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卖家,你违规了!

2024-04-09 14: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

冒充“客服”诈骗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电信诈骗套路

但近期诈骗手段又现“新花样”

出现了专门针对“卖家”

的连环套骗局

诈骗分子冒充“买家”做局

通过虚假网站配合“假客服”设套

受骗者从“买家”转为“卖家”

真实案例

近日,我辖区李先生在自己的淘宝店铺收到一名顾客订单,过了几分钟后,该名顾客声称东西买错了,让李先生帮忙取消订单。不一会儿,他在“千牛”APP(淘宝的卖家平台APP)收到一个信息显示其违反了淘宝规定,私自把订单取消了,要对其进行处罚,将其店铺关闭并下架全部产品,并需要缴纳保证金。

李先生刚开始并不相信,但在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后发现是“卖家”问题处理界面,里面写着《买家保障服务》信息条款,对方还将工作证及身份证照片发给了他,其信以为真,于是开始扫码填写信息。

过了几分钟,李先生在“千牛”APP上果然收到自己店铺的商品很多被删除的信息,这让李先生更加确定自己真的违规了,想快点恢复店铺正常运营,李先生将10000元保证金转至了客服提供的银行卡里。转账完之后,发现还没恢复,李先生询问客服得知因操作错误未能解除店铺违规风险,还需要缴纳27000元,此时李先生才意识到对方可能是骗子。

分析以上案例,李先生之所以被骗,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防骗意识不强,轻信了所谓的“客服”;二是不加防备点了网上陌生链接;三是未经核实向网上陌生人转账汇款。

那么这种“连环套”

究竟是怎么回事?

跟着小编一起一探究竟!

诈骗套路分析

1

下饵:冒充“买家”,谎称订单异常,引卖家上钩。

诈骗分子会在网络零售平台随机选择商户,一般会以新商户为目标,这类新商户因不了解平台交易规则更易下手。诈骗分子会通过冒充买家以交易异常、订单冻结、无法付款等为幌子联系店家,有时为确保骗局的可信度,还会通过图片技术造假,向卖家发送订单异常的截图,目的就是为了让卖家以为有真的“买家”下单。

2

做局:发送虚假“链接”,伪装平台客服,让卖家上套。

诈骗分子的聊天消息中会发送伪造的“官方提醒”截图或文件,受害人店家接收后,诈骗分子会引导对方通过扫描截图或文件附带的二维码、点击指定的虚假网页链接解决问题,该类网页为诈骗分子虚假搭设,所谓的“淘宝客服”也是假冒的。

3

收网:编造各类理由,直接骗取卖家钱款。

卖家按照客服指示离开官方购物平台添加“客服专员”账号后,诈骗分子会以“提额费”“保证金”“解冻金”等理由,让卖家向其指定账户陆续转账,直至榨干被害人资金或者被发觉后立刻失联。

吴中意识防提醒您

1.商家与买家沟通时,一定要通过网购平台,不要通过其他平台进行交流,不要加买家的QQ!不明链接不要点!这都是诈骗!

2.陌生链接所呈现的网页虽看似正规,其实是诈骗分子虚假搭设的“官方平台”,与商家交流的“在线客服”也是诈骗分子的伪装!只要涉及以解除封号风险并要求缴纳保证金的均是诈骗!

3.如商家遇到关于网店运营、流程等问题,请通过官方客服进行咨询核实;如不幸被骗,请保存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及时报案。

来源:吴中"意识防"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法院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卖家,你违规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