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宝贝“结巴”怎么是好?

2024-04-15 06: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王维洁

王维洁

主治医师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妇幼保健部

宝贝“结巴”怎么是好?急!急!急死我了!

家长您别急!越、越、越……急越……结…巴,不是吓唬你,事实就是这样!

婴幼儿“口吃”,家长的对待方法非常重要哦!着急往往会让这结巴继续下去,那您到底该怎么办呢?听我来现身说法一下吧!

孩子“结巴”了,家长会非常烦恼!宝贝这样断断续续地表达能力将来怎么投入学习和工作的激烈竞争呢?第一、“口吃”给人第一感觉缺乏自信;第二、“口吃”接触交流不顺畅;第三因为“口吃”可能会错失好多表现机会。

磕巴追源,宝贝“结巴”产生有哪些原因呢?

原 因

1、遗传因素:已有学者提出某些基因和口吃有关。但是基因导致口吃这一假说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口吃是一些家族的家族病,但是目前还没有探明这类家族发病到底是源自遗传因素还是源自社会因素。

2、语言神经中枢发育不良或神经生理异常:即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有研究显示:由孩提时代出现的持续性口吃,可能是因为左脑发育不完善,造成大脑皮层与说话能力有关的地带出现不衔接的状况。专家指出:由于左脑未能充分掌握让语言区域运作的时间性,左脑过度弥补这个缺失,令说话不能流畅。如儿童脑部感染、头部受伤以及患百日咳、麻疹、流感、猩红热等传染病后也易引起口吃。

3、心理原因:例如精神紧张、焦虑、应激。精神因素是引起口吃的主要原因。儿童时期由于惊吓而口吃的不在少数。有的父母过于严厉,宝贝太顽皮或做错了某件事时,就对他们厉声地呵责。尤其是在宝贝说错了某些话时,突然地大声呵斥使他们受到惊吓,从而变得口吃起来。另外,环境的刺激也可能导致口吃,如父母间的吵闹、发脾气都能使儿童在语言上突然发生口吃。

4、生理疾病:医学上常常把控制说话能力的脑半球称为优势半球,习惯于使用右手的人优势半球在左侧,习惯于使用左手的人优势半球在右侧。“左撇子”宝宝吃饭和写字纠正用右手需要个过程,强迫“左撇子”在短期内变“右撇子”,医学上解释就有可能使大脑在形成语言优势半球的过程中出现功能混乱,出现口吃。

5、模仿和暗示:儿童时期是模仿性最强的时期,宝贝不单单喜欢模仿成年人的动作,也喜欢模仿同伴、同学的动作。口吃的感染性很强,宝贝们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与口吃者经常接触,觉得口吃的人说话好玩而模仿,久而久之就容易养成口吃的习惯。还有一种情况是宝贝常年与口吃者一起生活或一起玩耍,时间长了也会不知不觉中染上口吃。

口吃是指说话时以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为主要症状的语言障碍,俗称“结巴”、“磕巴”。在儿童中比较常见,患病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5%。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口吃的开始年龄往往在2至4岁之间。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宝贝的表达和表现欲望逐渐增强。但此时由于语言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宝贝的思维能力、词汇的掌握和组织句子的能力都在发展阶段,这使他们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感到困难,说话过于急躁、激动或紧张。宝贝急于表达时,造成头脑中储存大量语言信息,但表达能力却跟不上,思考与说话的速度无法配合,从而出现较多的口吃现象。

我儿子8月30 日生日,2周岁的第二天就开始送幼儿园小小班,儿子每天去幼儿园都要哭一场,前后大概一共哭了一个月,我好不容易有一天可以早下班接儿子,可是进入班级却找不到儿子,原来儿子是在老师办公室内,是做神马坏事了吗?原因是这样的:儿子在幼儿园每天哭,他是班级里最小的宝贝,俞老师对他特别关照,之后儿子就成了俞老师的小跟班,老师到哪儿他就到哪儿!下午吃完点心老师到办公室写教案,儿子也要跟着。可是上幼儿园之后一段时间我慢慢发现儿子说话出现“结巴”了,妈…妈…我…我……

说句大实话,当时我的内心是非常焦急的,但是我表面非常镇定,因为我是一名儿科医生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应该是因为儿子上幼儿园后分离恐惧产生的生理性口吃。

接下来我是怎么应对的呢?这可是我作为儿科医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付孩子生理性口吃的经验之谈哦!

1、解除可能产生缘由: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特殊情境等情况后宝贝出现口吃,家长注意早发现,改变可能因素、早期家庭心理疏导。家长的争吵、愤怒、西斯底里等最好不要经常表现在孩子面前;突发事件后注意和孩子多聊天和玩耍让孩子忘却让他产生恐惧和惊慌的因素。

儿子不喜欢去幼儿园,我经常和他聊聊幼儿园的有趣事,有机会去幼儿园接他时,带上一大包宝宝们喜欢的小零食,让儿子和小朋友们分享。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多鼓励、多表扬,让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2、忽略疗法:当孩子出现“口吃”时,家长不要“急”!好多家长一味制止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不要这么说话”、“重新讲一遍、慢慢讲”、“这样讲话妈妈不喜欢” 家长的这些话语看似在纠正宝宝的“结巴”,其实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在告诉宝宝不要和不可以的同时让孩子产生恐惧讲话和自卑心理,从而对孩子产生了负性强化的作用,孩子越想表达却越恐惧表达。

要学会忽略,宝宝口吃时,家长要学会“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不急于及时纠正,当做孩子没有口吃一样交流。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3、转移疗法:家长注意在孩子讲话出现“结巴”时转移和宝宝交流的话题或改变交流的方式,分散宝贝的注意力,陪孩子玩耍和唱歌,巧妙地转移可以让孩子避免尴尬地交流。经常让宝贝听听儿歌、童诗、童谣等,妈妈和宝宝一起跟着音乐唱歌、念儿歌增加孩子自信心。

4、 按医嘱治疗:如果孩子是神经系统疾病后出现口吃或经上述方法宝宝口吃持续、进行性加重请及时就医、医学心理疏导、按医嘱用药。

儿子的“结巴”在我的家庭治疗下,1-2个月的时间就开始喜欢上幼儿园了,生理性口吃平稳过度,上海本地话和普通话说得还挺遛。我可以,你也可以。

未完待续,洁姐将陆续发布:反正乳牙要换,乳牙蛀牙没关系吗? 敬请期待不见不散。

原标题:《宝贝“结巴”怎么是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