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东罗马的崇祯帝,西方最惨的君主

2024-04-10 17: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君十一

明思宗朱由检,虽然今天对他评价不一,但谁也不能否定他一生鞠躬尽瘁,为振兴大明所做的努力,最后在北京殉国,践行了天子守国门的祖训。西方同样有一个倒霉皇帝,他就是东罗马(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君十一)。君十一也是以前皇帝弟弟的身份登基的,上台伊始也为东罗马鞠躬尽瘁, 但此刻东罗马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一个城,他想跑也没地方跑,只能成了亡国之君,最后和首都君士坦丁堡共同灭亡。

一、东罗马衰弱的外部因素

395年,统一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罗马。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东罗马(也称拜占庭帝国)成了唯一正统,直到1453年灭亡。东罗马帝国共存在了1058年,有107位君主,有65次皇位争夺战。期间,东罗马有过繁荣,甚至一度打回罗马。但随着东罗马内部问题的出现,东罗马不可避难地衰弱了。

时间进入公元1000年以后,东罗马国内外环境都出现了巨大问题,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东罗马的灭亡。

外部因素,最直接的就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人的进攻。

​奥斯曼人进攻君士坦丁堡

其次就是东罗马没有朋友。英国史学家布莱斯在《神圣罗马帝国》中说:东罗马帝国“孤傲地屹立,没有朋友”。

如同南宋将都城叫作临安,随时准备北伐一样,作为罗马帝国的直系继承人,东罗马人民也都自称自己为罗马人,它的历代皇帝都以光复故土为己任,东罗马的军事重心始终放在西方,这就给了西方国家巨大压力。

而西欧随着查理被教皇加冕,蛮族国家也取得了罗马正统,从天命、道义上,西方和东罗马可以分庭抗礼了。在这种背景下,西方不仅不会救东罗马,还热衷于坐看东罗马的灭亡。

比如罗马帝国大本营意大利的诸城邦经济实力充足,军力强大,尤其是热那亚、米兰、威尼斯等地的海军战力颇强,但他们只想趁着东罗马内外交困之际攫取利益,甚至和奥斯曼人分享战利品。

东罗马灭亡后,西方世界的第一反应,不是发动宗教战争驱逐异教徒,而是认为东罗马人是罪孽深重、腐化堕落的教会分裂者,亡国是罪有应得。因此西方没有人会为了帮助东罗马捐款、组建十字军。

​东罗马人民

二、东罗马衰弱的内部因素

和外部因素相比,东罗马衰弱的内部因素最为致命。和明朝末期政治斗争频繁、土地兼并严重一样,东罗马也存在这些问题。首先政治斗争上,东罗马历来有政治斗争传统,宫内斗争、中央地方斗争、贵族内部斗争相互叠加。在奥斯曼人的入侵下,东罗马内部又分成了亲西方派、亲奥斯曼派、东正教本土派。三派之间斗争不断。

而东罗马的统治根基就是城市工商业者和自耕农,这也是东罗马兵力的主要来源。但东罗马对他们并不爱惜,越到后期,东罗马越专制,它剥夺了罗马帝国时期给与工商业城市的自治地位,取消了市民权利,皇帝不再称第一公民,这一切都让市民离心离德。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连东罗马的龙兴之地尼西亚都造反了。尼西亚是一个信东正教的希腊人的工商城市,东罗马兴国就源于此,但1326年沦陷,东罗马自此放弃了这里。这里的居民马上当起了罗奸,为奥斯曼人效忠,成了奥斯曼人继续侵略东罗马的带路党。可见东罗马在城市中人心的丧失。

此外,城市工商业者内部的腐朽僵化也是一大因素。中世纪行会制、师徒制流行于东罗马。行会制是一种封建时代的垄断,师徒制则有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一切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小工商业者濒临破产。

和城市相对应的就是自耕农的破产。关于东罗马自耕农破产,原因还是封建时代的老一套,上层腐朽,土地兼并,税收加重,农民为了生存就投充到地方大封建主或宗教门下,国家掌握的税收人口减少,而为了弥补财政,国家只能继续加税。然后就是恶性循环。

上述一切都促成了东罗马的灭亡。

​东罗马军队

三、东罗马“思宗”君士坦丁十一世

东罗马皇帝约翰八世在位时,奥斯曼帝国已经极其强大,东罗马在内外困境下,皇帝能控制的领土仅剩君士坦丁堡一城,其余未沦陷的城市,已经被各个半独立的军阀控制,只是名义上还归属东罗马。

