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谷雨实验室王雅淇:异地采访,用脑海中的“录像机”营造现场感

2024-04-26 16: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2年4月的新加坡,口罩渐渐退场,律动的音乐冲破了封锁,人潮涌动的集市重回岛国。自由自在的海风吹散了疫情的阴霾,新加坡的解封新政淅淅沥沥地融入肌理。疫情带来的封锁一度让世界经济停摆,作为一个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新加坡更早地选择开放。政府抽丝剥茧般逐步解除封锁,又谨小慎微地维护着人与病毒的防线。

2022年5月,「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发表了,聚焦这个先行开放的亚洲国家,展现自由背后循序渐进的政策变化。

在陌生环境中如何迅速全面地了解信息、剖析关键问题?线上采访如何获取大量环境、细节信息?如何串联民间细节,呈现宏观社会的运转?带着这些问题,「深度训练营」对话本文作者王雅淇,复盘稿件背后的故事。

王雅淇生活照

Q:这篇文章的选题线索是如何找到的?为什么会选择“新加坡”这个国家?

A:当时上海的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希望能够以平行世界的解读写一写别的地方。当时几位编辑老师商讨想要写开放国家的后疫情生活,一个是通过了解其他的可能性来寻找参考,一个是唤起一些对平常生活的记忆,为迷茫的情绪找找出口。商量之后决定找个离中国不太远的亚洲国家。我们发现,2022年4月,当我们仍处于较为严格管理的环境时,新加坡已经宣布想要完全开放了。两个地缘关系很亲近的国家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生活状态,同时这种距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观察位置,有机会触碰到具体细节。综合考虑之后,我们认为新加坡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考虑到我们大部分读者来自国内,当时体验到的生活是处于疫情管理之下的,但部分其他国家可能是另外一番风景。因此,编辑想要我塑造一种“平行世界”的感觉,向大家展现一个“开放”了的国家,展现他们的现状、开放的原因以及他们的操作方式。

当时新加坡书摊上一本比较“显眼”的书

Q:您在写作这篇报道前有什么心理预期?有预设要做解困式报道吗?

A:当时国内处于一个很疲惫、迷茫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一些其他国家的具体例证和参考,大家在看到其他国家的生存状态之后,可能能够产生一些思考。

当时我确定的是要做一篇解释性报道。新加坡位于我们国家附近,他选择开放的背景基础是什么?他们国家是怎么跟病毒共存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做到完全开放的?虽然它与中国地理关系比较接近,但是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和处理方法,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我希望报道能回答这些问题。

Q:您是否想过在文章中比较新加坡的“平行世界”与我国的情况?

A:在文章中,我将新加坡的国情基础、各种条件以及他们的政策制定、与病毒共存的过程、产生的问题这些点都写得清楚。呈现清楚后就会发现,两个国家是没有对比的基础的。新加坡与我国的体量、国家政体等都很不同,它是一个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相较之下,新加坡的开放诉求更强烈,他们的政策制定会更加适合他们的国情。

Q:写这篇报道之前,您做了哪些案头工作?

A:写作前,我搜集并阅读了新加坡疫情相关的绝大部分报道和资料。这些不限于官方媒体,还包括各种小报、公众号文章、一些定位在新加坡的博主视频,和一些我能看懂的学术发表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对新加坡总体情况有了大概了解。

由于稿件安排的时间问题以及护照签证等种种原因,我无法实地去新加坡采访。我通过新加坡的同学认识当地各行各业的人,了解一些民风生活细节。因为没到这个地方,所以需要大量找人聊。同时我还看了新加坡的地图,尤其是实景地图,对分区规划、交通布局等细节做了案头工作。

Q:文中您采访了好多个受到影响比较严重的行业和人群,您是如何捕捉到这些采访对象的?

A:首先,我从之前新加坡本地关于疫情的报道里面总结出哪些时间段的报道是比较重要的。然后我就去找了新加坡当地的报纸,比如《联合早报》《海峡时报》,还有一些当地人看得比较多的公众号。我阅读了这几个时间段的内容,大概总结出他们可能都提到了哪些人、哪些空间。换言之,我是先提取“新加坡”这个关键词,然后再提取“疫情”这个关键词,思考疫情本身会对哪些行业造成怎么样的冲击?两个关键词结合起来又有哪些影响?从大方面入手,我将好奇的问题列了一张单子。

Q:您也采访了一些当地的居民,比如酒吧的老板,您是怎么采访到他们的?

