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文的重量:“人文”到底有什么用?

2024-04-11 17: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有一部电影,叫《末日哲学家》。电影看起来像一场“思想实验”,它设定了一个极端化的场景:再有几分钟,地球上将发生一场毁灭性的核爆炸,绝大多数人都会丧命,只有一个“安全屋”,可以容纳几个人在里面避难,以保持人类的繁衍。

虽然这种“设定”几乎不可能发生,但问题在于,在这个设定中,如何从几十个人中产生这几位幸运者?

电影给出了一个选择参数,就是职业角色。根据职业角色重要性的价值排序,来决定哪些职业是最重要的,然后决定哪些人可以活着。

复旦大学的郁喆隽老师曾以此在课堂上进行了另一种“思想实验”,让学生现场投票,大致结果是:按外科医生、农夫、天体物理学家、木匠、纺织者、桥梁工程师、猎人、铁匠、神职人员、渔民等排序。

这个“思想实验”连续做了几年,结果大同小异,总体上看,这是一个“没有文化”“没有艺术”“没有人文”的选择。

这也间接印证了社会上的某些印象或者认知:“文化”没什么用,或者说,在安全面前,在生存面前,在基本需求层面,“文化”都是被挑剩下的。

再进一步说,这里的“文化”,也可以被替换为“文学”“文科”“人文”“社会科学”等。

这种窘境一直都存在,不管是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还是在“新闻学值不值得报考”成为社会热点议题的当下。就我个人而言,曾在不同场合说过,虽然大学期间学的是中文,但毕业后一直都有一个主动或被动的“去文科化思维”的成长脉络,其间,既有个人成长的困惑,又有社会发展的波折。这也是重提“人文”的缘故。

那么“人文”是什么?

若干年前看到的演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提出,“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从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简单说,以“文史哲”打底的人文与文化,构成了一个价值坐标,置身其中,人也得以打量自己和打量世界。

“人文”如何才能有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悄悄发生变化。在过去的几年中,苏东坡、王阳明等人成为朋友圈的“红人”,甚至有人戏称“中年好友苏东坡”。

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长期研究苏东坡,他的理解是,“苏东坡是一位在风雨人生中淡然前行的逐客。逐客就是被放逐的人。苏东坡一生中坎坷很多,有很长时间处在逆境中。一个人在坎坷的处境中如何淡定地生活下去,苏东坡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这也是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在过去的三年中,受制于疫情各种管控,无法更自由地出行,身体活动半径大幅压缩,于是,就想到以“茶座”的方式来让精神更自由地出行,并因此了解更多的人在疫情背景下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如何思考、如何生活。

何为“新主张”?很多时候,“人文”需要的不是改头换面的“新”,不是脱胎换骨的“新”,更不是改旗易帜的“新”,需要的是革故鼎新的“新”,需要的是温故知新的“新”,需要的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新”。

思想层面的“人文新主张”,是从“思想对谈”到“思想操练”,通过独有的话语体系与表达策略,来折射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观念水位、生活方式与思想境界。

方法层面的“人文新主张”,是从“生活人文化”到“人文生活化”,在生活中提升人文的分量与人文的重量,再用人文来照亮生活,得以修身,得以齐家。

本文为《人文的重量》序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