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写|中美学者思想交锋:如何为中美争议设置“稳定边界”

澎湃新闻记者 王露
2024-03-30 16:03
来源:澎湃新闻
大国外交 >
字号

“尽管美国大选很重要,但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太过关心了?”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在一场国际论坛上反问道。

过去的三个月里,达巍在美国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据他观察,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成为今年大选议程中的一项议题。实际上,普通美国选民更关注的是边界移民、通货膨胀等问题,外交议题都排不进前五。

“所以,对于这场大选,我们都放松点。”达巍说。话音刚落,坐在另一侧的董云裳(Susan Thornton)冷不丁地接了句经典的口号式标语作呼应:“保持冷静,继续前进”(Keep Calm and Carry On),逗得全场大笑。董云裳是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也是一名资深外交官,此前长期负责对华事务。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 本文图片均为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 申青青 图

3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六届战略与安全国际论坛”现场注意到,中美专家并未聚焦这场大选将如何牵动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在大选年这个关键节点,让中美关系这对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双边关系进一步稳下来。

3月30日,《人民日报》“钟声”也刊发评论称,中美关系回不到过去,但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只要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

双边关系谈不上“改善”,但至少更“稳定”

去年11月中美领导人旧金山会晤后,普遍分析认为,两国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趋于稳定。董云裳认为,除了保持两国领导人、工作组之间的沟通外,维系两国民间的联系也很重要。“中美之间需要更多的航班,签证流程还需更加简化,到对方国家去旅游也要心里更有底些。”

对于双方存在分歧的领域,董云裳表示,应该把重点放在那些紧迫且符合两国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围绕这些问题谈判是重建中美信任的关键。

目前,中美经济领域的“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已分别举行过三次会议。另据美国新闻网站Politico此前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将于今年4月再度访华,并与中国高层官员会面。

而在中美民间交往领域,两国之间的航班数量有所恢复。据美国运输部2月底消息,从3月31日起,允许中国航空公司执飞中美往返航班的数量,从每周35班增加到50班,相当于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时,从今年1月1日开始,中方也宣布简化美国游客旅游签证申请程序。

不过,《华盛顿邮报》最近发表专题报道,采访了入境美国遭无端滋扰、盘查、遣返的6名中国学生和2名访问学者,这也在美国国内引发关注。

对于稳定中美关系,不同于董云裳“政府-民间-具体问题”的分析逻辑,美国前助理国务卿、斯坦福大学教授冯稼时(Thomas Fingar)则认为,只有先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才具备稳定中美关系的前提。在会后与澎湃新闻的交流中,他也提出了类似的想法:尽管中美的民间交流正在恢复过程中,但考虑到更大范围政治环境的影响,两国民间看似热络的互动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还要打个问号。

“我想这不是(中美)关系‘改善’,但的确是稳定了不少。”达巍认为,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能够向各自国内以及世界传递强烈的信号,进而渐进式地影响到两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互动的氛围。“这就是我们当前阶段能做的事情。”

区别于美方专家的观察视角,达巍侧重于从更日常的“外交话语”角度来讨论大国关系的稳定之道。“如果国家之间的相处,只是一味地生气、指责;总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觉得不公正。这样的话,大国关系永远也稳定不了。”

在达巍看来,倘若能够意识到这些,我们就应该停止相互指责,大国之间也应学着去适应这种“不那么舒服”的双边关系。在此基础上,领导人的政治意愿将成为国家间关系稳定的关键。

为中美争议议题设置“稳定边界”

尽管中美关系出现了企稳态势,但无法忽视的是,中美在具体的经济产业、技术等微观层面存在竞争,特别是人工智能、芯片、航空发动机等领域,这将对双边关系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中国经济政策和中美商业关系的权威专家,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甘思德(Scott Kennedy)在过去35年间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谈及此次访华的所见所闻时,他表示,过去几周,他去了中国很多地方,和许多高科技公司的人士聊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甘思德进而提到,“美国在对一些中国公司的发展施加限制,但这实际上也会减缓美国企业创新以及经济增速。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安全。”

3月27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举行“第六届战略与安全国际论坛”。

在限制中国企业发展方面,美国国会众议院在3月13日以绝对多数的支持通过一项试图“封禁”社交软件TikTok的法案尤为受到关注。这一法案也给其他中企发出预警:美国将经贸问题“国家安全化”的倾向非常严重,中企在美国的营商环境正趋于恶化。据悉,TikTok在美国的用户数最多。若TikTok后续被封禁,约1.7亿美国用户或将受到影响。目前,“TikTok法案”正在美国会参议院的审议流程中。

在甘思德看来,中美两国都需要找到对策来阻止这种“恶性循环”的升级,“希望双方都认识到相互依赖也是有好处的”。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甘思德建议称,美国政府应该对过去几年出台的政策进行回顾,评估哪些有效,哪些无效,以及是否要调整“实体清单”(编者注: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公布的贸易黑名单)。同时,美国也应考虑让产业政策对外国尽可能开放,以获得更好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另一方面,甘思德认为,中方在产业发展上的基本思路是进行大量投资,但对国际上的一些限制缺乏考虑。有望4月访华的美国财长耶伦近日就在媒体上发声称,“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其首要或优先产业提供大量补贴”,并提到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产品等产业。她还声称,将对此产生的所谓负面影响向中方发出警告,施压中方做出改变。

对于美方的此类说法,外交部发言人近日回应称,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靠的是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形成的科技创新和过硬品质,绝不是靠所谓补贴来支撑、保护。说到补贴,美方却通过包含有关税收减免举措的“通胀削减法案”及其实施细则,扭曲公平竞争,扰乱全球产供链,违反世贸组织规则和市场经济原则。

具体到人工智能领域,甘思德认为,若想成为该领域的引领者,中方可考虑适当降低“防火墙”,这有助于增进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了解。

去年7月,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公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遵守的规定。王毅外长在今年的两会外长记者会上回应人工智能相关问题时则表示,在人工智能进入爆发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主张发展与安全并重,既要拥抱新事物新机遇,也要装好刹车再上路。如果企图在人工智能上也搞什么“小院高墙”,将会犯下新的历史错误,中国对与各国开展人工智能合作持积极开放态度。

在达巍看来,中美当前在经济产业政策与技术领域的摩擦似乎还看不到解法。“如果想获得突破,只有逐个领域去谈判,这需要两国专业人员长达两三年旷日持久的谈判,才有可能争取到一个‘稳定的边界’。”

2022年8月,历经长达数年的沟通磋商,中美监管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依法推进跨境审计监管合作,就可以视为两国“稳定边界”的尝试。

“现在中美既没有开始这样的谈判,也没有时间去谈判。”不过,达巍仍认为,还是应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中美关系,两国之间积极的信号多了,双边关系的大环境就会改变,从而能够停止向负面的方向演进,这也是中长期可以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