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4月文学报好书榜:高原,沙漠,海洋,写作者如何让平行世界相连

2024-04-03 12: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4

文学报好书榜

暖阳奔袭在大地上之时,我们也从新书里找到了这样一些写作者,他们出现在高原、小岛、沙漠、海洋乃至宇宙,化身为一个个角色讲述不同世界的故事,那里有我们熟悉的原乡风景,清澈见底,更有我们不曾踏足的远方,风雪混沌。写作者就像一个个指路人,将世界碎片相连起来,寻找彼此的精神之源。

虚构

《心归故里:赛珍珠短篇作品选》

《我们八月见》

《如风似璧》

《沙漠引路人》

《婆婆纳的旅程》

《星星是如何相连的》

非虚构

《大地上的家乡》

《奥登传:穿越焦虑时代》

《奔腾不息》

《如我如鲸》

《深夜里的图书馆》

《记忆的重量:失智、衰老与死亡》

(以上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4

虚 构

《心归故里:赛珍珠短篇作品选》

[美]赛珍珠 / 著

范童心 / 译

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傅小平

这就能理解何以赛珍珠的作品能够让读者跨越这一百年的时光找到共鸣,也正是应了那句话,任凭世事如何变迁,人性并没有多少变化。

几年前,读过赛珍珠的《大地》,惊叹于“她笔下对中国农民生活那种丰饶的、史诗般的描述”,至今读来依然震撼。读她的短篇小说集《心归故里》,亦有同感。这和赛珍珠的写作观有关,她曾说过:“我没有什么所谓的使命感,我书写中国,唯一的原因就是它是我最熟悉的地方。”藉由中国这块她最熟悉的地方,她写大家都熟悉的生活,比如合不来却得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婆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异国恋、刚走出校园面对家庭压力不愿妥协却又找不到更好出路的年轻人,等等。这就能理解何以赛珍珠的作品能够让读者跨越这一百年的时光找到共鸣,也正是应了那句话,任凭世事如何变迁,人性并没有多少变化。经典作品之所以具有恒久的魅力,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

《我们八月见》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 著

侯健 / 译

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其中不断出现的音乐作品和主角手里的书籍,分明又能看到一个颇为当代的马尔克斯,这把他从遥远的《百年孤独》的边缘小镇时代拉到了现代生活之中。

郑周明

能在新书海洋中看到马尔克斯的名字,已经足够吸引喜欢他的读者的目光。遗作提供了一个2000年前后的马尔克斯形象,他那时完成了《苦妓回忆录》以及两三本非虚构合集,同时他不满足于《我们八月见》的草稿,写了四五个版本后锁进了抽屉。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小说仅是一部中篇的体量,潮湿炎热的天气环境、细腻特写的人物动作,仍然是马尔克斯的招牌风格,故事情节甚至令人联想到川端康成的某些故事。而其中不断出现的音乐作品和主角手里的书籍,分明又能看到一个颇为当代的马尔克斯,这把他从遥远的《百年孤独》的边缘小镇时代拉到了现代生活之中。到了后面三分之一,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作家本人为何不满意,仓促的结尾、逻辑的断点和作家本人的健康状况产生了联系。如果你有两个小时的时间缝隙,那么不妨交给这本书——很少可以如此轻松进入然后怀念马尔克斯的文本。

《如风似璧》

张欣 / 著

花城出版社

张滢莹

在浓郁的市井烟火气和细致的生活场景铺陈中,属于广州人内在的“稳”和“韧”跃然纸上。

作为作家张欣首部以民国时代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如风似璧》讲述了三位广州女性在时代夹缝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在浓郁的市井烟火气和细致的生活场景铺陈中,属于广州人内在的“稳”和“韧”跃然纸上。富商之女苏步溪在一场大病后被迫答应了一场不如意的婚事;风尘女子心娇意欲从良,却始终身不由己;女佣阿麦为了爱情义无反顾,却深受伤害……张欣说,广州女性如风中的玉佩,既有风的凌冽,又有玉的圆润。书中的几位女子便是如此,即便社会动荡,世相纷乱,她们仍持有坚韧生活的决心,于暗夜的裂隙中寻找光亮和出路。

