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律知识 秒懂问答|“秦朗丢作业”是假的,“清朗”行动对造谣网红来真的

2024-04-19 15: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秒 懂 问 答

hi,2024年

“闵晓法”法律知识竞赛

精彩继续

秒懂知识问答 • 周五试题

今年春节假期,“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曾占据多个热搜榜单,众多自媒体竞相跟进炒作,衍生出“秦朗舅舅”“西场小学”等多个话题。

近日,警方通报“在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作业本”视频系编造,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相关人员作出行政处罚。涉事博主多平台账号被关停。

靠“震惊体”获取经济利益

据悉,去年上海浦东海滩女童走失事件中,一造谣团伙以“标题党”“震惊体”等方式,恶意编造炒作了一系列诸如“女孩父亲系继父”“女孩被带往温州”等谣言,并批量注册网络账号进一步转发炒作,阅读量超百万。这一团伙,仅通过炒作女童事件的谣言,就非法获利4万余元。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一团伙还围绕各类全国性社会热点,在各大平台高频发帖、转载虚假负面信息,牟取不法利益。

目前,团伙中12名成员已被依法移送起诉,涉案相关网络账号已被全部封禁。

3人建230余个微信群引流

西上个月,徐汇警方发现有人利用热点事件当事人姓名,传播虚假图文视频,通过分发这些虚假信息,已经建立了230余个聊天群,每个群有80~160余人。

在经过前期侦查,警方锁定了外省的吴某等三人,3月10日,专案组赴外省实施抓捕。

据三人交代,他们通过招聘兼职广告,与境外不法网站取得联系,从事所谓"资料发送员"工作。相关境外网站对接人,每天会把内容发给他们,3人再转发至各自建立的聊天账号群中。

截至案发,三人每月以虚拟币方式获取引流收入,共非法获利30余万元。目前,相关嫌疑人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利用AI技术炮制“爆点”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网络造谣的技术“门槛”

甚至仅凭搜索网上“爆点”和素材

便可通过AI凭空杜撰一篇帖文

今年2月,长宁警方发现某购物网站上大量传播一段某艺人去世的不实视频,迅速开展核查,对不实信息发布人予以行政处罚,并及时将网上流传的虚假视频全部清除,及时消除了不良社会影响。

▲ 女子利用AI技术编造明星死亡谣言

与此同时,上海警方依托打谣协作机制,加强跨区域警务合作。今年3月,青浦警方会同广东警方成功查处一起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涉案违法男子为博眼球,利用网络图片和AI软件炮制了所谓“上海市青浦区发生了一起2人死亡命案”的虚假信息,被依法行政拘留。

活动说明

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52周),每周一期,周五开放1天答题。每位参赛者每期只有1次机会,系统自动累计得分。答完1题后有标准答案提示,有助于进一步学习提高。

奖品设置

每期随机投放约1200个红包,每月个人排名前10名获得20元微信红包,每个季度以及年末还有惊喜大奖哦。

答题方法

关注“闵晓法”微信公众号,在手机下方子菜单“当前活动”中找到“法律知识秒懂问答”进入答题页面即可答题。

赶快转发

一起答题赢奖品吧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闵晓法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法律知识 秒懂问答|“秦朗丢作业”是假的,“清朗”行动对造谣网红来真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