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短评 | 份子钱存废之争

2024-04-15 17: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最近,年轻人整顿“份子钱”一事又冲上了热搜,引发广泛讨论。份子钱的起源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农耕时代凭一人之力难以办到的红白喜事,往往需要邻里乡亲的“众筹”,并且这种“众筹”是有来有往的,这个月“出份子”帮助了别人,下个月自家有事,别人自然会出资帮助。在这种一来一往中,人们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关爱与祝福,同时也维系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份子钱好像失去了原本该有的作用,礼金变成了强制要求,也成了衡量关系好坏的唯一标准。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放弃这种随着时代演变逐渐沦为形式的习俗。

基于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认为年轻人“整顿”份子钱本质上是逃避社交,拒绝维系感情;有的人则认为当下社会压力大,苦于在万家灯火中觅得一处归宿的年轻人放弃这种“形式”的习俗也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不应走两个极端,而应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各个群体都能开心愉悦的接受。

为何延续许久的份子钱到今天会有如此强烈的争议?对于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围绕这一话题,新窗报成员展开头脑风暴,各抒己见。

文字 | 张晓滢 李雪儿 戴安婷 何雪晴 彭增宣

整理 | 叶欣

排版 | 叶欣

责编 | 黎藜 刘品娴

切莫让份子钱“变了味”

(图源网络)

张晓滢:份子钱可以有,但莫让份子钱生“份”了情谊。份子钱这一习俗根植于中国的乡土社会,历史悠久,其初衷是为了维持情谊和祝福新人。但在社会的发展下却逐渐生出了攀比风气,甚至为年轻人的社交带来经济负担。就份子钱的发展历史而言,这一习俗无法“一斩为快”更不可能“一除为净”,但我们有选择给与不给的权利,当代的年轻人也越来越敢打破传统。在前来参加婚礼随不随份子钱这件事上,双方都应怀有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既欢迎随份子钱送上祝福,也相信不随份子钱也改变不了真挚的情谊。

年轻人“反内耗”“敢拒绝”

(图源网络)

李雪儿:份子钱曾经是亲戚朋友之间表示祝福和心意的工具,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它逐渐演变成一种强制性的社交礼仪。年轻人“退出”份子钱习俗,本身表现了一种当代年轻人重视自我、敢于反抗传统的精神。年轻人面对过去的社交陋习,面对不熟的同事、同学的人情绑架,采取有话直说、绝不牺牲自己的“反内耗”主张;面对“薄荷曼波”、“美拉德”的潮流绑架,依然有着选择“恶心穿搭”的潇洒态度……直爽率真、敢讲敢做、绝不内耗,正是这代年轻人的特别面貌。

情感伦理与规则伦理的冲突

(图源网络)

戴安婷:份子钱本质上是从中国乡土社会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维系人情关系的纽带。它起到的作用包括提升自己在对方利益交往中的地位和价值。而在00后成长的过程中接受更多的则是规则教育,本质上追求的是平等的契约关系。换而言之,传统份子钱所带来的隐性的人情价值在公开化的规则体系中是很难体现的。从功利化的角度来说,份子钱在规则社会中带来的收益远不及传统集体社会来得大。因此,份子钱习俗的废除与否反映的是过去的情感伦理与如今逐渐成熟的规则伦理之间的冲突。

从份子钱习俗变化看社会变化缩影

(图源网络)

何雪晴:如同丧葬礼、红包等传统习俗,份子钱是“乡土中国”里宗族社会用以维系关系、人情往来的一部分。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社会风俗变迁,社会的主流群体尤其是当代年轻人更加注重自我和个性,他们不再重视甚至反感靠约定俗成的传统习俗来维持微薄的关系,份子钱的意义逐渐被消磨。现在人们对于份子钱是否该存在或废除的激烈讨论,是现代社会风气快速变迁的一个缩影,也同时是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发展蜕变的必经之路。

习俗在演变过程中需发挥其特殊价值

(图源网络)

彭增宣:按照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这一说法,我们处于人情社会中。基于这一社会属性,份子钱成为一种维系人际关系的习俗。但是在形式当道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再接受这种习俗。其实这种习俗演变到当下,往往不再是原先处于乡土社会的人们所期盼的在万家灯火中为宴席中的主角送出的祝福。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时代的特异性,份子钱已经造成许多家庭的苦恼与压力,更是让许多年轻人苦不堪言。习俗如果在演变过程中没有发挥其特殊价值,如连接情感,传递祝福或增强家族、民族、国家凝聚力,便很容易在时代的变迁中消失殆尽。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正视民族习俗的特性。全面摒弃并不是好的选择,或许抓住这一习俗背后传递的情感,采用符合当下各个群体更能接受的方式,送出祝福,才能让传统习俗发挥其正确的作用,才不至于让“份子钱”这一习俗完全成为“形式”。

原标题:《短评 | 份子钱存废之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