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读书日 | FM959:聊聊读书那些事

2024-04-23 17: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宝剑&山山 宝山检察

▸ 世界读书日 ◂

在4·23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院团委和院读书社共同策划了FM959活动,首次以“播客”形式,与几位有趣的青年干警一同进行好书推荐和感悟分享,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大家天马行空的思想碰撞吧。

ி “恋爱脑”主人公,这书还看不看?

ி “金龟”还是“酒”

成年人,你当如何应对?

ி 如今写信是件矫情的事?

ி 快节奏的时代,信息获得如此便捷

依然选择读书是因为?

本期成员

主持 政治部 肖瑶

主讲 办公室刘一(一哥)、第一检察部王星韵(王老师)、第五检察部徐倩(小徐)、第六检察部洪静雯(大红)

时间引导

00:44 听小徐说《尼罗河上的惨案》

04:39 主人公竟是“恋爱脑”?!

06:57 侦探小说让我们变得感性还是理性?

08:00 从阿加莎聊到东野圭吾

09:43 听王老师说《最好金龟换酒》

15:06 什么是金龟换酒?

17:29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22:57 听大红说《山茶文具店》

28:57 中国古时候也有代笔哟

30:21 上次写信是什么时候

33:56 听一哥说《法治的细节》

36:17 读法律书籍的启迪

38:10 读书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推荐人:徐倩

向上滑动阅览

极其富有又美丽娇艳的琳内特抛弃了追求者温德尔沙姆勋爵,和一个穷小子西蒙闪婚了,他们将去埃及度蜜月,这位自称“在这个世界上,我一个敌人也没有”的神的宠儿却在这次旅行时显示出极度的不安:丈夫、挚友、财产托管人、律师、作家、父亲发家时的仇敌...所有人都聚集在尼罗河上,埃及炎热的气候下,阴谋、背叛、复仇、贪婪、虚荣,人人心怀鬼胎,卡纳克号上枪声迭起,血色迷雾下的不可能犯罪,充分的不在场证明,唯一的变数就是我们善于动用“灰色细胞”的侦探赫尔克里·波洛,他的抽丝剥茧完整复原了这场惨剧的全部真相。

本书中作者延续了他“心证”推理的特点,即不以纯粹的实体证据为基础固定罪行,而是从心理角度出发,通过揣摩角色性格来判断其行为特征,推演案件,这种推理方法也就引出了阿加莎的另一个极具个人特色的长处:人物群像特征鲜明,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不同个性:虚荣的“畅销书”作家奥特本夫人、贪婪狡黠的女仆路易斯·布尔热、驳斥一切的年轻人弗格森先生...虚荣者因虚荣而死,贪婪者为贪婪而终、深爱者因深爱而亡……优秀的作者只创作人物,故事的走向是人物性格决定的,作者不会为了故作戏剧冲突而强加悲喜作为结尾,阿加莎无疑是这样的一个作者。

再看推理小说最重要的部分:核心诡计,于本书而言就是如何破解不可能犯罪。如何让这么多角色在动机上都和死者之间形成联系,作者沿袭了《底牌》中的方法:将谋杀结合盗窃,增加动机的来源,鉴于盗窃这项罪名实在不体面,小偷会和谋杀者一样“真话不全说,假话不说全”,给侦探办案增加难度、给读者增加悬念。

书的结尾余韵悠长,情感浓烈炙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杰奎琳最后和波洛的告别语“你还记得我曾经说要追随自己的星星吗?你说过那是一颗迷路的星星,我说:那是一颗坏星星,先生,那颗星星会掉下来。”至此,本书对我而言有远远超过侦探小说的意义。如果大家在早起的清晨、慵懒的午后无事可做,不妨打开这个故事,让阿加莎的文字打发你平静的时光。

《最好金龟换酒》

作者:傅真

推荐人:王星韵

向上滑动阅览

从gapyear浅谈精英主义与丧文化

我推荐的是一本游记,作者傅真与丈夫毛铭基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从英国飞往墨西哥,开启了一场关于拉丁美洲的gapyear(间隔年),记录下了在地球的另一端的人生故事。

