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线等!怎么才能抢到五一火车票啊?

2024-04-17 15: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温州广播

4月17日上午,

五一假期首日火车票开始发售

“五一购票难度堪比春运”的相关词条

冲上热搜。

网友纷纷表示:

抢票真难,根本抢不到。

中长线旅游成主流

部分热门路线车票秒光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

今年“五一”假期的旅游热度

在去年的高位基础上仍“稳中有增”。

与清明假期中短途旅行不同,中长线旅游成为“五一”假期主流,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达到56%。

从购票平台预约情况来看,热门目的地为北京、成都、上海、重庆、广州、西安、武汉、长沙、郑州、杭州。大城市与旅游城市间的旅客流动更频繁,购票难度不低于春运。

4月16日,“五一”假期前一天出发的火车票开售后,北京-洛阳、北京-淄博、北京-长春等热门线路车票“秒光”,而北京-西安、上海-武汉等一线城市至中西部核心城市的火车票最为紧俏。

从火车票预约情况来看,随着天气转暖,山东青岛、威海、烟台、日照,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和天津等北方沿海城市逐渐迎来旅游热潮,火车票预约量较清明假期增长3倍;

天水麻辣烫、锡林郭勒烤串、保定驴肉火烧、柳州螺蛳粉等特色美食,也为它们所在的城市吸引了大量旅客,4月30日兰州-天水、北京-保定、广州-柳州等线路,多车次车票已售罄。

车票秒没

12306官方回应

面对网友们“永远都抢不到票”的评论,12306官方客服回应称:“五一期间,始发站到终点站放票较多,中途站放票少一些。如果过几天,从始发站到中途站的票额还有很多的话,还会再次给每个站投放一部分。”

北京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也表示:“过路车放出来的车票确实没有全程车的票多。一般会先放出全程的车票,中间站会根据比例放票,所以票额较少。”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全程票售不完的情况下,会在发车前24小时之内重新调整比例,再次放票。

国内机票较清明上涨约四成

购票平台上显示,距离假期15天,“五一”期间机票提前预订量已超过2023年同期。

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天津等大城市出发,飞往旅游城市的机票平均支付价格较高,北京-成都、上海-昆明等热门航线的部分航班已升至全价。

也有不少航线价格有所下降。昆明-成都、上海-昆明、厦门-上海、天津-成都、北京-三亚等机票价格降幅明显,同比降三成左右。

不过,某购票平台报告指出,国内机票整体均价虽同比略微下降,但环比来看,较今年清明假期上涨约四成。

出入境游订单增长更为明显

来自某购票平台的签证数据显示,“五一”假期的出境游签证自2月下旬开始增长明显,春节后一周环比上涨超3倍;并以每周50%的增速稳步上升。

从当前办签人数来看,“五一”假期办签人数同比增长超三成,办签交易额已超过2019年同期。

某购票平台的报告显示,出境游方面,今年“五一”,日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法国、越南是热门出境国家。沙特、卡塔尔、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订单同比增速较高。

截至目前,“五一”上海、厦门出发的国际邮轮已基本售罄,订单GMV达2019年同期的1.5倍以上。

某购票平台数据显示,入境游方面,“五一”假期的入境游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30%,主要入境国家包括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

境外游客喜欢的国内目的地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成都、青岛、杭州、重庆、深圳、西安、昆明。

如何能够抢到车票

小编查询到了以下几种方式

↓↓↓

客流高峰期若无法买到直达车票

旅客朋友可采用购买联程票

通过分段乘车的方式满足出行需求

铁路12306App将根据

旅客出行需求和余票情况

智能推荐有余票的中转换乘方案

铁路12306网站和App优化升级候补购票功能

增加候补订单和备选方案数量

扩大候补订单兑现时间选择范围

临时新增旅客列车席位

优先配售给已提交候补订单的旅客

进一步提高旅客候补购票成功率

如何快速购票?

这些提示请牢记↓

①起售提醒订阅,可根据车票起售时间,提前通过系统设置多个提醒,以便及时提交购票订单。

②起售时间,不同车站的起售期间不同。

③预填信息功能,在车票起售当日,预先填写乘车人、车次、席别等信息,在车票开始发售时,一键提交订单即可。

原标题:《在线等!怎么才能抢到五一火车票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