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地球日丨绿水青山马成群,南坪坝来了巡回法庭!

2024-04-22 16: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远处,江水环绕,群山逶迤,

苍茫的草坪上马儿成群;

近处,庄严的国徽高悬,

下方是鲜红的“巡回法庭”横幅……

4月18日,在第五十五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在重庆市巴南区麻柳镇南坪坝长江干线水域旁巡回审理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

2023年7月4日,被告人张某、余某、雷某、郑某四人,在南坪坝长江干线水域利用电瓶、逆变器、电击竿等电鱼工具进行电捕鱼,捕获鲤、鲫、 䱗等6类渔获物共计34.2千克。

经查,上述电捕鱼现场位于长江重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内,已于2020年1月1日0时起实行全面禁捕。且上述电捕鱼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属于禁止使用的捕捞工具和捕捞方法。

公诉机关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检察院遂根据重庆法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的规定,向南岸区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张某、余某、雷某、郑某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同时,公益诉讼起诉人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检察院向南岸区法院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十年禁渔”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全社会共识,南岸区法院在案发地巡回审理该起案件,并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傅国涛、殷其龙、黄大勇、龚定玲及部分重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休闲垂钓协会成员以及附近村民等60余人现场旁听庭审,重庆市人大代表徐庭梅、龚菲在线旁听庭审。

庭审结束后,南岸区法院联合重庆市垂钓协会发起文明垂钓倡议,呼吁大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接受行业自律,切勿触碰“红线”。法官还利用“车载便民法庭”向旁听的村民们进行长江保护释法宣讲,强调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恢复长江母亲河生机活力的重要举措,全社会要形成合力,共护长江安澜。

代表委员点评

傅国涛

全国人大代表

南岸区法院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长江保护法,一手抓依法严惩非法捕捞、非法采砂、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一手抓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建设,及时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工作成效明显。希望南岸区法院扛实长江大保护的司法责任,不断加大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并针对不同类型案件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做好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同时,进一步延伸环境资源审判职能,针对在审理环境资源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发出司法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和单位依法履职。

殷其龙

全国人大代表

南岸区法院组织法官深入院坝开展巡回审判暨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审理非法捕捞案件、悬挂宣传横幅、发放环保知识手册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生物多样性、绿色低碳生活等知识。这对于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和环保意识大有裨益。通过这一堂生动的非法捕捞警示教育庭审课,实现审判工作与普法教育的有效衔接,用真实鲜活的非法捕捞庭审现场,向当地群众普及禁渔禁捕的法律法规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与后果,让知法、守法入脑入心,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安宁一域”的效果,值得点赞!

龚定玲

全国人大代表

本次巡回审判选择到案发地开庭,是一次生动的普法课,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案”,让村民眼睛看得到、耳朵听得进、心里记得住,切实增强了辖区群众的环境保护理念。这种送“法治课”上门的方式,让当地村民零距离感受到法律的威严,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相信这里的村民以后都能敬畏自然、爱护环境。希望南岸区法院继续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以司法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黄大勇

全国人大代表

南岸区法院为重庆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自被新增为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法院以来,开展了设立环境资源巡回审判站、建设数字生态司法实践基地、开展川渝环资司法协作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值得肯定。今天的庭审庄严规范、惩罚与教育相结合,意义重大。希望南岸区法院进一步加大环境资源审判宣传力度,如印发环保法治宣传册、拍摄主题宣传片等,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法治意识。

马琴

重庆市人大代表

通过旁听庭审,对非法捕捞的行为手段、危害后果等有了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也进一步体会到南岸区法院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坚定决心。生态环境保护看似小事,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能靠一家之力,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希望南岸区法院积极主动融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府院联动、院校合作、院企交流、跨域协作,构建全方位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大格局。

蔡锡田

重庆市政协委员

我曾被多次邀请参加代表委员联络活动,旁听了多场环境资源庭审,感受到了南岸区法院守护绿水青山的司法担当。公益诉讼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一环,希望建立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与社会组织之间的线索共享和沟通协作机制。法院可以通过与社会组织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定期举办座谈、培训等活动,充分发挥法院案例资源和审判经验丰富的优势,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等形式加强宣传,联合有关行政机关共同提升社会组织对环境问题分析处理的水平,更好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作用。

原标题:《世界地球日丨绿水青山马成群,南坪坝来了巡回法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