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乡村行 看振兴|酸枣叶摇身变为“黄金叶”!

2024-05-02 17: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说起茶

大家可能想的是

红茶、绿茶、白茶、花茶……

但是酸枣叶茶

你尝过吗?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野生的酸枣是大自然对人类慷慨的馈赠,位于磁县西部山区的陶泉乡,野生酸枣漫山遍野,山坡间处处可见村民挎着篮子采摘的忙碌场景。陶泉乡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拓宽发展思路,深入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依托资源禀赋,做大做强酸枣叶茶特色产业。今年,野生酸枣树的嫩叶、嫩芽变成了村民手中的“黄金叶”。

酸枣又名棘、棘子、野枣、山枣、葛针等,自古野生于我国。耐寒、耐瘠薄,多生于向阳或干燥的山坡和丘陵坡地。果实富含有机酸、糖类、大量的维生素及钾、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且酸枣树嫩芽有镇定、安神、助眠效果,被誉为“东方睡果”。酸枣叶就是“东方睡果”的叶子,因同样具有安神、促眠等功效,同时还具有镇痛抗惊厥、降温的作用,被称作“东方睡叶”。

在陶泉乡山区,放眼望去,片片新叶吐艳,绿油油一片。三五成群的村民,有说有笑地采摘酸枣嫩芽。“加工酸枣叶茶以嫩叶、嫩芽为佳。咱们山里回暖时间晚,所以采摘时间每年谷雨时节开始采摘最好,采叶过晚,叶片嫩度不够,则不宜加工。”村民周香文说道。

在陶泉乡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工人师傅正熟练地翻炒着刚采摘的酸枣叶。鲜嫩的酸枣叶上下翻飞、冒着热腾腾的清香,枝叶中的水分慢慢失去,茶条颜色不断加深......

经过拣剔、摊放、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等六道工序,大约40分钟时间,再经过彻底晾晒后,酸枣叶从浑圆饱满变成笔挺松针,自此,一锅清新喷香的野酸枣茶就算制作完成了。

陶泉乡酸枣叶茶制作过程全部采用古法制作,按照手工制茶工艺逐步操作,不增加任何添加剂,在对采摘后的酸枣叶人工筛练、杀青后,经过揉捻炒制,彻底晾晒后方可成茶。

手工制茶工艺最大程度保留了酸枣叶茶的药效和口感。制成后的酸枣叶茶,黄绿明亮、清香醇厚、甜润回甘,深受消费者喜爱。

从“小茶叶”到“大茶业”,酸枣芽茶正在为陶泉乡产业发展开辟一个绿色新赛道。从今年4月份开始,陶泉乡利用山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酸枣叶茶产品的实验、收购、制作等,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线上直播和线下农特产品的推介、实体店销售等方式,陶泉乡农特产品展销中心短短几天时间已经卖出200多罐酸枣芽茶,一步步将“新”特产带到市场。同时,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每天最高能拿到70元,这样不仅可以挣个零花钱,还能帮村里产业发展出一份力!”村民周香文说道。小小酸枣叶成为村民的“黄金叶”。

一束束嫩枣芽、一片片嫩枣叶研制而成的枣芽茶,正在逐步成为陶泉乡引以为傲新的特产。

近年来,陶泉乡以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为依托,与农民盼富致富愿望有机结合,以直播带货为抓手,有效拓宽了农特产品网络大市场,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下一步,陶泉乡将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深挖本地“土”资源,放大“特”优势,真正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乡域经济发展。

■视频:冯亚萍

原标题:《乡村行 看振兴|酸枣叶摇身变为“黄金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