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互联网棺材载不动年轻人的“寿”后忧虑

2024-04-06 18: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莺飞草长清明又至,数字时代有关生命的纪念与整理再次加速迭代。前几年依托移动互联网兴起的“代祭”“代哭”业务方兴未艾,对于数字遗产的规整与传承又引发新的关注。

媒介即讯息,社会追随媒介变革。伴随数字化与人工智能的生产力跃进,让人们对于如何安放炙热的情感与冰冷的数据踌躇不决。

资产数字化: 向数字村迁徙的一代

20岁的小林活跃在多个社交平台,拥有许多数字资产,包括成千上万的社交媒体帖子、照片、视频和聊天记录,大量的在线购物记录和个性化应用设置,甚至还有价值不菲的数字藏品和游戏装备。

2003年,联合国在《保存数字遗产宪章》中明确了“数字遗产”的概念。简单来说,虚拟财产、社交账号、游戏装备、浏览记录等人们生前在互联网上留下的一切痕迹,都属于数字遗产。

“它们记录和展示了我生活和成长轨迹。我担心的是不确定未来这些数据会如何被使用,尤其是在我离世后。”为此,小林早早对“寿”后数字遗产做了安排,他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为每一种数字资产预先配置去处,其中,价值约十万元的游戏装备被留给了父母。

小林的做法并非孤例。相比自己的父辈祖辈,这一代的年轻人拥有更多虚拟资产,从社交媒体账户、虚拟货币,到游戏账号、数字艺术品。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决定将数字资产提前列入“遗嘱清单”。《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2023年共有167名“0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相较于三年前,人数增长了24.62%。数字资产拥有率高和遗嘱前置化正成为年轻人数字遗产服务的新特点。

此外,电子遗嘱正在成为年轻人表达真实意愿、阶段性复盘人生预期的新选择。中华遗嘱库自2020年3月推出微信订立遗嘱服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收到97347份微信遗嘱。最高峰时,“幸福留言小程序”一天收到了上千份微信遗嘱。

随着数字化的渗透,年轻人希望尝试更多元的殡葬服务形式。“我去世后应该会选择电子墓碑,可以循环播放我喜欢的歌曲,还可以一键烧香、发弹幕和表情包的那种。”小林指着自己在支付宝上购买的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数字藏品说,“最好还可以增加一个电子展示柜,我可以把我生前的数字藏品展示给清明节来云祭奠的家人朋友们。”

“我觉得既然已经离世成为了一块墓碑,就不需要再为它强行赋予更多的意义了。如果非要加上什么,我更希望添加我喜欢的明星直拍或者我的‘王者五杀’视频。”上海的一名大三学生小张说。

殡葬行业O2O平台一空网创始人马雷曾在采访时提出将互联网和殡葬结合的“电子讣告”项目。该项目通过网络将逝者信息第一时间告知亲朋好友,无法到场的亲友可以通过在线缅怀和O2O花圈功能表达哀思。此外,还有 “生命纪念钻”定制,即利用技术手段将逝者的骨灰制作成钻石。

今年清明,“云祭扫”已然入侵殡葬行业的主线业务。根据“驱动中国”的调查显示,近6成的年轻受访者表示网络祭祀不仅简化了祭祀流程,还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此外,网络祭祀还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在线缅怀。

事实上,“云祭扫”的概念在2014年就已被提出,但在VR、AR、X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加持下,其形态正迎来更大的变化。

Metagrave平台于2021年成立,推出了世界上首个元宇宙墓地。它为每个用户提供墓碑私人纪念钥匙,用户可以在此存储、展示有关逝者的记忆,包括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等。此外,Metagrave还提供墓地选址、迁墓、祭拜、祈福等功能。人们通过AI技术再现逝者的数字形象,以元宇宙的方式与逝者虚拟现实交互。

未来,数字化将会进一步渗透我们的生活,数字资产和数字遗产会不断增多,也会愈发受到重视,如何妥善“寿”后处理成为现实问题。

数据预处理:无法被格式化的人生

对于数字遗产,普遍观点有三种处理方式,即注销、继承或托管。其中,托管的概念最靠近元宇宙的概念,就是把数据存储在类似“互联网棺材”这种第三方载体上。

所谓的“互联网棺材”被设计成一个像U盘一样的装置,其主要功能是让死者生前能够对自己的互联网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确保其离世后,这些数据能够根据他们的意愿被妥善处理。用户可以选择保留特定的数据,如社交媒体帖子、电子邮件或在线相册,以便他人日后能够访问。同时,“互联网棺材”也提供了一定的隐私保护功能,比如允许删除敏感信息或关闭某些账户。

