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04-11 17: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理念不断走深和落实的重大举措,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与时俱进的重大成果。从新发展理念到新质生产力,我们坚定走在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必由之路上,步伐稳健有力、前途光明灿烂。

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问题、发展理念(理论)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谱系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发展理念问题,多次对新发展理念作出重要论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伟大创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新时代发展观。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新发展理念的运用部署也不断走向深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必由之路”,表达的是对重要规律性认识的科学论断和高度自信,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五个必由之路”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将新发展理念这一党的创新理论新成果推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新发展理念催生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在之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等重大场合,先后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新质生产力关键问题,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一是创新: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表现出突出的创新性,作为其构成要素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也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必将带来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的全面更新;二是协调:新质生产力具有产业协同、多方联动的基本特征,既要求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又要求产业间协同配合和发展的有效衔接,表现出突出的协调性;三是绿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发展,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四是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五是共享: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以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阐明了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之间的紧密关系,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以来,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启航时刻,要充分发挥我国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不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坚定走好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必由之路。

  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总体上要把握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与“不要”: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不要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改革的办法打通堵点卡点,有效破除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障碍,让创新创造源源不断涌现。二是新质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多管齐下培育新型劳动者、创造新型生产工具、拓展新的劳动对象,促进新质生产力诸要素实现高效协同匹配。三是新质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统筹推进二者发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要从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出发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引导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科学布局科技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通过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聚焦元宇宙、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等全球科技竞争领域,争取“先行者优势”,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要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急需人才。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注意发挥经济大省的引领作用,更好发挥其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作者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作者:杨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