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大学课堂禁用电子产品,未免有些简单粗暴

澎湃特约评论员 龙之朱
2024-04-15 19:4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据曲阜师范大学网站消息,该校管理学院近日作出《关于课堂禁止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规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电子产品;所有学生在管理学院教室内自习时,不得在自习教室接打电话、收发短信、上网游戏、聊天、听音乐、看小说等。如有违反,予以收缴。

不出意外,这一严厉规定,让很多网友颇感意外,也引发很大争议。如果说这是中小学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被理解;但是高校学院要求在课堂上全面禁用手机、平板乃至电脑,未免刻板操切,有简单粗暴之嫌。

大学生上课看手机、玩平板的现象确实存在。在一些学校,有学生甚至不分时段、不分场合地沉溺电子产品,这也导致其注意力涣散,课堂互动缺失,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秩序。有高校重视这种现象,并下决心采取整治措施,大的方向值得肯定。

让学生多一点专注,让课堂多一些互动,也是教学相长、思想激荡的必然要求。哪怕只是眼神的交流,很多时候,也都会起到启发、引导的积极作用。如果听任学生在课堂上自顾自玩手机等电子产品,肯定会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但整顿课堂秩序,也要讲究分寸和尺度,不能“一刀切”。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早已深入大众生活,甚至成为现代人的一个“智能器官”。这也意味着,高校在管理上也应与时俱进,既要看到其破坏教学秩序的消极面,更要看到其辅助学习的积极面。

举个例子,老师讲课都会用课件,转换既快,也自有逻辑,学生手抄来不及,即便抄下来也会有信息遗漏,这个时候,用手机拍下来,方便又快捷。此外,也可以用手机、平板查一些知识点,这些都是很方便也很有效果的学习方法。高校以刚性的绝对禁止态度,彻底斩断了这些可能性,未免遗憾。

时代在前进,高校对于课堂秩序的理解,也应有所改变。既然老师授课都已经普遍使用PPT了,为什么一定要让大学生上缴手机呢?

优化高校课堂秩序有很多办法,比如充分运用好新技术工具,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再如从课程内容安排上下功夫,增强吸引力;还有就是从教学环节设置上多一些巧思,强化师生互动等。要相信青年学子绝大多数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希望学有所得。

大学生基本都是成年人了,该给他们多一些自由选择、自我管理的空间。如果还像管理中小学生那样,动辄收缴手机,恐怕也培养不出有自我约束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成年人。

有意思的是,曲阜师范大学教务处2017年10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秩序管理的意见》中提到,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条件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合理发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校园Wi-Fi等在教学互动、资源共享、资源检索等辅助教学方面的有益作用。说好的“积极探索”“合理发挥”呢?

话说回来,屏蔽电子产品的课堂,也不过是营造了一种想象中“全神贯注”的课堂氛围,这可能既走向了形式主义,也与教育改革创新之路背道而驰。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