《沙漠引路人》

草白 / 著

济南出版社

何晶

它们仿佛一个个裹挟着不同面目人生的肥皂泡,向你迎面而来,又倏而远去。

关于草白,对她散文的印象已超过小说,所以当《沙漠引路人》这部小说集出现时,仿佛是对她的一次全新认知。这部集子中的十多则短篇小说,有些源于她梦境中获得的灵感,有些来自现实切片,更多的是某个迷离而恍惚的瞬间,不难看出,这部集子多是有限时间内的叙事,有些则定格于某个特定空间,因而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变得紧凑,人物在这里行动,生活也在流动中呈现出某种真实,它们仿佛一个个裹挟着不同面目人生的肥皂泡,向你迎面而来,又倏而远去。草白确实是一个擅于感悟生命的人,无论她的散文还是小说,早已彰显了这一点,她在漫游中求索。

《婆婆纳的旅程》

赵斐 / 著

惊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凌俊

在作者生动明快、糅合了方言口语与文学语言的叙述中,一个中原乡村家庭几十年的往事缓缓铺陈开来。

这是一部让人感到惊喜的小说,不仅因为它的作者是“素人”,更因为整部作品带来的一种陌生又新奇的阅读感受。小说的大部分都以老太太欧阳凤的视角展开,她在自己七十岁的生日宴上决定离家出走,她看似重蹈着同样离家出走过的小儿子的足迹,探究他死守的秘密,在她的回忆中,与之相关的亲朋的故事随之展开,那些隐秘的感情和曲折的经历读来令人感慨唏嘘,而这趟旅程也意外地成为欧阳凤重新审视自我,回溯人生,思考生活可能性的开端,在故事的结尾又呈现出生命的觉醒之态。在作者生动明快、糅合了方言口语与文学语言的叙述中,一个中原乡村家庭几十年的往事缓缓铺陈开来。他笔下欧阳凤向死而生的自我探索,正如书名中的“婆婆纳”一样,亲切,温情,充满生命力。

《星星是如何相连的》

昼温 / 著

未来事务管理局·万卷出版公司

作家探讨以语言之变引发的技术、社会、观点等变化,由此建构了属于她的语言奇观世界。

袁欢

在这部小说集中,语言学是工具,更是小说的核心,作家以此融入亲情、友情、爱情等元素,并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太空之中,探讨以语言之变引发的技术、社会、观点等变化,由此建构了属于她的语言奇观世界。正如科幻作家韩松评价的:“人类社会那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复杂性和微妙性,却都在这些小说中被语言一一道来。”这样看来,这似乎是本难读的小说?但答案并不是,昼温为此注入了细腻的情感,她的文笔总带着一种轻柔克制的抒情性,就像小说主角说的:“理解基于我们共同的语境”,相信小说中那些贴近日常的细节,对于平等之爱的追求是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的。

4

非 虚 构

《大地上的家乡》

刘亮程 / 著

译林出版社

何晶

在这个村庄,他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

2013年,刘亮程在天山南麓一个叫菜籽沟的小村庄,静候老年的到来。他在菜籽沟的早晨醒来,跟随着那里的布谷鸟、雀子、红豆草、野油菜、麦苗和羊群,翻过山梁,仿若回到久远的早年的生活。如其所言,在这个村庄,他一岁一岁感受自己的年龄,也在悉心感受天地间万物的兴盛与衰老,这是与万物终老一处的大地上的家乡。刘亮程当然是语言的高手,作家李陀说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确乎如此,他写出的是人内心深处的那些文字与情感。

《奥登传:穿越焦虑时代》

[英] 汉弗莱·卡彭特 / 著

蔡海燕 / 译

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如果要问焦虑时代,诗人何为?那么奥登借纪念叶芝已经作了一部分的回答。

郑周明

“他们站在风雪之中”,当诗人奥登和伊舍伍德战前抵达纽约时,奥登还未意识到天气如此预言了人生的境况。诗人W.H.奥登被公认为T.S.艾略特之后现代英语诗歌的又一伟大典范。他的作品既关切历史事件与社会现实,又有对人生与情感的细腻体察,通过这本传记,我们会看到他探访欧洲战场前线,见证现代世界的分裂与动荡,再到后期往返于欧美,反思与寻求个体信仰的意义。在那些信件、日记、笔记以及奥登青年时代的未刊诗作,仿佛能感受到他背后的时代如何渗透进诗人的生命之中。如果要问焦虑时代,诗人何为?那么奥登借纪念叶芝已经作了一部分的回答,他说“疯狂的爱尔兰”促使叶芝成了诗人,但他并没有让爱尔兰发生任何改变,“而今爱尔兰的癫狂和天气依然如故,/因为诗歌不会使任何事发生。”