当傅真和她父亲谈起旅行结束回国后要做什么的话题时,她说“最不济我还可以回来做投资银行嘛”。这句话我一直深深记在心里。她敢于放弃,是因为她有底气。她出身于高知家庭,头顶名校高材生的光环,有着支持她做一切决定的开明父母,和坚定与她“相依为命”的伴侣,还有一份被她主动放弃的光鲜亮丽的投行工作。她是命运的幸运儿,也不可掩盖自身的努力。而对于大多数似乎没有被命运垂青的普通人来说,纵使我们看清了优绩主义的陷阱,也并不代表完全抹杀“努力”的意义,“这世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供免费享用的东西”,清风霁月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奢侈。

这些年,丧文化风靡,“躺平”“摆烂”成为很多品牌文化推广的首选。如果说,曾经我们对“精英主义”有着迷思和滤镜,那么现在,我们依然需要对“丧文化”保持警醒。“丧”,可以是自下而上的自我调侃,可以是功成名就的大拿们在历经千帆后的自我谦逊。某种程度上,这就和营销号大力鼓吹女明星的“松弛感”是一个道理。松弛感的背后,是整场晚宴只吃了一口纳米分子一样小的主菜,是日复一日的严格自律,是“用尽全力”后的“毫不费力”。当“丧”成为自上而下的指导,以宽慰的口吻成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而掩盖真实世界的暗流涌动,然而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码。当被规劝的普通人选择了看似更为轻松的道路,失去的是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不如相信“天道酬勤”“功不唐捐”更美好一些。

敏感的、脆弱的、强烈的,我们羞于表达的情感

在亚裔文化的大环境中,难以实现的,除了gapyear,还有情感和欲望的直接表达。当我们开始相信“事以密成”的真理,当我们从博客到微博再到九宫格、短视频,当我们从纸媒时代来到一个表情包表达所有的信息宇宙,文字失去了她应有的力量,我们好像也渐渐失去了感知世界的能力。当我们的旅行变成打卡式的、美颜式的、精修式的,渐渐丢失了,关于旅行的意义。再读傅真,我惊叹于她细腻的情感、灵动的文字,记录下属于她人生旅程的组成部分,真实的、素颜的、热烈的、宁静的。她那种直接的情感表达、勇敢而洒脱的选择,令人羡慕。

我们总是羞于表达情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再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感知、感想。或许是因为我们害怕这种行为会被社会大众定义为矫情的、无病呻吟的,或许是因为我们将讳莫如深当作是成熟的标志,更或许,是因为我们羞于袒露脆弱,而无人理会你灵魂的出口,拒绝独自敏感的自怨自艾。但是,无论拥有多少财富、何种社会地位,我们都有自己人生的课题要面对,都有权利表达满足与不满足、快乐与不快乐,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我们拥有比想象更广阔的自由。

希望,终有一天,我们都能找到那座福山

作为法律人,我们更需要保持对世界的这样一种敏感和表达。当“拉丁美洲不再是无关痛痒的遥不可及的第三世界”;当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根本不是平的”,“美丽硬币”的另一面是苦难、饥饿、贫穷;当我们不再高屋建瓴地苛责他人的红尘颠倒,理解有些人纵使身处阴沟仍有权利“看到天上的星星”……法律的世界不只是法条、案例、工具书;还有哲学、人文、社科,历史,需要我们通过书籍、电影、旅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本游记,谈不上阳春白雪,不过,每当生活遇到瓶颈的时候,我总能想起这本书,给人以明媚的力量,也代表着一种祝福。

希望,我们有金龟,也有酒。

希望,我们有知己,谈谈长安城,看尽长安花。

希望,我们为自己挣得那一张单程机票,寻找旅行的意义。

希望,我们会在某个人手中找到宇宙全部的奥秘。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那座福山,终有一日。

《山茶文具店》

作者:小川糸

推荐人:洪静雯

向上滑动阅览

镰仓,是陈绮贞在2001年那首《坐火车到传说中的湘南海岸》唱到的那个地方,是《灌篮高手》中流川枫骑车上学、打着哈欠等小火车的路,是电影《海角日记》中四姐妹生活的老式庭院、散步的街道、种下的梅子树......整个城市的氛围自在、明媚、缓慢、舒适,故事发生在这里,奠定了小说温暖治愈的基调。

