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公园20分钟”能治好精神内耗!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2024-04-15 11: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柳报传媒微报

公园里,鸟语花香,天蓝水碧、绿绿草青,春日正是游园好时节。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许多城市的草坪上都“长”满了人。

格外应景的是,最近,“公园20分钟效应”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午后晚间到公园“散散班味儿”,成为打工人热衷的休闲方式,甚至被称为“当代人的精神快充”。

公园果真

有这么大能量?

“公园20分钟理论”,起源于某杂志的一项研究,其中指出,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感到更加快乐,即便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或其它能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地方逗留20分钟,就能显著减少压力。

所谓的公园,包括但不限于城市里的大型公园,工作园区、写字楼附近的绿色空间,街巷社区的小微绿地等等,都可以算在内。不同于节假日逛公园的隆重感,“公园20分钟”侧重于亲近自然、抬脚能到的随性行、小确幸,松弛感拉满。

就是这样看起来平平无奇、没啥亮点的活动,却受到了打工人的追捧。“试过了,真的很快乐”“确实有点东西”“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在社交平台上,网友纷纷讲述实践心得。

不禁有人感到困惑,这不是就近遛遛弯儿、饭后消消食儿么?未必。

一场形式大于

内容的跟风?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公园20分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破圈,抛开互联网的跟风效应,并非无凭无据。据研究,置身自然环境,能显著降低人体内皮质醇(压力荷尔蒙)的水平。

同时,自然环境有助于使大脑的控制中心,即前额叶皮质得到放松和休息,就像是给长期紧绷、使用过度的肌肉做放松按摩一样。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地埋首案头是许多人的常态。

感受大自然的节律,成了一种奢侈;短暂地逃离“水泥森林”“玻璃铁幕”“方寸格子间”“一方小屏幕”,又是一种刚需。相较于山野乡间,城市公园有着超高的“可及性”,不用跋山涉水、不怎么耗时费力,着实性价比超高、打工人友好。

慢下脚步,戴上耳机晒太阳,坐在湖边发发呆,躺在长椅上吹吹风,“五感”皆被激活,烦恼暂抛脑后,好不快哉!自然风景净化眼睛,寻常烟火熨帖人心。

打太极拳的爷爷奶奶、奔跑嬉笑的小孩、来来往往的摊贩……无论是远离人群,放空自己,还是靠近生命,感受生机,都有舒缓压力、缓解焦虑之效。

作为城市中的自然过渡带,公园日益被冠以现代人寻求治愈的标签,赋予逃离、断联和疗愈的属性。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回到现实,能不能实践“公园20分钟”,前提得看公园是否“触脚可及”。近年来,多地开展“留白”“增绿”行动,打造“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幸福半径”。

除了综合公园、主题公园,城区街巷腾退还绿、疏解建绿,“口袋公园”、小微公园、街心公园见缝插绿,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的城市绿色空间不断拓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近在咫尺、丰富多样的绿色好去处。

同时,对公共空间的管理也日益规范,比如增加了更多符合市民所需的设施,公园和绿地更加清净洁净,更适合供人漫步闲谈、沉思放松。这些行动,为“公园20分钟效应”的释放提供着现实支撑。

有人说,“自然的入口,是生活的出口”。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从此前火起来的草地野餐、公园露营,到“公园20分钟”,无不是通过走近自然、融入自然寻求片刻宁静、进行自我调适的积极探索,也透射着大众对城市建设的期待。

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回应一股股亲近大自然的风潮,让城市更多绿色空间、更宜居,或许就是一个抓手。

这正是:久在樊笼里,渴望返自然。公园走一走,精神充充电。

“柳州晚报优选”推荐

柳江特产 百莲香牛肉干253g

传统手工艺 地道柳州味

一次品尝 念念不忘

85元/袋

原标题:《“公园20分钟”能治好精神内耗!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