《记忆的重量:失智、衰老与死亡》

[英]尼奇·杰勒德 / 著

尹楠 / 译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张滢莹

她深入探究和剖析了失智症造成的记忆、语言丧失以及带来的羞耻感,尽可能将这一过程展现得清晰而又宁静。

失智是一种对自己生活和生命的主权丧失,且这个过程往往只能由他人复述,而无法由自己重建。当家人遭遇失智,作家尼奇·杰勒德将这段生命历程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写就了关于失智症的内在观察之作。她深入探究和剖析了失智症造成的记忆、语言丧失以及带来的羞耻感,尽可能将这一过程展现得清晰而又宁静。书中也记录了许多人的故事,以及他们与病症的缠斗。失智症开启的是与以往生命平行的、通向死亡的单行道,病人本身、身为照护者的亲人,以及他们的心理治疗师和医生,都在这一条丧失之路上努力逆水行舟,抢救一切可打捞之物。

《深夜里的图书馆》

[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 著

黄芳田 / 译

商务印书馆

李凌俊

一本关于图书馆的百科全书,他以15个主题串联起有关图书馆的古今传奇,以及一些图书馆创造者的命运故事。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十几岁时曾为已盲的博尔赫斯担任朗读书童,后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深夜里的图书馆》是他关于图书馆的一系列散文札记,也是一本关于图书馆的百科全书,他以15个主题串联起有关图书馆的古今传奇,以及一些图书馆创造者的命运故事,在他的讲述中,米开朗琪罗设计的洛伦佐图书馆,丝绸之路上的藏经洞窟,瓦尔堡的私人图书馆,塞万提斯、吉卜林、狄更斯等名作家的书房,躲过炮火的黎巴嫩国家图书馆,哥伦比亚乡下的驴子图书馆,集中营里靠口耳相传的记忆书库、博尔赫斯凭空想象的图书馆、吸血鬼德古拉脑中收集的藏书架、拉伯雷的戏谑图书馆、科学怪人想象中的图书馆……跃然纸上,现实与历史、剖析与想象,交相辉映。

《奔腾不息》

[印]苏尼尔·阿姆瑞斯 / 著

王庆奖、朱丽云 /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水的问题将不同地区的人类社会紧紧凝聚在一起,“遥相关”成为联结亚洲乃至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

傅小平

把水作为方法观察亚洲是可能的,因为诚如《奔腾不息》一书所揭示的,水的问题将不同地区的人类社会紧紧凝聚在一起,“遥相关”成为联结亚洲乃至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讲述亚洲的雨水、河流、海岸和海洋的故事,以及试图控制它们的气象观测员、工程师和农民的故事,重新审视了亚洲的历史。如有论者所言,这本书以水和水域作为媒介,既为我们重读亚洲的历史提供了一扇独特的窗口,也为我们想象亚洲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式,更促使我们以“星球居民”的身份思考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问题。由此,这本书值得每一位对亚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品味。

《如我如鲸》

[英]多琳·坎宁安 / 著

涂艾米 / 译

新经典文化·南海出版公司

人类与鲸鱼的命运就此紧紧相连,如我如鲸。在共同的挑战中,她重新寻回了“做自己”的生存力量。

袁欢

人类可以从自然中获取多大的精神力量?多琳的人生提供了非典型的答案。一个单亲妈妈,经历贫困、失业、孤立……人生像是跟她开了一个超大玩笑,但她不想放弃,她决定做一件疯狂的事,带着近两岁的孩子前往北冰洋追随灰鲸妈妈和幼崽们迁徙,去完成一场冒险,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她写道:“我告诉自己,我将从鲸鱼身上重新学习如何生活。”人类与鲸鱼的命运就此紧紧相连,如我如鲸。在共同的挑战中,她重新寻回了“做自己”的生存力量。就像她所感慨的:“鲸鱼不会应付希望或绝望了,它们应对的是生存问题,该吸气的时候便吸气,一直勇往直前,为了自己和孩子长途跋涉到世界的尽头。”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摄图网

原标题:《4月文学报好书榜:高原,沙漠,海洋,写作者如何让平行世界相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