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木渎涧上草堂的纸上重生

2024-04-19 11: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挈挈 

注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白发几人怀故苑,青山何地葬遗民?”

农历三月三上巳日刚过,一觞一咏,惠风和畅。若是生活在清中后期的江南士人,他们那时大概率会结伴坐船由苏州阊门过枫桥,至观音街上南,从金山头向西到陆家园,再走三十里路,抵达木渎镇一处小小角落进行春禊。我们熟知的袁枚、王鸣盛、王昶、洪亮吉、孙星衍、黄丕烈、阮元、林则徐等名流都曾走上这条泥泞的乡间小路,因为这条路通过他们的精神高地——涧上草堂。

《万壑松声图》局部 徐枋 明 上海博物馆藏

涧上草堂是明遗民徐枋的故居与祠堂所在,也是士人们借以表达忠孝情结的“圣地”。那么,有趣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徐枋到底是谁?在清代江南士人心中是怎样的地位?为何他们沉迷于“召唤”徐枋?

01

画轴:徐枋的前朝梦忆

徐枋字昭法,号俟斋,长洲人。顺治二年,苏州城陷,徐枋父亲徐汧投虎丘新塘桥下殉国。明亡后徐枋以不降清称高节,遵父遗嘱隐居终身。徐枋最初避地吴江芦墟,后频频变易居所,先后居于穹窿山积翠寺、吴县邓尉青芝山房、无锡梁溪常大音招提,长期于吴中山水间漂泊迁徙,往来交游者皆为陈子龙、杨无咎等忠于前朝之士。徐枋虽没有像陈子龙那样举兵反清,他的抵抗性却从平生行迹中流露而出,隐逸山林亦是一种不与新朝合作的态度。

我们将徐枋与他的师友们称为明遗民,啸傲林泉、寄情诗画是明遗民的表征,而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情感。“目极江湖沦故国,意存松石赏鸣琴。艰难契阔人间世,未许闲情别讨寻。”尽管日夜面对层峦叠翠的吴中山林,但徐枋心中的悲痛始终不能消解,无论何种景色都被他赋予了身世之悲,轻而易举勾起回忆。

《山水图》徐枋 明 济南市博物馆藏

此情此景之下,徐枋如何坚守自己的遗民身份?不以死殉国,又如何对新朝保持情感上的抵制?换言之,避居山林是一种无言的抗争,无形中透着徐枋的坚忍与决绝。事实上,徐枋也做到了最深层次的隐遁,不但不入城市,还几乎断绝了与尘世诸人的交往,并不靠宣扬自己的忠贞博取虚名,这与明清之际各式各样的“假遗民”是不可相提并论的。为了维持生活,徐枋避免与外界直接进行买卖,而是拜托友人售画,“以画治生”而不书款、不题字。

另外,徐枋交友的态度非常谨慎,只有志趣相投的方外人士、遗民故旧能够登门,他也只接受他们的资助。从此来看,徐枋几乎是最为彻底的“遗民”,完全不在乎他人异样的眼光,以“隐士”身份自洽与自傲。康熙二年冬,经历十八年的漂泊后,在灵岩住持弘储的帮助下,徐枋“为屋二十余间”,迁居上沙戚字圩,即涧上草堂,彻底结束了流亡生涯。

《西山记游图》 沈周 明 上海博物馆藏

涧上草堂大概就在今天的天平道上木渎中学附近,曾为上沙村。事实上,明清之际的灵岩、天平二山聚集了遗民故老,山林中的隐士往往是新王朝的不合作者,弘储即是一名组织且参加复社活动的禅僧。

徐枋在《西山胜景图记》中介绍了涧上草堂的环境:“上沙在天平、灵岩之间,其地最胜,多乔林古藤、苍松翠竹与山家村店相掩映,真画图也。一涧潺潺,水周屋下,时雨既过,则奔流激注如雷鸣。涧之所出,自为一村,余草堂在焉。轩窗四启,群峦如拱,空翠扑人,朝霏夕霭,可卧而游,又不假少文画图矣。”

《涧上草堂图》 徐枋 明 武汉市博物馆藏

这段文字同样也是徐枋自作《涧上草堂图》的题跋,画中远处山林若隐若现,一涧潺潺,掩盖茅舍,近处松石古藤环抱。这与徐枋自述极为相近,或可视作实景山水图,让我们直接得以一观涧上草堂的山水景观与隐居生活。