A:我的几个朋友都提到了这家酒吧,这应该是当地比较受年轻人欢迎的地方。后来,我在Instagram上联系到了酒吧的调酒师。调酒师是智利人,一直都没有回家。我在本科期间学习了西班牙语,不过和他交流还是用英语采访,也很亲近。正因如此,联系这个采访对象比较顺利。

还有一些采访对象如医护人员是我在小红书上找的。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了他们的定位,以及包含新加坡医院具体细节的帖子,就直接留言向他们提出采访邀约。很巧的是,这几个医护人员都是我的老乡,因为他们也很久没有回家,所以很愿意敞开心扉,讲的故事都比较细腻,后来还帮我介绍了他们的其他同事。

Q:采访的时候有没有遇到比较难以突破的采访对象?

A:我觉得整篇稿子里面涉及“高层”、政策制定者以及一些内部过程的采访是会有遗漏的地方,我也不知道怎么突破。这可能与我本身能接触到社会资源有关,我可以约采到的群体都属于政策的接受者,没有办法采访到政策制定者。

Q:文中描写疫情政策制定的场景是怎么了解到的?

A:疫情政策制定的场景是通过视频了解到的。我先是看了《联合早报》发布的一则有关政策制定的视频,里面大概描述了这个政策制定的现场。我也交叉印证了几家其他媒体写的现场情况,梳理后就把它写出来了。

Q:稿子里面有很多对于新加坡状况的环境描写、生活细节描写,这些信息是如何通过线上方式获取的?

A:我本人从来都没有去过新加坡。但是比较好的是,我有很多朋友们在新加坡留学,所以可以通过他们来获得一些直接的视频和具体细节。

这些同学中也有很多是学新闻传播的,他们的故事敏感性更强,会很好地知道哪些例子可能对这篇稿子有帮助。所以稿件中很多具体的细节是我拜托各个专业的同学,在他们所处的地方拍视频给我的。

其次,虽然我没有去过新加坡,但是可以看地图。首先看城市的规划分布,可以看到一些实景:哪个地段是比较繁忙的;哪些地段是居民区;哪些是商业区……。等到采访对象提到相关地点的时候,脑海中就能构建起实景,想象那个空间大概是什么样的结构,根据自己的理解向他们印证。他们向我讲述具体的生活情况和细节,而我要做的是想象头脑中有一台录像机,拍摄各个机位的画面。如果有哪个细节不清晰,我会继续问他们:你还记不记得当时对面的人穿什么衣服?他们在说什么话?大概是什么年纪?如果画面上有哪个不太具体的细节,可以追问,直到你认为已经确定拥有了一个好像你自己是在现场的实景,再向他们重新讲述你理解的这个画面是否正确,写完稿子后也要向采访对象再次返稿。通过这样的沟通过程,我会大概知道那边的具体情况。

为了让描述的画面内容呈现出现场感,对新加坡的生活描写部分我用了“密恐式”的写作方法,呈现一个平行空间,让大家更好地感同身受另外一个世界的具体样子。

Q:您选择描写的场景主要是您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接受您朋友拍摄的内容呢?

A:我阅读了大量相关报道后,才知道哪些是遭受冲击比较直接的行业。然后我会大概列一个表。算上空间、职业,当时一共有列了大几十个点,但是我并不能够拿到每一个点的信息。所以我是和我的朋友去谈,问他们你们可以拿到哪些,大家再给我反馈。所以,并不是我去选择这些地方,我选择everything,但并不是所有东西我都有,这可能也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朋友发过来的当地商场门口的“合力追踪”码

Q:对于获取到的信息,如何进行交叉印证?

A:如果我比较确定采访对象提到的空间很多人都去过,我就会拿这个人提供的信息向另一个人证实。因为无法亲自到现场,所以我会对相对不确定的内容反复核实,比如当时餐馆、菜贩的具体情况。如果另外一个采访对象确认情况属实,一般就没有太多问题。但是也有确实无法做核实的单一信源的情况,比如文中疫情逐步开放后公司内部的细节变化,我没有办法找另外的人核实,只能向他返稿,他自己帮我来做事实核查,他觉得没有问题,那就OK。

Q:文中也用到了很多的具体数据,您是如何获得的?

A:新加坡的数据还是比较公开的,国家卫生部、疫情专门的系统都有公布这些相对细节的数据,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找到数据。

Q:这篇文章的整体写作逻辑是怎样的?

A:这篇稿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逻辑主线就是时间。我选择了4月这个时间点作为起点,这是新加坡的解封时间。4月1日,新加坡进一步解封,全面重开边境。到了4月26日左右,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发了Facebook说,“我们几乎回到疫情前的状态”,这些比较有标志性的节点,都在4月前后。而当时我们国内与之对应的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因为要塑造“平行时空”,因此我选择先写新加坡的解封,即4月之后的事情。再回到他们在疫情到来之后的时间点,写他们先是如何与之对抗,再逐步共存的过程。

除此以外,每一个时间的框架下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空间,这些空间选择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解封之后,我呈现了酒吧、餐厅等生活场景以及工作场合。还在与病毒对抗时,我选择的空间有交通系统、工人宿舍、医院等。不同时间段都有自己的主题,自成逻辑。

Q:“密恐式”写作方法,具体是什么意思?

