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刚刚,“嫦娥”6号飞天!目标:月背挖土!

2024-05-03 18: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航小知 航空知识

北京时间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19秒,“长征”5号遥8运载火箭搭载“嫦娥”6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17时30分助推器分离,17时33分整流罩分离。回顾起飞瞬间!

陈肖/摄

注:今日文昌瓢泼大雨,拍摄效果不佳,读者朋友们可以观看下方视频回顾!

“长征”5号遥八运载火箭蓄势待发。陈肖/摄

“嫦娥”6号是中国“嫦娥”探月计划第六个探测器,预计着陆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53天后返回地球!“嫦娥”6号任务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实施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同时开展着陆区科学探测和国际合作。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

“嫦娥”6号任务还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

月球背面有点啥?

距离地球40多万公里的月球背面,被称为“秘境中的秘境”。

月球与地球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互引力作用。假如把地球和月球比做两个人,“月球先生” 前胸受到的吸引力和后背受到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最终会导致每天像是“地球先生”在牵扯着他,慢慢地让他的自转和公转周期一致。这就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锁定现象。所以只要在地球上,我们就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

月球正面(左)背面(右)对比图

2018年12月8日,中国“嫦娥”4号探测器带着全人类的梦想,奔向神秘的月球背面。经历了26天的路程,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背预选区冯·卡门撞击坑,透过“嫦娥”4号探测器相机的镜头,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是人类第一次近距离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摄的图片

天文学家认为,月球背面相比正面,保留着更多原始遗迹,更具有科研价值。其南极地貌更是多变,还可能含有水冰。因此,月球南极可能是未来月球基地的最佳位置。

迄今为止,人类一共对月球正面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但月球背面却是0次。如果任务成功,本次“嫦娥”6号即将实现“0的突破”,去到月背南极的艾特肯盆地,采样返回,这也将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远端采集样本。科研人员将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有望在太阳系早期撞击历史、月球背面的火山活动和月球地质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上取得新的认识,力争更加了解月球。

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

谁是“嫦娥”6号的通讯官?

月背的探测器无法和地球站进行无线电通信,是各国进行月背探测的最大难点。面对这个“拦路虎”,中国领先世界,用“鹊桥”解决了它。

中继卫星“鹊桥”是科学家们在地球和月背之间搭建的一座跨越了40多万千米的通信桥梁,于2018年6月14日到达科学家规定的目的地,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晕(Halo)轨道上“安家”。从“鹊桥”运行的轨道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月球根本挡不住地球和“鹊桥”之间的信号传播。因此,只要月球附近的信号传来,“鹊桥”就能实时对地通信。

广告

还没拍珍藏版《航空知识》

的读者们注意啦!

5月10日晚

19:30~21:30

往年收藏版合订本

半价拍!限时返场!

↓ 快点击预约吧 ↓

《航空知识》2023年合订本

火爆发售中!

点击此处 立即订阅“鹊桥”号的设计寿命为5年,目前仍在“加班”中。为了保障万无一失,我国于2024年3月20日发射了“鹊桥”2号中继星,(文章回顾:我国探月“最强辅助”,“鹊桥”2号发射成功!)为“嫦娥”6号月球采样任务提供支持。

“鹊桥”2号 图源:央视新闻

“嫦娥”6号任务完成后,“鹊桥”2号将会择机调整轨道,从而为“嫦娥”7号、“嫦娥”8号以及后续月球探测任务提供服务。此外,它还要接力“鹊桥”中继星为“嫦娥”4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目标:国际月球科研站!

探月四期工程包括“嫦娥”4号、“嫦娥”6号、“嫦娥”7号、“嫦娥”8号。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初步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前不久,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概念视频。我国计划于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开展常态化月球科学实验、资源利用与技术验证。

在2045年前,建成功能完善、稳定运行的国际月球科研站拓展型,开展月基综合科学研究和规模资源利用,支撑人类走向更远深空。

月球基地想象图

最后

让我们通过一则

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动画科普视频

全面了解“嫦娥”6号任务

并预祝其53天的旅程取得圆满成功!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望您读后可以顺手点亮"赞"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航空知识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刚刚,“嫦娥”6号飞天!目标:月背挖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