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喻向午《叙事者的远见》:一位在场者的立场|新批评

2024-04-29 12: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林东林 文学报

新批评

近期,评论家喻向午的文学评论集《叙事者的远见》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家林东林撰文表示,与那种“遥远的观看”和“事后的准确”的批评不同的是,喻向午并非一个结论主义者,以某种判官的方式去言之凿凿地下结论和判定,而是去发现那些可能会“燎原”的“星星之火”,去探究其来路和归途,去呈现其可能性和幽微之处。

文 / 林东林

对批评家的误解是批评家长久以来所要面临的尴尬之一——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寄生”和“派生”的存在。持这种认识的人,在文学界之外固然更为常见,但是在文学界之内事实上也并不鲜见。这充分说明的一点是,批评家的主体性、正当性和合法性一直在被低估甚至无视,而这也导致了很多批评家被视而不见——不过,与那些被“视而不见”的批评家相比,喻向午和他的这本《叙事者的远见》却构成了一个并不多见的反例。

这或许与喻向午一直以来所追求和践行的文学批评方式有关,他以深度在场的方式见证和参与了三十多年来的中国文学现场,进而最大程度地化解了批评家所要面临的这种尴尬。

简言之,与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传统批评不同,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文学现场以来直至今日,喻向午所关注的对象始终就是当时当下正在生成之中的作家、文本、流派、思潮,他与他们和它们之间并没有横亘着时间与历史的鸿沟。换句话说,在所见证和参与的三十多年来中国文学的更新迭代中,他和他的那些对象——无论编辑对象还是论评对象——始终都置身于同一个场域之内,他们在共同见证也在共同形成着同一段历史,而对当时当下的这种血肉相连的参与和见证,也最大地保证了他的批评可以尽可能地免于失效乃至无效。

而与那种“遥远的观看”和“事后的准确”的批评不同的是,他也并非一个结论主义者,以某种判官的方式去言之凿凿地下结论和判定,而是去发见那些可能会“燎原”的“星星之火”,去探究其来路和归途,去呈现其可能性和幽微之处,去见其事更见其势——这既是他作为一个编辑严守分际的本职所在,也是他作为一个批评家所秉持的批评伦理的立足所在。

最重要的一点或在于,喻向午虽然没有直接从事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但是与其他批评家一个显见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却是以创作式的批评这种方式进入的文学现场——在某种意义上,批评延续着他没有能够从事的创作,构成了他的创作本身。事实上,作为读者,我之所以能把这本《叙事者的远见》当成文学作品来读,甚至在某些时候忘了它的评论文体这一事实,与喻向午这种创作式的批评初衷和批评方式也不无关系——这当然是一部文学评论集,不过并不夸张地说,在它理性主义的辉光下也处处闪耀着那种文学感性的色彩和质地。

在“潮变”一辑中,喻向午见于文学之“势”,呈现了他一直晋身其中并眼观身感到的中国文学的风气之变与思潮之革。当然,这当然可以被指摘为传统之见,但与其说他是在延续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大文学观,倒不如说在文学细分化和专业化之后,他还在奋力追求着文学的广义幅面,并以这些广义幅面重新审视文学在当下应该面对的种种——文学与哲学、文学与传统、文学与现代性、文学与文体、文学的外转与内转等等,文学之于他,是一种广义而并非狭义上的文学,在文学越来越“小”的今天,这种识见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从批评家的角度为创作者提出了文学外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外延之“大”力挽着文学之“小”。

在“在场”一辑中,喻向午感于文学之“温”,表达了对文学尤其是小说这种文体在近年来所发生的演进和嬗变。围绕人物形象、叙事视角、时代主题、乡村表达、叙述圈套、陌生化等实操性的创作主题,他结合文本阅读提出了作为一个编辑者、评论者的深入体察和认知——对一线创作者来说,这份来自“他者”的体察和认知,既有着与他们完全不同的站位与视角,也有着与他们完全一致的初心和归途,而借助于喻向午的这份在场之温和体察之感,每个创作者也能得以重新审视和进入自己的创作,进而更深入地切近自己追求的文学本体。

在“对话”一辑中,喻向午识于文学之“锋”,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了和五位有着深厚创作经验的小说家关于小说创作的机锋相撞。在与胡学文、尹学芸、钟求是、胡性能、凡一平的对话中,他既营造了一种和缓舒适的谈论氛围,同时也在这种和缓舒适中不断出招,让各位小说家逐渐显露出自己的思考与见地。而通过他的营造、引导、诘问、附和、阐释、对话等方式呈现出的这些极富现场感的机锋之见,既展示出他对小说和小说家们的望闻问切——虽然他并不寄望于要开某种药单,也表现出他渴望以文学个体去梳理文学整体的用意所在。

是的,如果按照某种体系森严的标准来衡量,这本《叙事者的远见》当然算不上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文学评论集——喻向午既没有按照那样的体例去编排,可能也没有怀揣着那样的野心去创作。然而这种创作初衷和结构方式带来的优势也一望而知,借助于“潮变”、“在场”和“对话”中的二十五篇方向、风格、体例各异的作品,他也得以保全了一时一地的具体感受和个体见解——貌似纷杂却又真实如初地呈现出了自己作为一位在场者的即时文学观感。

作为一位70后批评家,喻向午获得了一个既具有历史感也具有未来感的文学支点,正如70后这个代际所隐含着的双重指向,他一方面保留着过去时空所形成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未来时空所导向的可能。在向后观的历史主义和向前看的未来主义所形成的分水岭上,他无所偏私地坦述着多年来对文学这个行当的一己所见所感,既宏观于一种古今兼具的超越指向,同时又微观于一种置身其中的在场体察——如果放在一段更广大的周期中去辨认的话,我们应该会发现,他的这些点滴思见既迥异于他的前辈,同时也将迥异于他的后辈。

低调,内敛,简于言辞却又能一击即中,如果说这是喻向午给与他接触过的人所形成的印象,那么这本《叙述者的远见》也可以说延续了这种同样的印象。反过来说,可能正因为他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这种行事风格,也才形成了他在文学层面的这种行事风格。在他那里,这种行事风格的另一层意思可能还在于,他一直都是在做减法,把自己的文学角色局限于最小和最少,只是以评论家和编辑的身份去完成自己的文学理想和文学使命,与其他文学中人越来越纷纭多变的角色相比,他延续着一种行将消失的行业伦理——做好本职,也践行着他自己的文学立场——以放弃纷繁身份的方式不断逼近那个内在立场,也即文学本身的立场。

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配图:摄图网

原标题:《喻向午《叙事者的远见》:一位在场者的立场|新批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