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吴博说丨你好,春天里的“小神兽”——三月走进东港社区㉕

2024-04-07 15: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博物馆&社区

近年来,“博物馆+社区”模式成了博物馆界的热点。“博物馆+社区”就是建立博物馆与社区居民直接联系,让博物馆走出去,使深藏于博物馆的文物和文化知识可以在家门口细细品味,推动博物馆公共服务进一步延伸和覆盖。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吴文化博物馆推出了“吴博说”志愿课堂进基层(社区)项目,带着吴博文物知识和吴地文化历史走出博物馆,走进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以开放视角发挥更大的博物馆力量。

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可爱。在这向阳而上的美好季节里, 3月22日下午, “吴博说”志愿课堂走进了工业园区东港二村社区,为社区所辖星港学校2021级红领巾假日小队的20位同学们和其家长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万物有灵· 神奇动物在国宝里》的少儿课程。

讲师团的孙宏伟老师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围绕着吴文化博物馆中文物的动物纹样,在上课开始就把一个个有趣味的问题抛给大家:

“文物中的牛和我们现实中的牛形象有什么不同呀?”

“大家猜猜这件文物外形是什么动物?”

“兽面纹有哪些特点呢?”

孩子们从一开始独自静静思考慢慢变成了热烈地讨论,随着孙老师的层层深入,大家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文物所吸引。考虑到2024年龙年,孙老师特意就龙纹的特点和演变作了重点展示,“小神兽们”专注聆听孙老师的讲解,并积极地参与互动抢答。

“老师老师,这是件商代的文物吧”“这个龙纹好复杂呀”“这样的龙纹我在瓷器上也见过”......同学们回答问题的劲头一浪高过一浪,学习气氛越来越热烈,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

课堂上,孙老师通过一张张精美图片的展示,引导同学们学习多角度地欣赏一件文物,正面看、侧面再看看,不同角度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课堂里时而发出“哇~好漂亮”的赞叹声,时而又被可爱的文物造型逗得哈哈大笑。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围着孙老师继续讨论。更有几位同学觉得自己的听课笔记没做详细,拉着孙老师开起了小灶。一起聆听课程的家长们也在课后纷纷表示,原来文物可以这样学习,没想到自已的孩子这么感兴趣,太有意思了,今后也愿意多带着孩子一起去吴文化博物馆近距离地欣赏文物,陪伴孩子的同时对自己而言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志愿课堂进万家,雅俗共赏吴博说。作为吴文化博物馆实践公众服务理念的延伸,“吴博说”志愿课堂进基层(社区)项目已开展一年多时间,一直致力于探索博物馆与社会各界交融提升的新路径。今后,吴文化博物馆也会继续带着吴博文物知识和吴地文化历史走出博物馆,走进更多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以开放视角发挥更大的博物馆力量!

“吴博说”志愿课堂是吴文化博物馆全力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吴文化”为核心。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一种形式,志愿课堂采用馆内授课和馆外宣讲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馆藏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开设了一系列带有鲜明吴地文化特色的课程。

现有课程

“吴博说”讲师团成员由多名资深的优秀吴博志愿者选拔组成,力求让身处吴地的居民们更加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更认同、更热爱吴地灿烂文化,发掘越来越多的吴地文化守护者、推广者、传承者。

我们欢迎更多单位参与到吴文化传播推广进基层(社区)——“吴博说”志愿课堂中来,如有意向的基层单位(包括各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可咨询指定电话:0512-65285593。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