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雪琴对话游本昌:年轻人的困惑,“爷叔”都有答案

2024-04-03 23: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撰文 | 灯灯

十点人物志原创

记得年初电视剧《繁花》热播时,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个‘爷叔’。”

剧中,胡歌饰演的阿宝从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脱胎换骨成为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宝总,帮助他完成蜕变的最大功臣,非游本昌饰演的爷叔莫属。

作为一位洞明世事,有格调,有智慧的老人,爷叔不仅教会了阿宝如何穿衣,如何做生意,更教会了他如何做人。有网友笑言,拥有爷叔,等于同时拥有了私人造型师、商业伙伴和人生导师。很多人因此感叹,如果年轻时能遇到爷叔这样的高人指点,和所处行业里最资深、最德高望重的前辈对话,人生该少走多少弯路啊!

节目中,28岁的李雪琴与90岁的游本昌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谈。身为新人演员的李雪琴,向从业五十余年、几度经历高峰和低谷、最终成为行业大师的游本昌,提出了这一代年轻人共通的迷茫和困惑:怎样应对工作的辛苦?如何找到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怎样经营好婚姻和家庭,让爱长久地维系?

而游本昌则用自己浮浮沉沉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以及积攒了90年的人生智慧告诉她:不要急,慢慢来,你终将成为你的历史,找到属于你的那颗星。

“照着月亮瞄准,

总比照着树梢瞄准打得高”

《繁花》中,游本昌饰演的爷叔被誉为全剧最神秘、最有份量的角色,虽戏份不多,但贡献了众多高光场面,甚至有观众评价,“大结局游本昌老爷子回头的那一刻,就是这部剧的全部意义”。

节目《一面之约》中,游本昌向李雪琴回忆了自己接下爷叔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很兴奋,没有丝毫犹豫。当时说要自费去上海试镜,自费就自费嘛,王家卫导演是大导演,我想把握住这次机会。”

拍摄《繁花》时,游本昌已经87岁了,在片场经常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候拍摄一个镜头,王家卫不喊停,游本昌就一直演,反复琢磨,推敲,演上十几遍,只为更准确地抓住角色的神韵。

李雪琴问游本昌,您这样演戏,特别辛苦吧?游本昌大笑,“这叫什么辛苦呀?是幸福!又学了很多东西呀!”他毫不掩饰对王家卫的欣赏,“他很懂行,懂戏、懂镜头、懂演员”。能和王家卫合作,游本昌觉得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有一句话叫,照着月亮瞄准,总比照着树梢瞄准打得高”。

《繁花》热播后,因为入骨传神的演技,游本昌本人也引发了大众的热烈讨论。许多观众这才发现,原来游本昌就是小时候电视里那个“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济公。

1985年,游本昌在电视剧《济公》中饰演看似疯癫,实则乐善好施的活佛济公,从此家喻户晓,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的经典荧幕形象之一。

游本昌曾说,“济公这个角色拼掉了我半条命”。拍摄《济公》期间,游本昌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四小时,通宵拍摄是常态。剧中有一幕是济公吃肘子,那肘子看似香气四溢,实际上在高温天里被捂了整日,早已发臭腐烂,但游本昌面不改色,靠演员的信念感演出了济公大快朵颐的状态,直到导演喊“卡”,他才到一旁吐得翻天覆地。

凭借济公一角,游本昌拿下了第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剧中名场面之一,是济公的家产被恶人霸占,心灰意冷,遂放火烧家,游本昌凝望着熊熊烈火中的老宅,贡献了“半张脸哭,半张脸笑”的惊人演技,被列入教科书式的表演。

如今在节目里重看济公烧家的片段,游本昌依然能瞬间入戏,为之动容,“济公是一个觉者,看被烧的家,是不能有眼泪的,拍完之后,我的眼泪才奔涌而出”。

时隔四十年,他仍能想起那种和角色身心合一的奇妙感受,“这虽然是济公的感情,不是演员的感情,但身为演员,你能感同身受,这就是创作的愉快和喜悦,因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啊”。

“坚决不能躺下,哀莫大于心死”

游本昌对表演的热爱,一直很纯粹。

1933年,游本昌出生于江苏泰州,打小热爱文艺。节目里,李雪琴为游本昌准备了卓别林的手办作为见面礼,游本昌爱不释手,“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卓别林的电影”。

23岁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游本昌进入中央实验话剧院(现中国国家话剧院)工作。由于外形不占优势,游本昌只能演演配角,跑跑龙套,没想到这一演就是20多年。

在那段“不响”的漫长时光里,游本昌的心态很平和。李雪琴问游本昌,那段时间对于做演员这事,有过犹豫和动摇吗?游本昌说,从来没有。表演是他认定了的人生道路,择一事而终一生,“在舞台上,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不一定要演主角,哪怕我不是肘子和黄鱼,我是佐料,我也能增加这道菜的美味呀”。

因为哑剧演得好,1984年,游本昌受邀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哑剧《沐浴》,打开了一定的知名度。也正是因为这次表演,《济公》的导演张戈决定邀请游本昌出演济公一角。

52岁这年,游本昌终于迎来了自己演艺生涯中的第一个重要主角,一战成名。据说,《济公》热播时,人们被济公惩恶扬善、济世为公的精神感染,连各地犯罪率都下降了不少。

谈起这柳暗花明的人生际遇,李雪琴感叹,人生还是要多尝试,“如果不探索,就感觉眼前只有一条路,一探索才发现,还有很多条岔路可以抵达目标”。游本昌总结,“坚决不能躺下,哀莫大于心死”。

