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手把手教你如何早癌筛查!让你健康“无癌”可击

2024-04-22 08: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4月15日至21日

是第30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不同癌种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不同,对于不同的恶性肿瘤,高危人群也不同。

但是,高危风险不等于患癌,高危人群也不等于癌症患者。了解防癌知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在防癌过程中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关键。

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两位专家

帮我们科普

如何早发现癌症

以及有哪些前沿的筛查技术

李华

·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主任兼肿瘤内科主任

陈鹏

·嘉会医疗医学影像科主任

“癌症“遗传”的概率有多大?

根据目前的临床数据,大概有15%~20%的癌症是由遗传基因突变引起的。大概有25%左右的癌症是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引起的。

以上十种癌症与基因突变都有关系,比如说结直肠癌,10%左右的结直肠癌是遗传性疾病,主要和MMRp基因突变有关。

而我们熟悉的甲状腺癌,通常它有三种分型,分别是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其中有20~30%的甲状腺髓样癌是遗传性疾病,主要和RET基因突变有关。

怎么知道自己

有没有被遗传的风险?

那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基因有没有突变的风险呢?这就需要一个比较新颖但很热门的检测技术,那就是基因检测。

有下列情况的五类人群,特别建议去进行基因检测。

其实基因检测相信大家也有不少问题,比如说

1、基因检测几岁做比较合适?

2、基因检测是不是只要做一次就够了?

3、怎么检测呢?是需要抽血还是提取其它组织?

4、基因检测应该去哪里做?拿到结果以后怎么预防癌症呢

点击下面的链接,预约三点的直播

一起进直播进行了解

另外也可以点击下面小程序

了解癌症基因风险评估的更多信息

及时发现、早期筛查

把“大病”变“小病”

只有当自己关注身体上的“蛛丝马迹”,才能及早发现疾病,将许多未来可能发生的“大病”化成小病。

01

乳腺肿瘤自查

例如如果自己摸到乳房有肿块或者乳头有异常溢液,可能就需要到乳腺外科开展相应检查,排除乳腺肿瘤的问题。因此,每年的体检很重要。

02

胃部肿瘤自查

发现上腹部不适、大便发黑,可能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需要开展胃镜排除胃部肿瘤的可能;发现大便出血或是大便性状有异常,需要使用肠镜来排除肠道肿瘤的可能。

03

其余肿瘤自查

如果发现阴道异常的出血、血尿、头颈部摸到肿块、全身出现肿大淋巴结、长期低热、体重短期内不明原因大幅下降等症状,这些也都有可能是肿瘤的信号,应及时就诊。

常见的癌症筛查建议

了解更多筛查建议

了解前沿筛查技术

当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你是否听说过类PET-CT这种神奇的前沿技术,它能够排筛全身的肿瘤,让潜伏在身体内部的健康隐患无所遁形呢?

为此我们的主播曹曹特意去尝试了一次

想知道她会有什么体验感受?包括这类哪些人适合做这项检查?

检查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这个检查会有辐射吗?有没有不适合做这类检查的人群?

E

N

D

原标题:《手把手教你如何早癌筛查!让你健康「无癌」可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