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关于狗的道德故事

2024-03-31 17: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南非]库切 本文为小说酒馆系列第129篇,选自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道德故事集》,原名《狗》。

库切始终关心人类的道德问题,国家、民族、个体之间的关系,常被他犀利而举重若轻地切开。本篇小说由一条狗写起,描绘一场微妙而充满暴力的交际,本能的恐惧和被规训的仇恨,让人联想到更多。

或许,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人和狗的故事?你如何理解这篇小说?欢迎留言分享。

大门的牌子上写着家有恶犬,那条狗确实很凶。每次她一经过,他就猛扑到大门上狂吠不止,渴望逮住她,将她撕成碎片。他是条看门狗,表情严肃,是某种德国牧羊大或罗威纳犬(她对狗的品种所知甚少)。从他那黄色的眼睛中,她感到一种最纯粹的仇恨之光在朝她闪耀。

随后,当她走过那座有恶犬的房子,她便开始反思那种仇恨。她知道这行为并非针对她个人:不管谁靠近那道大门,无论是走过还是骑车经过,都会有这种待遇。不过,这种仇恨的感觉有多深?是否如电流一般,目标一出现就合闸,目标在转角处消失就拉闸?当那条狗再次独处时,那阵阵仇恨是否仍在令他颤抖,还是说狂怒会突然减退,而他恢复平静?

每个工作日,她都要骑着自行车两次经过那座房子,一次是去医院上班的路上,另一次则是值班结束后回家的路上。她的出现太有规律了,以至于那条狗都知道什么时候等她:甚至她没有现身,他就已经来到大门口,急切地喘着气。那座房子建在斜坡上,早上她要爬坡,只能缓慢通行:晚上,谢天谢地,她可以飞驰而过。

她或许不懂狗的品种,但她很清楚这条狗从和她每次相遇中得到的满足。那是一种支配她的满足,一种被人畏惧的满足。

那是条公狗,就她所见,未被去势。那么,他是否知道她是女性,在他眼中,人是否必然归属于两种性别之一,正如狗分公母;进一步讲,他是否能够同时感到两种满足:一种动物对另一种动物的支配,雄性对雌性的支配——对此,她一无所知。

那条狗是如何看穿她冷漠的面具,得知她心里是惧怕他的呢?答案是:因为她发出了恐惧的气味,因为她无法隐藏这股气味。狗一扑向她,她便感到脊背发凉,一阵气味,一阵狗能立即识别出的气味就此脱离她的皮肤。大门外的生物发出的这股恐惧的气味,令他陷入盛怒的狂喜之中。

她害怕他,而他深知这一点。所以这件事他一天可以盼望两次:这个生物经过他,惧怕他,且无法掩饰自己的恐惧,散发出一股恐惧的气味,犹如母狗散发着臊气。

她读过奥古斯丁。奥古斯丁说,我们是堕落的生物,最明显的证据是我们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运动,具体来说,就是男人无法控制其阳具的勃起。那个器官表现得好像有它的意志,或者说更像是受到外在意志的操控。

她想着奥古斯丁,来到斜坡下的那座房子,那座有狗的房子。这一次她能控制自己吗?她能否拥有足够多的意志力来避免自己发出那丢人的恐惧气味?但每回她听见发自那条狗的喉咙深处的、可能意味着狂怒也可能代表性欲的咆哮,每回她意识到他的身体砰的一声落到大门上,她就得知了答案:今天不能。

那条恶犬被关在只长着杂草的院子里。一天,她停下自行车,将车靠在房子的外墙上,敲过大门后,她等了又等,离她几米远的狗先是后退,接着又猛扑到栅栏上。此时是早上八点,不是一个正常的拜访时间。不过,大门终于还是开了一条缝。在昏暗的光中,她认清了一张脸,一张老妇人的脸,面容憔悴,顶着一头稀疏、灰白的头发。“早上好,”她用不算糟糕的法语说,“我可以和你说几句话吗?

门开得更大了些。她走了进去,屋里家具简陋,一个身穿红色羊毛衫的老头正坐在桌边,面前摆着一个碗。她跟老人打了声招呼,他点了点头,却并未起身。

“很抱歉,一大早就打扰你们,”她说,“我每天都要骑自行车两次路过你们家,而每次——你们肯定也听见了——你们家的狗总是等在那里招呼我。”

一阵沉默。

“已经好几个月了。我想知道是否能有所改变。我是说,你们是否愿意将我介绍给你们家的狗认识,让他跟我混个脸熟,知道我不是敌人,没有恶意?”

夫妻俩交换了一下眼神。屋子里空气凝滞,仿佛窗户多年未开。

“这是条好狗,”老妇人说,“一条护卫犬。”

她由此得知,她不会得到引见,不会和那条护卫犬混熟。因为老妇人的言下之意是将这个女人当成敌人对待是正当的,她将继续被视为敌人。

“我每次路过你们家,你们的狗都会发狂,”她说,“毫无疑问,他将恨我视为他的职责,可是他对我的恨意令我震惊,我又惊又怕。从你们家门前路过是一次次令人感到屈辱的经历。被吓成这个样子是可耻的。可是没法表示反抗,也没法制止我的恐惧。”

夫妻俩冷冷地盯着她。

“这是一条公共道路,”她说,“在公共道路上,我有权不受到惊吓,不被羞而你们是有能力对此做出改变的。”

“这是我们家的路,”老妇人说,“我们又没请你来。你可以绕道。”

男人第一次开口说话了:“你谁啊?你有什么权利跑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事?”

她正要回应,男人却没有兴趣。“走,”他说,“走,走,走!”

他身上那件羊毛衫的袖口脱线了,挥手打发她走时,线头拖进了咖啡碗里。她本想向他指出这一点,但后来还是没有这样做。她一言不发地离开了。大门在她身后关上。

那条狗猛扑到栅栏上。总有一天,狗说,栅栏会倒掉的。总有一天,狗说,我会把你撕成碎片。

尽管她在发抖,尽管她分明感到阵阵恐惧的波浪正从她体内涌向空中,她还是尽可能地保持平静,直面那条狗,用人类的言辞对他说话。“诅咒你下地狱!”她说。接着,她跨上自行车,往坡上骑去。

▲ J·M·库切,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要作品有《等待野蛮人》(1980)、《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彼得堡的大师》(1994)、《童年》(1997)、《耻》(1999)、《青春》(2002)等。

文字丨选自《道德故事集》,[南非] J·M·库切 著,远子 译,四川文艺出版社 | 磨铁·大鱼读品,2024

图片丨选自电影《真心半解》(202)、《多哥》(2019)、《痛苦与荣耀》(2019)剧照

编辑|小林

原标题:《一个关于狗的道德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