​东罗马仅能对首都进行有效控制,其余海外领地只有海路勉强通行

君十一,姓名君士坦丁·德拉加塞斯·帕里奥洛格斯,约翰八世的弟弟,被分封在摩里亚,这里是除君士坦丁堡外,东罗马皇帝唯一能控制的领土。1443年,他进攻雅典,迫使雅典赔款,但因为奥斯曼的干涉,帕里奥洛格斯被迫回师,此后就驻扎在摩里亚。直到1448年,两个君士坦丁信使带来了约翰八世的死讯,并邀请他回君士坦丁堡担任皇帝。和朱由检一样,帕里奥洛格斯的前途也是十分凶险的。但为了国家,君十一还是接受了登基的要求,于1449年1月6日登基。

​君士坦丁堡城墙

上台后,君十一和前代那些尸位素餐,昏聩无能的君主完全不同,如同明思宗朱由检附体一样,他每天起早贪黑,处理政务,想要解决帝国的诸多弊端,以至于国务大臣们都叹服皇帝的勤劳。但此刻的东罗马仅剩君士坦丁堡一地,兵员枯竭,财政不足,贵族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节,君十一的诸项努力皆无功绩。对外方面,据说,每天无论有多忙,君十一都要看一会地图,因为他早已抛弃幻想(当时东罗马通过向奥斯曼人输送岁币的方式,维持了暂时的和平),准备和奥斯曼人一决雌雄。此外,他频繁向西方派遣使节,意图以宗教良心换取西方的援助。

为了抗奥,君十一答应了罗马教廷让东正教和基督教合并。但是,和崇祯将与后金议和问题交给兵部尚书陈新甲,陈新甲意外将之泄露,致使议和失败一样,教会合并问题也泄露了,结果遭到高傲的东罗马人民强烈的反对,这样西方的援助也就不存在了。

​奥斯曼大军

四、君王死社稷

1453年,奥斯曼10万人并320艘战舰由皇帝默罕默德二世率领,自水陆两处再攻君士坦丁堡。随后穆罕默德劝降君十一,让他交出城池,可以分封他到摩里亚。面对奥斯曼的劝降,他表示“君王死社稷”,宁可死也要守住首都。面对10万人的进攻,君士坦丁堡还有5万居民,君十一凭借超人的努力竟然集合7000人对抗。至5月29日,终因寡不敌众,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了。当日,君十一失踪。关于君十一的下落,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殉国,一个是逃亡。

​君十一在跑马场的战前动员

殉国说是目前的主流,但关于如何殉国还有争议。最通常的说法是,城破之日,君十一穿上盔甲,冲向敌阵,最后战死城头。这种说法主要是后世拜占庭史研究者们的猜测。约翰在《伊斯坦布尔:帝国之城》中写道:天色渐亮,人们看到奥斯曼的晨星月牙旗飘扬在城楼上,于是大叫城市失守了,消息散播开来,人们都涌向内城,君十一极力阻止人流逃亡,最后有人看到他冲上了慕鲁斯·巴查图流斯的据点上,和他忠实的将军约翰一起战斗,英勇搏杀。最后皇帝的尸体没人认出来,有传言说他被一些忠诚的希腊人悄悄掩埋在维法的一个教堂。在这段描述中,一个坚韧不屈、英勇顽强的皇帝形象跃然纸上。

除了战死说还有上吊说,和崇祯自挂东南枝一样,有个自称亲眼目睹君士坦丁堡沦陷的威尼斯人巴尔巴洛说,奥斯曼人攻破圣罗曼努斯城门,发现了在城门上上吊的皇帝。

​土耳其海峡

而奥斯曼人则说没有找到君十一的尸体,所以演化出了逃亡说。15世纪,亚美尼亚的修士写了《君士坦丁堡沦陷的挽歌》,在这里写道:城破之日,君十一孤立无援,便决定撤退,最后乘坐法兰克人的船只逃跑了。

文史君说

君非亡国之君,崇祯和君十一无疑都是悲剧皇帝,作为末代君主,他俩的命运有惊人的相似。明明如此努力,却仍避免不了灭国的命运。其实更客观地讲,崇祯的开局可比君十一强太多了,君十一上位时东罗马就剩君士坦丁堡一个城了,而崇祯可是还有忠于朝廷的多个省份,所以君十一无疑比崇祯更具悲剧性。

参考文献

布莱斯:《神圣罗马帝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

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拜占庭帝国史》,青海人出版社,2006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