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懂啊?在北京野鸭湖,被一对候鸟撒糖

2024-04-01 14: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简称野鸭湖)的冰封逐渐松动融化。荡漾而起的波纹,倒映出一群群迁徙的候鸟。这里又热闹了起来。

野鸭湖逐渐融化的冰面。

扑通一声,岸上游人的目光被湖面吸引,顺着声音看过去,却只剩一圈涟漪。就在湖面又快要恢复平静时,离岸边十几米的地方,凤头鸊鷉顶着一头好像刚起床时凌乱翘起的发型,潇洒地探出头,悠闲地游了起来

于塔斯马尼亚拍摄的澳洲亚种。©JJ Harrison/维基百科

人群努力压低声音,但还是不免躁动。这是因为凤头鸊鷉生性胆小,一般都会灵活地躲避并远离人群。能够有机会如此近距离地观察凤头鸊鷉,实属难得。然而,还没等大家来得及细看,凤头鸊鷉便又一猛子扎进水中。

鸊鷉与潜鸟亲缘关系密切,但以瓣趾代替蹼,有发育不全的尾,十分擅长潜水,能在水下长距离游泳。就在大家以为这只凤头鸊鷉就此游远时,它突然在岸边两三米处,窜出水面,吓了大家一跳,随即,又迅速下潜。这一系列操作让人不禁疑惑,凤头鸊鷉是不小心游错了方向?还是想跟岸上的吃瓜群众开个玩笑?

单独行动的凤头鸊鷉神出鬼没,与成双成对时的张扬形成鲜明对比

雌雄凤头鸊鷉相遇。

沿着野鸭湖步道继续行进,水面更加开阔。稍远处,互相看对眼的雌雄两只凤头鸊鷉,定睛遥望着对方,其中一只叼着水草。突然,他们全速相向游去,在即将触碰到对方那一霎那,双双跃出水面,而后旋转下降,犹如水上芭蕾。水花声响,是它们独一无二的背景音乐。

水草是搭窝必需品。这个象征着“养家”能力的定情信物送到之后,雌雄两只凤头鸊鷉便开始快速地交替甩头,开启只属于它们的对话。

野鸭湖景色。

凤头鸊鷉是野鸭湖最常见的鸟种之一。根据北京新闻报道,野鸭湖是国际鸟类“东亚——澳大利西亚”迁移路线的中转驿站。这里水面宽阔、植被丰富、芦苇丛生,是北京最大、也是唯一的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2023年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今年3月中旬迎来候鸟迁徙高峰,并预计一直延续到4月上旬,成为了北京地区热门观鸟点。 

徜徉在野鸭湖,看候鸟来去,令人感到惬意。但建立和维护这样一个适合候鸟歇息的生态系统,并不容易。首都园林绿化曾描述,野鸭湖过去主要是大片草地,由湿地旱化形成。那时候,狗尾草、杨树自由生长,没有水、植物单一,并没有很多鸟类光顾。后来,野鸭湖通过地形改造和水系连通,营造了浅水区、深水区、生境岛和林分结构优化区,满足了不同动植物的生境,才逐渐收获了现在的热闹景象。

可以注意到,与以往修复的湿地不同的是,野鸭湖增加了林分结构优化——疏伐了部分杨树,让阳光照到林下;补植了桑树、金银木、海棠等鸟类喜爱的食源植物;林下种植了二月兰、紫花地丁等草们植物。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曾在采访中表示:“候鸟最看重的是环境适宜度和食物资源的丰富度,树种多样化是为候鸟提供良好栖息条件的重要一环。树木栽种要疏密结合,植物群落要立体丰富,以便为不同种类的候鸟直接或间接提供食源。“

随着北京这几年对生态涵养的重视与环境的大幅提升,像野鸭湖一样得到修复的湿地系统日益丰厚。碧波在城市中流淌起来,那些高举望远镜、定睛伫足的观鸟爱好者,和架起长焦相机、屏气凝神按下快门的摄影爱好者,也得以在镜头中打开了更多快乐生活的可能性。

作者:青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