A: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铺全场景的写作手法。王天挺的是国内采用这种写作方法的比较经典的稿件。当时我也跟编辑金赫老师讨论了一下,编辑希望稿件能呈现一个比较真实的平行世界,那就需要大量的场景与细节。编辑当时还给我另一篇稿件做参考文章,是,这篇文章中有很多民间细节,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

Q:在这篇文章中,您如何对环境的细节描写进行合理运用?

A:这其实取决于我获得材料的详细程度,如果我拿到的是一手的、非常详细的、之前的报道没有提到过的信息,我就愿意在我的稿子里多呈现一些;如果是其他稿子有所提及的话,我就只是大概地写这部分内容。

Q:在写作这篇稿件中,有没有遇到哪些困难?

A:由于我不能及时获取新加坡一些关于疫情政策制定的过程,刚开始我的写作比较零碎,因此我选择用大量的民间细节去展示、描绘一个国家的生存状态。但这个是比较表面的写作方式,没有办法去深究他们这样生活背后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也并不能写清楚这个开放的社会到底如何运转、被维系。因此,我的初稿中有很多碎片化的内容。尽管有框架,但是写得不够深入。后来,我找了很多(当地)官员公开的信息和报告,把这一部分加进去后文章就更有逻辑了。

现在来看,我觉得这篇稿件还有很多需要补充的地方。如果有继续采访的机会,我希望还可以与新加坡的病毒学家们做对谈,听听他们的理解。还有和公共卫生学家对话,了解他们的预案是如何一步步完成并调整,以及了解医疗资源是否出现挤兑、如何避免挤兑、避免病毒继续演化的机制等等内容……这些我都是没有提到的,或者只是引用了一些现成的数据和发表,因为我没足够的时间完成相关的采访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疫苗”,为了提高接种率,很多工作都是靠社区基层人员来完成,但是我也没有能够联络到这种基层人员,没有具体写到这些操作。这些确实在这篇稿子中有所限制。

Q:这篇报道发出后,收到了怎样的反馈?

A:发稿后(我)还比较意外,反馈很好。这个反馈也反映出大家当时是处于不知道该怎么办,情绪上寻找出口的状态。读者们也很希望知道更多(外部)信息。

Q:这篇文章的解困路径是怎样的?您认为可以如何操作解困式报道呢?

A:整体的操作过程中其实并没有“解困报道”这个名词出现,我只能概括一下我的采写路径。最基础的是先去了解清楚这个任务,了解这个任务中你需要铺陈哪些具体内容,并将他们串联,把内容讲清楚。这篇文章其实是要写清楚在疫情状态下,新加坡为什么“胆敢”选择开放,以及是怎么一步步做到的。我需要把这些事情写清楚。通过不断探索、挖掘中间需要的材料,最后串联起一个逻辑线,铺陈开,确认能较为满意地回答我最开始的核心问题,就大致完成了。

之前我做过一篇科学报道,大概相较社会问题来说,这算是一种更直白的解困类型。从一个现象出发的话,对这个现象足够了解很重要,比如思考它背后的逻辑,再从这个现象里寻找其涉及的空间角色、时间角色。拿白蛾这篇文章举例,在了解相关现象和背景后,就需要去分析相关的角色,如杀虫的人、林业局工作人员、研究员等,以及分析这个现象在历史上如何发展的。

如果从我这些有限的经验出发,我会把做好解困式报道的关键落在资料的熟悉程度。因为在得到充分的信息之前,判断失误的可能性不低,即便经验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直觉的可靠程度,但是对于严谨的、尤其是和科学沾边的话题来说,资料不足就会盲目。个人感觉资料收集和写作甚至能到八二分。回到新加坡这篇稿子,我其实在刚开始着手的时候并没有把疫苗放到一个绝对重要的位置,但是在了解过具体的政策制定过程、各类数据、医护的工作和其他各行业平民百姓的体验之后,会发现极高的疫苗覆盖率好像成了新加坡赌一赌的资本,或者为了经济不崩盘的自救稻草。如果说这篇稿子有一点价值的话,那这个基于资料积累的答案应该多少具备一些迁移能力。对应到中国,它也提示了在突然放开之前,漫长的管控所换来的时间应该完成哪些准备。

*文中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原标题:《谷雨实验室王雅淇:异地采访,用脑海中的“录像机”营造现场感|解困报道复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