小说主人公叫雨宫鸠子,昵称波波,独自居住在镰仓靠近山一带的老旧日式家中,她经营着一家文具店,但卖文具并不是她的主责主业,她的职业是一名代笔人。何为代笔人?这个职业在古代被称为“右笔”,专门为达官显贵和富商代笔,到了江户时代,有专为将军正室和侧室服务的女性“右笔”。雨宫家就是在大奥服务的女性右笔之一,代代都由女性继承代笔人这份家业。主人公波波,不知不觉中继承外祖母的衣钵,成了第十一代代笔人。

小说以春夏秋冬为四个章节,波波夏天开始接手文具店,从刚开始的不适应,经过一系列摸索学习,成为了可以帮他人解决问题,写出让客人满意治愈书信的合格代笔人。小说中,波波共代笔了16封书信,有帮死去的宠物写吊唁信、向亲朋好友宣布婚姻结束、绝交信、问候信等…每份书信她都认真倾听委托人的故事,了解他们通过书信想要传达的信息和感情,然后精心挑选信纸、信封和书写工具,细腻考究字体措辞,我常常惊叹于写信的魅力和沉甸甸的情感!

小说除了展现波波代笔书信的过程,也揭示了她与上代即外祖母之间的一些心结,她以为的外祖母是冷漠的、严厉的,从小要求她练字,对她学业也颇为严格,高中波波还叛逆离家出走,后来出国读书,逃离了镰仓,直至上代生病开刀离世,她都没有回来,两人也没有握手言和。后来波波做了代笔,机缘巧合知道了上代的笔友静子,才了解到上代与静子通信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几乎都在谈论自己的外孙女。小说最后一份书信就是波波写给外祖母的,充斥着回忆和思念,纸短情长。

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这本《山茶文具店》,看的时候心情很舒畅,看完感到很治愈。就像喝了一杯清香的绿茶,还有丝丝回甘。最后的部分泪目,斯人已去,我们要学会和自己和解,带着寄托和感恩继续生活,相信将来终有一天可以微笑重逢。

《法治的细节》

作者:罗翔

推荐人:刘一

向上滑动阅览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的法学随笔,从“法律与道德、法理的思辨、正义的实现、性刑法、读经典、对话”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律观念,诙谐的语言、生动的案例,背后蕴藏着严谨的法律思维和学术态度,也能感受到罗翔老师真诚、谦卑、柔软的内心。

罗翔老师深受苏格拉底思想影响,身处法律殿堂中却没有俯视众人,而是全身心期望这种制衡的天平可以被全世界所理解。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这句话贯穿全书,法律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它“是以看得见的惩罚对人们的外在行为进行规范”,书中还写道:“我们画不出一个完整的圆,但是理想中的圆是存在的,良善如同圆一样,由于人类的有限性,我们画的圆都不完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常说自己身上也有人性的渺小和幽暗,但是对良善的向往和追求应当成为社会人约束自己行为的基本取向和准则,也是维护自己内心秩序的终极手段。罗翔老师不论是讲法学还是哲学,都有一种娓娓道来、温柔坚定的力量,看完本书,觉得就像和信任的长辈在聊天,深有启发和共鸣。

工作的这几年,虽然我没有机会亲自办理案件,但在检察宣传岗位,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社会公众对检察工作的期待,也致力于通过我们的宣传策划把我们每一天都认真努力在做的检察工作用大家能接受、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序言的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我也愿继续做汇聚成这波涛江河的涓涓细流,传播法治理念,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

读书能让我们探索、洞察和开阔自己,带我们在叫做“自己”的宇宙中无限遨游,就像今天参与聊天的小伙伴们,无一不在阅读的过程中体味到人生百态、得到了心灵疗愈、汲取了前进力量。读书能让我们头脑丰富但不自满、懂得悲悯却不悲伤、享受孤独而不寂寞,这很酷很值得,也绝不会让人倦怠。希望大家都能爱上读书,在书里找到自己的星辰大海。

文字整理 | 肖瑶

音频制作 | 刘一

原标题:《世界读书日 | FM959:聊聊读书那些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