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征北战,战功赫赫!这艘著名战船是?

2024-04-26 12: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楼船兴于秦汉,是中国古代的大型战船之一。其显著特点是上层具有多层建筑,船高首宽,外观似楼,故称“楼船”。如刘禹锡诗中所述,三国时期,王濬率领船队顺长江而下,一路势如破竹,成功攻破吴国都城,其中水军所使用的,就是楼船。

▲ 汉代楼船模型 中国航海博物馆 航海历史馆

虽然目前尚未发现关楼船的船体遗存,但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关于楼船的文献与图像资料。根据不同的文献、图像记录,现代船模制作师还原了楼船模型。

馆藏楼船模型

▲ 一号楼船模型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一号楼船模型为艉楼型楼船。船底为尖底,这样船舶吃水深,便于海上航行。此船为三桅杆式帆船。后方甲板上有两座“楼”,均为两层建筑。第一座“楼”上下两层同大,第二座“楼”则上层较小。

▲ 二号楼船模型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 《武备志》所载的楼船图

二号楼船为中楼型楼船。该模型体型较宽,而“楼”的部分位于整艘船中部,共有三层。每层设防御墙及多扇门,下面两层的门上带窗,而最上一层无窗。该船无帆。

▲ 民国象牙雕楼船模型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 民国象牙雕楼船模型的人物细节图

文献中的楼船

楼船一般认为至晚在秦汉时期已出现,主要为军事目的而建。楼船的出现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汉代文献里,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史记·平准书》和《史记·南越列传》分别记载了汉武帝为对付南方反叛势力而建造楼船。

除了“船上施楼”这一显著特征,楼船的另一个特征是有多层甲板。在刘熙《释名》里提到三层式楼船各部分的称谓和功能,楼船的三层甲板有着不同的功能。第一层为“覆”,相当于今天船上的甲板。第二层为“庐”,相当于今天的船员起居室。第三层为“爵室”,相当于今天的船桥,利用高处以探查敌情。

考古学里的楼船

当地上的材料往往无法完整地证明一个事实时,地下材料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公认的楼船遗存保留下来,但楼船的形象在不同的考古材料中都有所体现。

1935年河南省汲县山彪镇战国墓地出土水陆攻战纹鉴上有战国时代战舰图的水战场景:一般认为该图呈现的战舰就是双层型楼船。

▲ 水陆攻战纹鉴的水战部分

广州出土的汉砖上也绘有楼船。《百越源流与文化》载:“余所获广州汉代城砖,亦有画绘楼船形者……故一部分苗裔归宗于中夏系统之较迟者,亦以擅于操舟著称,如浮家泛宅之蜑民,即其显例。”汉砖上的楼船与中海博藏一号楼船相似。

▲ 汉砖上的楼船图像

《龙江船厂志》卷二记载了明代后湖的楼船:“按后湖者,古玄武湖也。自舒王建议富国……船之数为楼者一,官乘之;为平者十有二,胥役乘之。……其视六朝歌舞游嬉何如哉。”在明代,后湖的楼船有承载官员、悠闲娱乐的功能。最初用于军事的楼船逐渐为日常所用,功能变得更加丰富。这与中海博所藏民国象牙雕楼船所描绘的人们乘坐楼船休闲游嬉的场景遥相呼应。

▲ 后湖一号楼船

楼船作为秦汉时期出现的战船,其显著的特点是“船上施楼”和“高大如楼”,能抵挡风浪之险,避免海水浸湿。伴随造船技术的发展与现实应用的需求,楼船的这一特点也渐渐被其他船型吸收。比如,福船和广船兼具商运和作战功能,在船体上就吸取了楼船高大的特点,尤其是福船通常在尾部会安装巨大的艉楼,体现了”船上施楼”的特征。楼船是中国古代舟船发展历程中极具特色的船型之一,与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战船相比,楼船以历史悠久、船型独特、功能鲜明受到世界各地舟船史、军事史爱好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13年。

2.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年。

3.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5.郭宝钧:《山彪镇与琉璃阁》,科学出版社,1959年。

6.凌纯声《中国远古与太平印度两洋的帆筏戈船方舟和楼船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之十六,1970年。

7.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三联书店,2000年。

8.罗香林:《百越源流与文化》,中华丛书本,1955年。

9.李昭祥:《龙江船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0.孙占民、程林:《秦汉楼船考》,《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第32期。

END

作者丨吴鹏

中国航海博物馆学术研究部(藏品保管部)馆员

编辑丨唐一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