并作威作福,横霸乡里,张孝祥知晓此事之后,便派人抄没其家,将犯事者皆下狱论罪。

《货郎图》李嵩 南宋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百姓的安危始终牵挂在张孝祥心头,张孝祥到任的次年,平江爆发饥荒,此时张孝祥想起了去年抄没大姓所充公的数万觚粮食,张孝祥没有犹豫,开仓赈灾,数万百姓赖以生存。

《宋禹王开山图》局部 赵伯驹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据史书记载,就在张孝祥到任的同一年,江南两浙地区爆发了水灾,受灾面积广泛,平江亦在其内。对此,张孝祥怜悯受灾百姓,专门写有《乞不催两浙积欠札子》上书孝宗,其中指出:

臣窃闻今年浙东、西州郡间水患......然臣得之道涂,谓湖秀诸州,犹催积欠督责甚急,百姓颇复不堪,皆言圣天子轸念我曹,济之以食,而官司不能推广德意,乃追积年逋税,名色既多,何所从出?

欲望圣慈特赐处分两浙路监司州县,将今年以前民间所欠,逐色科名税物除官户公人及二等以上户外,其余或与一切蠲免,或与权行阁,至来年秋成起催。如敢违戾,许人户越诉,及委御史台弹劾取旨重寘典宪。仍令转运司徧榜晓示庶,使斯民家至户到,皆知陛下所以哀矜元元之诚意,而州县之吏不敢奉行灭裂。取进止。

南宋嘉泰间刊本《于湖居士文集》中的《乞不催两浙积欠札子》

张孝祥所上此疏显然并非政治作秀,在他写给徐给事的信中也表达了相似的担心:“某为郡既无善状,而水灾横被数州,一目千里,饥民不沟壑即为盗必矣。控请于朝,乞阁官税,既荷恩许,但常平帑廪已竭,仰哺之人无数,去麦秋甚远,其将何以济此也?边报无它,吴中亦复缺秋田之望,奈何!”在信中张孝祥十分关切平江的当年秋麦生成,因为这关系着平江百姓是否能够安稳堵过此次灾荒,因此张孝祥经常下乡查看各地收成,并留有:《大麦行》一诗传世:

大麦半枯自浮沉,小麦刺水铺绿针,山边老农望麦熟,出门见水放声哭,去年冷冷九月雨,秋苗不收一粒谷,只今米价贵如玉,并日举家才食粥。小儿索饭门前啼,大儿虽瘦把锄犁。晴时种麦耕荒垅,正好下秧无稻畦。

从此诗中不难看出彼时遭灾百姓的生活有多么艰难,老农放声哭,小儿门前啼应当都是张孝祥亲身所见,据此也可想见张孝祥心中有多么五味杂陈。在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或许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张孝祥在上《乞不催两浙积欠札子》时的决心与心酸,落笔的虽是字,可是在张孝祥眼中却是无数受饥受饿,嗷嗷待哺的百姓。

《布施贫饥图》林庭珪 南宋 波士顿美术馆藏

行文至此,我们或许可以将此次平江水灾与前文所提及的张孝祥除暴安良的事情联系起来。或许正是在此次水灾缺粮的情况下,前言所提及的那名平江大户借机囤积粮食,哄抬物价,直至最后被张孝祥抄没其家。而根据张孝祥的信件和《大麦行》来看,平江当年的秋麦定是收成惨淡,这直接导致了次年的平江大饥,而张孝祥凭借着从大户那抄没来的粮食顺利帮助灾民度过了荒年。

史书关于张孝祥在平江任上的事情记载不多,唯有以上提及的几件而已,但当我们细细去解读并将这些文字串联起来看时,不难便可感受到张孝祥为平江百姓鞠躬尽瘁的操劳。身为北宋士大夫范仲淹的后学,范仲淹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他而言或许再熟悉不过了。

《武侯高卧图》 朱瞻基 明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张孝祥上任平江时不仅主政一方,他其实还“提举学事”,也就是负责平江的学政。因此,如今苏州还存有当年张孝祥手写的两块碑刻,这两块碑刻的内容分别节录自《新唐书》中的《卢坦传》和《汉书》中的《疏广传》。卢坦传语碑的主体内容是:

卢坦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卢坦传语碑

疏广传语碑的内容与卢坦传语碑主题相近,主体内容是:

疏广辞太傅归,趣卖赐金,日与族人宾客相娱乐。广子孙窃谓:其所爱信者劝买田宅。广曰:“吾岂不念子孙?顾自有旧田庐,足共衣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疏广传语碑

张孝祥所节选的这处内容都与教育后代有关,个中含意,无非是希望平江学子在勤奋向学的同时,要学会做人向善,然后将自己的学识贡献给社会。这从疏广传语碑下方的小字即可看出“戒人为不善,劝人为善,卢坦、疏广同一机耳。然则为人父祖子孙,可不审所择云!”