《虎山桥图卷》局部 文征明 明 南京博物院藏

据学者研究,这幅图轴原为徐枋纪游册页的一幅,一开始并不是单独的画幅。一方面,晚明以来,吴门画派画家纷纷以册页纪游图的形式再现吴中山水,将自身的游览经历以诗文和绘画形式保留。徐枋也擅长绘制实景图册,存世的《邓蔚十景》、《西山胜景图》、《吴山名胜十二图》描绘有虎山桥、玄墓山、莲花峰等景致,从中无处不见徐枋对吴门前辈画家的学习领悟。

《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之《虎山桥》徐枋 明 民国十五年珂罗版影印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

另一方面,时过境迁,徐枋的遗民身份与际遇必然使他所作图像迥异于明中期的文徵明、沈周等人。在他那里,实景山水已不是游历的对象,而是他屡次迁居的真实生活空间。多次出现的“灵岩山”“上沙”“天平山”等景围绕着他最终的隐世之所,再没有像前人一样俯仰天地的气概,而赋予了更多生活气息。作画时,徐枋重墨晕染而少勾勒,强调气韵及文人趣味,仿佛能借此举回到前朝的江南山水。

《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之《上沙》 徐枋 明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 画作内容与《涧上草堂图》相似

因此,虽然《涧上草堂图》与册页中的“上沙”画面相似,但后人往往将此图轴视作徐枋生命中最重要的作品。见画如见其人,既然以画为生、定居山林是徐枋不得已的选择,那么他的忠孝两义便凝结在涧上草堂的经营之中。那一幅幅山水画,亦是他心中聊以卧游的旧山河。对于一位明遗民而言,操持节守就是最大的人生价值所在。在社会观念日渐世俗的明清江南,徐枋这类纯粹的遗民成为士人抵抗流俗、重塑士风的价值指引。

02

志略:从草堂到祠堂

“千春流水渺无津,万树桃花好避秦。高卧此中堪白首,不知人世有红尘。”从徐枋隐居时的诗歌来看,他对涧上草堂的隐居生活非常满意,吴地的自然风光似乎慰藉了他的遗民感伤。直到康熙三十三年去世,徐枋确实未再离开过涧上草堂,或许是将故国之思化为了山水之癖。与此同时,徐枋的名号却越来越响亮,那些自己无法做遗民,但又追忆前朝的士人常把涧上草堂当成自己的精神“圣域”。通过表彰、景仰徐枋这样的遗民典范,就能够曲折委婉地表现自己的气节。

《灵岩积翠图》 徐枋 明 私人收藏

徐枋去世时托付后事给好友杨无咎,但涧上草堂的房屋和土地被迅速变卖,立即无存。但是,徐枋和涧上草堂的消逝,并不代表遗民精神的消亡,前朝的历史记忆更不会被忘却,徐枋的身后事都记录在《涧上草堂纪略》中。这部名不经传的小志出现,并不意味着明遗民徐枋的生命终结,恰恰是他遗民形象的真正开端。

《徐俟斋吴山名胜十二图》之《灵岩山》 徐枋 明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藏

《涧上草堂纪略》两卷初为嘉庆年间吴江黎里徐达源所辑,后由道光年间的著名苏州收藏家毛庆善续编。民国的罗振玉认为徐枋生平无人整理,其实不然,只是当时他没有见到这本重要文献,仅仅依凭诗文集辑略,直到归国后王国维示他此书,罗振玉笔下的徐枋才更加完整。

《涧上草堂纪略》 邈园丛书本 清徐达源辑 清毛庆善续编 罗振常拾遗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

徐达源号山民,与徐枋并不是亲戚,他是潘耒曾孙潘晓槎的弟子。潘耒身为顾炎武的嫡传弟子极为出名,而他年少之时也曾求学于徐枋。在诗画之外,徐枋学术上以史学见长,善于考订前人治国从政得失。简言之,徐达源编修《涧上草堂纪略》的缘起也是仰慕潘耒、徐枋人格,接续老师的事业。

那么百年前的涧上草堂对于嘉庆年间的徐达源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还是要从潘耒说起,此书详载了潘耒赎回涧上草堂之事。潘耒从翰林院检讨任上回苏祭拜老师,发现昔日与惠周惕共读书的涧上草堂已经变成金家坟地,想要赎回土地。不止于此,“耒闻之悲慎,商诸郡人之好事者,得诸生周妆宁辈十人,具牒当事,请改屋为祠”。不只是潘耒,所有人都想要永久保留涧上草堂,直接改建为徐俟斋祠,能够时刻纪念徐枋的遗民精神。