不得不说,这口“互联网棺材”满足了人们关于数字资产集中管理和处理的想象,让人们相信,如同自己的身体一样,它能给死亡以体面的收场。

不仅如此,基于人们对于数字资产预处理的需求,衍生出新兴的商业模式,如数字遗产管理公司、线上祭祀以及AI复活亲人等,诞生了新型社会角色,如“数字遗产联系人”“数字遗产守护者”“数字遗产执行人”等。

Deathswitch网站就是“数字遗产守护者”中的一员。用户注册后可以最多创建30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如果用户有一段时间没有登录该网站,电子邮件就会被自动发送到用户指定的地址。邮件采用密码加密,除了用户,任何人包括网站方都无法查看内容。

Legacy Locker网站于2009年4月开始正式运行,与Deathswitch网站不同的是,它要求登陆者提供用户死亡证明,才能手动激活发送电子邮件的程序。

日本也有公司推出“数字死亡服务”,帮助个人在去世后安全管理和传承自己的数字资产。日本数据公司Data Salvage允许用户提取逝者在在硬盘、网盘或社交网络里与亲友的合照。

在英国“迈向国家宝藏”项目中,也涉及了数字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的问题。2014年,特拉华州也通过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立法——授权家庭成员控制逝者的数字账户,开创了先例。

数据“删除“:向亲友呈现自我的权利

对于向数字村迁徙的这一代来说,基于互联网产生的“数字遗产”将成为每一位用户死后的重要回忆,某种程度上,互联网数据能够还原出人的一生。

当人们选择将互联网记忆带进“棺材”时,实则已经在对记忆本身进行了潜意识的建构。通过刻意塑造自己一次次的数据呈现,给后人提供更加完美的自我形象。在对个人记忆的一次次建构中,自我粉饰从前台走向后台,甚至不断延伸至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当人们真的想要跳出自我印象管理的桎梏时,他还能享受到“被遗忘权”吗?大数据使逝者的数字化身长存于“赛博天堂”成为可能,又让生者能够提前哀悼自己的“死亡”,也理应赋予一些渴望隐身的人 “删除自我”的权利。

在互联网记忆中,既有“高光”的,也有不堪回首的。如何整理“互联网棺材”中的数据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数字化死亡”的文化意涵。被AI“复活”的已故明星有李玟、高以翔和乔任梁等人,而他们的家人无一例外,均表示对此不能接受。

事实上,AI换脸技术自诞生起就备受争议,用AI换脸侵害他人权益的案件并不少见。2023年8月,公安部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举措成效。数据显示,自2020年“净网”专项行动以来,破获涉“AI换脸”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

数据继承:合规命题下的生命之歌

底线问题必须通过立法解决,科技发展的边界应该在维护社会法治、保护个人权益和确保伦理底线的前提下进行。数字技术的推广需要更多的监管和规范,既保证技术的创新,也要保障人类的价值和尊严。

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死者的肖像仍然受到法律保护。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第十四条,“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

2023年7月出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时,应当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他人身心健康,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

针对数字遗产这样的新命题,谁有权使用、如何避免不当获取、使用时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规范,现有法律已经做出积极回应。《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了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可以依法继承,第一百二十七条表明对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有规定的应当依照其规定,也就是说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实际财产、网络虚拟财产,都应当视为遗产被继承。

不过这些账户继承的都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所有权和数据所在公司是难以割舍的,所以这些继承的允许与否取决于公司的政策,取决于用户与公司签订的协议。

目前,数字遗产的处理基本以各家互联网平台运营商自定为主。其存在的隐患包括商业平台是否有权整理和吸收用户的数字遗产,如何确保用户隐私不被泄露和盗取,如何供遗嘱指定人使用等等。此外,企业行为的天然逐利性是否会导致“普通棺材”“VIP棺材”的出现,他人付费开棺获取用户信息等同样需要警惕。

2023年,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禁用ChatGPT,因其缺乏大量收集和存储个人信息的法律依据。加拿大隐私专员办公室也对OpenAI未经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提出指控。可见,互联网平台和科技公司在数字遗产处理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加强数字遗产方面的管理、保护及探索实践,也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其实,国内外科技公司多年以来已经做了一些探索,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更注重数字资产保护和数字遗产处理。

 

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人有两次死亡,一次是停止呼吸,一次是在世界上不再被人记起。中国人的清明节,就像是另一场“寻梦环游记”,我们虽然无法再触摸那些熟悉的故人,但依然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持和他们的情感联结。数字形象虽有瑕疵,但依然是弥合生与死的感情慰藉,而坦然整理自己的数字遗物,则是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与回望。早早着手处理数字遗产的年轻人,会不会更好地从琐碎的字节探寻到生命的珍贵?

撰稿:唐罗耘和  王玥萱  张未希

可视化设计:王玥萱  张未希  唐罗耘和

运营:杨婕

统筹:陈旭涛  朱媛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