隆兴二年二月,受到张浚举荐的张孝祥奉命卸任平江地方官,并赶赴临安对召。在离开平江之际,张孝祥的内心应当是欣慰的,那个敢于忤逆权臣秦桧的少年,也并没有随着岁月的磨砺而失去棱角。

举笔添墨

张孝祥此次出任平江地方官并非是他首次来到苏州,尽管任期短暂,且大多时候政务繁忙,但文人雅致,词人风月还是令张孝祥不甘寂寞,浮生偷得半日闲时张孝祥也会故地重游一番,如这首《水调歌头》就写于张孝祥到任那年中秋节的前几天: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洗我征尘三斗,快挹商飙千里,鸥鹭亦翩翩。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倚栏清唱孤发,惊起壑龙眠。饮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击五湖船。不用知余事,鲈鲙正甘鲜。

隆兴元年中秋节的前五日,张孝祥经垂虹桥,泛舟于太湖。所谓的“五年不到”是因为在绍兴二十九年,张孝祥被人弹劾,当年秋天从临安去芜湖,可能途径此处垂虹秋,幸运的是五年过去了此处风景依然,由此可见垂虹秋也真是深受宋代文人的喜爱。

《长桥卧波图》佚名 南宋 故宫博物院藏

泛舟于太湖之上,湖面澄莹如练,鸥鹭乘风而起,这一切都舒缓了张孝祥心中的郁结之气,身体也随之飘飘然起来。但词人的心思又如晴雨般瞬息万变,令人捉摸不透。此情此景,春秋时期的范蠡又攀上了张孝祥的心头,他想与范蠡痛饮,又觉得自己功业未成,惆怅之感顿时又生。或许是想到这些没了兴致,张孝祥也安慰自己说不要想太多,倒不如买条鲈鲙回去尝尝鲜吧,毕竟平江鲈鱼在西晋时就广受好评。

《太湖揽胜图》局部 沈迈士 近现代

平江风景虽好,能够解张孝祥一时文人风情,但这终究还是他乡异途,而古代又一直有着“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传统,这不,一入秋后张孝祥在平江就怀念起了故人:

秋满蘅皋,烟芜外、吴山历历。风乍起、兰舟不住,浪花摇碧。离岸橹声惊渐远,盈襟泪颗凄犹滴。问此情、能有几人知?新相识。

追往事,欢连夕。经旧馆,人非昔。把轻颦浅笑,细思重忆。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但长洲、茂苑草萋萋,愁如织。(《满江红》)

张孝祥此时是怀念起了昔日在健康送别的李氏,曾经欢笑颦颦,奈何往事难追,只能不胜感慨。最痛苦的是,平江又无故人,皆是新相识,这份痛苦也只能自我舔舐。好在没过几个月,张孝祥便离任平江,不知道他有没有去找自己的旧相识以慰相思之苦呢?

《摹范宽溪山独钓图》李唐 南宋 弗利尔美术馆藏

结语

张孝祥之于平江,平江之于张孝祥,皆是过客而非终途。对于平江,张孝祥勤勤恳恳,悉心办事,这儿风景虽好,但又令张孝祥心生羁愁。更重要的是,张孝祥心中有更大的抱负,隆兴二年他离任平江,本以为是柳暗花明,没想到又是前路漫漫。尽管如此,不足一年的平江任期还是让我们看见了形象更加立体的张孝祥,也让我们离南宋这个时代更近了一些。

参考文献:

1. 张孝祥著,徐鹏注解:《于湖居士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 张晓旭:《苏州碑刻》,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宛新彬:《张孝祥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 张孝祥著,宛敏灏校笺:《张孝祥词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5. 韩酉山:《张孝祥年谱》,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