《涧上草堂纪略》中《徐俟斋先生祠堂地址图》及地契

由于土地纠纷,潘耒试图借助官府的力量。“耒与尤悔庵、彭访濂、冯勉曾诸君言于开府宋公牧仲,宋公素敬先生,立命所司剖断还屋。”这里的“宋公”即后人熟悉的江苏巡抚宋荦,宋荦亦景仰徐枋人格,同意此举。潘耒用自己吴江良田置换,“公同立契交易,其屋任从潘处改祠,其田任从徐处管业”。终于,在潘耒的努力下,康熙三十九年昔日涧上草堂正式成为祠堂,春秋二祭,悬挂徐枋遗像。

潘耒自言:“望先生之庐而不可即者,今幸登其堂,拜其像,如见其人,可以慨然而兴起矣。”徐枋的形象就此被永远定格,所有仰慕者都可来到涧上草堂祭拜。越来越多的学者、官员、文人参与到祭拜行列中,徐枋身为江南遗民典范,充当了传统士人忠孝精神的庇护人。

《涧上草堂纪略》所载历代士人题辞、题额

仔细品味,或可解读出另一重涵义。潘耒年少时向顾炎武、徐枋学习,此时清朝政权更加稳定,曾经难以公开宣扬的遗民身份在潘耒那里已不是禁忌。潘耒已仕清朝,在他的观念里,这种对前朝忠孝廉节的气节值得表彰,并能获得地方官支持。这在乾隆初年的全祖望那里表达更为明确,他希望为弘储、戴易、吴祖锡增置合祭,都是与徐枋关系密切的遗民“代表”。可见,此时纪念遗民已不是触动政治高压的敏感行为,江南士人更借此表达自身学术主张,增加文化资本。

再次回到嘉庆年间徐达源所进行的编纂工作,正是因为他从老师潘晓槎那里接过了徐枋的遗像、遗嘱和祠地契券等一大批原始文献,立志重修徐俟斋祠,“可以妥先生之灵,继太史之志,而无负吾师委任之初心矣”。《涧上草堂纪略》是一部特别制作的志书,包含徐枋本传、遗像、遗嘱、祠堂地址图、祠堂图,以及潘耒、袁枚、洪亮吉等所撰祠堂记,还有来访众人的题辞与赠诗,附卷则为多件禁示、契约、承揽等有关祠堂的诉讼文献。嘉庆十四年的初刻印刷极少,仅仅给修祠相关人员人手一册,没有大规模流传,但没有影响徐枋的名声传播愈广。

《涧上草堂纪略》中《徐祠田界图》

有清一代,士人们屡次重建重修徐枋祠堂,刊印《涧上草堂纪略》,发起会祭,最频繁的时期似在嘉道之际,此时新的社会风气和政治需求促使着士人重新表彰明遗民的忠贞气节。值得注意的是,徐枋自作《涧上草堂图》轴与遗像一同流传,给予来访士人实景与虚景并行的双重视觉体验,不断生成层累的题辞与诗文,涧上草堂被打造成精神“高地”。借着祭拜、召唤徐枋,在涧上草堂的诗歌吟唱中,士人传达一种特殊的意趣,与嘉道“经世”思潮合流。

03

年谱:一个清遗民讲另一个明遗民

当厘清涧上草堂的前世今生后,罗振玉编写《徐俟斋先生年谱》的目的迎刃而解,这是一个清遗民讲另一个明遗民的故事。在儒学语境中,先儒先贤的年谱不仅是留存史料,还具备修身教科书的功用。还原谱主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是通过资料表彰和自己有相同境况及认同的遗民,寻求自身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顾祠秋禊图》局部 何绍基 清 湖南省博物馆藏

画作内容为晚清士人在顾祠中谈学论道、祭祀顾炎武的场景,顾祠修禊是近代史上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文化活动。

辛亥革命清帝逊位,进入民国后罗振玉身份上属清遗老,他坚守前朝的文化、思想理念,不愿意进入现实这个纲常伦理失序之世。为了在文化认同上“守节”,罗振玉以清遗民自比明遗民,因此他要描述、呈现、塑造徐枋理想人格,这是他遗民思想的注脚。更大意义上,面对文化式微、礼崩乐坏的新世界,罗振玉认为华夏文明的存续需要唤回这种“遗逸”精神。