然而,正当游本昌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却传来了妻子患癌的噩耗。在工作和家人之间,游本昌选择了家人。他推掉所有片约,花了八个半月的时间,专心陪妻子住院治疗,一人一张病床,在病房同吃同住。夫妻俩风雨同舟的爱情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李雪琴问游本昌,怎样能长久地维系好一段婚姻?游本昌笑着说,首先要有爱,爱很重要,但爱是平等,不是占有。其次,有矛盾是很正常的,毕竟夫妻二人的成长背景不同,但双方一定要互相了解,继而互相理解,“两个人在一起,应该是1+1>2,好事能互相分享,坏事也能有人分担”。

几年后,妻子身体康复,游本昌复出,但已错过最佳时机。后来这些年,游本昌有过诸多尝试,先是拿出所有积蓄拍摄哑剧《游先生哑然一笑》和《了凡》,又卖房排演话剧《弘一法师》,但因题材小众等原因,再没有过如《济公》般出圈的作品。

可即便如此,在看似沉寂的这些年里,游本昌依然没有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他进小学为学生义务开设表演课,整整八年风雨无阻;又成立艺术团,招收一批热爱表演却落榜艺术院校的学生;88岁获得中国国家话剧院“终身荣耀艺术家”称号;90岁的高龄,他仍活跃在演艺一线,最终因电视剧《繁花》,再度迎来事业高光。

“天上那么多星星,

你要找到属于你的那颗”

抛开艺术家的光环,生活里的游本昌,是一位温暖和善的老人。他喜欢喊年轻人叫“娃娃们”,每每听到总能让人心里一暖。

节目《一面之约》里,李雪琴和游本昌初次见面,面对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李雪琴的局促和惶恐显而易见,游本昌看出了她的不安,用爽朗的笑声和一句调皮的“向你致敬”,瞬间打破了紧张的气氛。

李雪琴说,游本昌让她想起自己的爷爷。小时候父母离婚,她跟着爷爷长大,与老人感情极深。听李雪琴讲童年家庭生活的不完满,游本昌的目光中有疼惜,也有赞叹,“你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很不简单了”。李雪琴的眼底泛起泪意,“游老师和我爷爷奶奶是同年生的,所以(听游老师讲话)我会有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因为我的爷爷奶奶都不在了”。

最动人的一段对话是游本昌关心李雪琴的工作,问她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李雪琴回答,是录节目。游本昌表示,录节目属于任务。李雪琴迅速会意,坦言自己还没有找到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

游本昌了然,“天上那么多颗星星,你还没有找到属于你的那颗星。不要紧。想找吗?”李雪琴回答,想找。游本昌说,那就再找。他以平等的姿态和李雪琴探讨她的职业方向以及人生目标,不说教,只是给出建议,“我觉得你未来的发展不一定是在脱口秀方面,或许还有别的可能。可以都不要固定,就是要寻找,你想达到什么样的人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成为你自己的历史”。

在节目的后采里,李雪琴坦陈,游本昌的问题让她羞愧,“曾经想过这些问题,当时没有想出答案,所以没有继续想”。

从北大毕业后,李雪琴做过很多工作,拍短视频,讲脱口秀,如今活跃在多档综艺节目里,近两年又开始尝试做演员。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她过着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但偶尔从忙碌的工作中抽身,却也对人生的方向感到迷茫。

这一次和游本昌的对话,给了她启发,“可能在我这个时间节点上,真的得开始想这些问题了。游老师在各个年纪都在追求进步,超越自己,老一辈的演员身上那种精神,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节目《一面之约》上线后,好评如潮。有人为游本昌的出现激动,“老爷子一开口我就想哭”;有人赞叹李雪琴的聪慧和真诚,“雪琴好适合访谈节目,认真聆听和真情流露的样子真美”;还有人被两人的对话击中内心,“游爷爷的这些问题仿佛也是在问我,当下真的很迷茫,看完节目收获颇多”。

和过往大多数的访谈节目不同,《一面之约》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真实且温暖。

没有华服和聚光灯,节目将对话设置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游本昌和李雪琴在餐桌边聊人生,在小放映室里看过去的影像,简简单单吃一顿饭,喝一杯茶,就像寻常家庭的祖孙,让人倍感亲切。

作为一档互动纪实节目,镜头也如实地记录下了两个初次见面的人,从陌生到熟悉的全过程:打招呼时的紧张和尴尬,李雪琴在桌下因局促而蜷缩的手指,谈话渐入佳境后的叹息和眼泪,分别之际的依依不舍……都令观众感同身受。

虽然年龄差超过半个世纪,但游本昌和李雪琴个性中共通的诚恳与善良,却让这场对话充满温度。李雪琴发自内心地提问,游本昌毫无保留地作答,两人畅所欲言,无话不谈,从表演聊到人生,又从恋爱聊到婚姻,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关怀和共情,两辈人之间最珍贵的经验探讨和传递,都在这场对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一位“爷叔”, 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终究会成长为“爷叔”。

节目的最后,游本昌送给李雪琴一副亲手写的毛笔字“缘”,以纪念两人的相识和这一场愉快的谈话——让缘分发生,让经验传递,让美好留存,这或许就是人与人的交往中,最美妙的事。

原标题:《李雪琴对话游本昌:年轻人的困惑,“爷叔”都有答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