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期吃降压药,身体若出现5个症状,可能提示你该换药了

2024-04-30 06: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有大量患者。据统计,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25%,这意味着每4个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针对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他们需要终身依赖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因此,了解各类降压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非常重要。

5个症状,可能是药物副作用

1.干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物。代表性药物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喉部瘙痒和刺激性咳嗽。

如果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后出现明显的干咳症状且无法耐受,可能需要考虑停药,并转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

ARB类药物如缬沙坦、氯沙坦等,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引起高血钾等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与利尿剂合用,以协同降压并避免低血钾的发生。

2.脸红心悸

钙离子拮抗剂(CCB)是另一类常用的降压药物。其代表性药物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可能引起头部胀痛、面部潮红、心悸等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患者应与医生沟通后,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减少药物剂量或转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此外,长期使用CCB还可能导致牙龈增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停药,通常在停药1~2个月后,症状会自行消退。

3.心脏不适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可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过缓,掩盖低血糖症状。对于这类药物,严重心率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左心衰和无症状低血糖的患者应禁用。

4.后背出现严重的酸痛,酸胀的感觉

出现严重的后背酸痛和酸胀感的情况需要进行检查,以排除肩周疾病等可能原因。

同时,这些症状可能与您正在使用的沙坦类降压药物有关,例如缬沙坦、氯沙坦、替米沙坦等。

如果你在服用沙坦类降压药物的同时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评估并明确是否与这类药物有关。医生能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5.体位性低血压

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即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对于这类药物,应起始剂量较小,并建议在晚上睡前服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个办法,将副作用降到最小

1.选择稳定持久的长效降压药物

长效降压药物能够全天候稳定、持续地降低血压,减少血压波动,从而降低不适和风险。

例如,缓释硝苯地平片、氨氯地平等药物是常用的长效降压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适应后再增加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避免长时间站立

为了减轻低血压的影响,患者在服药期间应避免长时间站立,以防止血管扩张导致血压过低。

此外,服药后,患者应避免迅速从卧位或坐位转为站立位,以免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眼前发黑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起身。

3.选择联合用药和复方制剂

有时,单一药物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或者副作用较为显著。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联合使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以获得更好的降压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复方制剂则是将多种降压药物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在一起,方便患者服用,同时也能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除了上述策略,患者还应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降压药物使用和副作用的发生。

原标题:《长期吃降压药,身体若出现5个症状,可能提示你该换药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