罗振玉赞扬徐枋“志贞学醇”,“吴中唯顾亭林可与比肩”,更将其比作伯夷,说他是“奋乎百世之上,使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焉”。在给王国维书信中直接点出徐枋的高度象征意义:“举世委靡,皆如徐健生(徐世昌,时任民国总统)之无骨,正须以伯夷之风使顽廉懦立。”所谓伯夷之风,即指徐枋半生隐居不仕的气节,对罗振玉言,这亦是他自己逊清忠诚的体现。

《细笔山水》内藤虎题盒 文徵明 明 罗振玉旧藏 私人收藏

若徐枋是罗振玉亲自挑选的明遗民“典范”,那由他编写的徐枋形象一定要符合“伯夷之风”,这就聚焦于理学名臣汤斌是否见到徐枋的讨论上。罗振玉坚持两人“当日垣以避,两贤未尝识面”,徐枋不会出面相见。因为汤斌身为与清廷合作的江苏巡抚,徐枋若与他相谈甚欢,那还是彻底的遗民吗?这是罗振玉根据材料做出的基本判断。

吊诡的是,《涧上草堂纪略》收录了汤斌致徐枋的往来书札,提到汤斌“幸得拜见颜色”。这简直是罗雪堂无法忍受的,他严厉斥责“夫据传闻以致记载失实,此失之无心也。伪札之作,则诬高贤而惑后世,其罪莫可逭矣”,所录书札在他看来必是徐达源伪作。

汤斌是否真的见到徐枋?这个难以考证的问题背后,似乎可以缕出两条线索。嘉道年间,撰写志书的徐达源手持原件,一方面证明自己是徐学正统传人,一方面以汤斌之名为徐枋增誉,筹集资金重建祠堂。民国初年,编写年谱的罗振玉力辩二人未见面,那是他相信徐枋的忠贞气节一以贯之,毕竟他要借徐枋倾诉自己的思想。

徐枋图像,出自(清)顾沅撰(清)孔继尧绘《吴郡名贤图传赞》道光九年长洲顾氏刊本 上海图书馆藏

至此,从画作到志书到年谱,徐枋的形象经历了一个地上祠堂到“纸上祠堂”的过程。不用亲身祭拜,观画或阅读年谱,就能被徐枋系家国于一身的高尚人格激励,唤起士大夫的政治信念,这是中国古典知识分子最特别的一面。

04

结 语

与祭者借着对徐枋的纪念,不仅把明遗民的事迹在历史记忆中镌刻下来并且放大,更通过涧上草堂(徐俟斋祠)的场域,聚集起一群又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表面看来涧上草堂虽只是历史的一个小小角落,但由于它牵涉人物之广、存在时间之长,从江南文人雅集活动到明遗民纪念堂,能反映出清初到近代思想的许多面相。

《兰亭修禊图卷》文徵明 明 故宫博物院藏

时代变局之下,徐枋这样一个人物如何被逐渐符号化,不断地被重新解释,凸显了历史记忆的选择和角逐,从中也掺杂着文人们复杂的政治情感。或许,理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深度,核心在于关注他们纪念谁、祭拜谁,如何借着思旧之情安放自身的理想。遗民的精神世界在我们今天难以理解,可这忠、孝二字恰恰是他们安身立命的信念。

越进入到广阔的历史空间,徐枋诗人兼画家的形象反而越不见踪影,而当旧王朝的历史彻底结束,理学体系瓦解,自然无人再去祭拜一位前朝遗民。作为故国象征的涧上草堂持续了二百余年,最终湮灭。但山川亘古不变,我们仍可从徐枋实景画作与诗文一览清初的吴中山水,或是欣赏艺术技法,或是品读故国之思,这都取决于我们这个时代在注视些什么。

参考文献:

1.(明)徐枋著. 居易堂集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4.

2. 林志宏著. 民国乃敌国也 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M]. 北京:中华书局, 2013.06.

3. 段志强著.顾祠 顾炎武与晚清士人政治人格的重塑[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08.

4. 付阳华著. 明遗民绘画的图像叙事[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20.06.

5. 温世亮著. 明遗民徐枋研究[M].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8.01.

6. 付阳华.实景山水与徐枋《涧上草堂图》新考[J].收藏,2015,(第23期).

7. 王丁.易代之际的文士生计:徐枋以画治生的特殊形态[J].晋阳学刊,2020,(第2期).

8. 林宜蓉.不入城之旅:明清之际遗民徐枋的身分认同与生命安顿[J]. 明代研究,2013(20).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