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沪语悦读:青青梅子及时摘,黄熟梅子无人要(上)

2024-05-07 15: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薛理勇

沪语改写:丁曙立

讲述:李国琪

文字、语音审核:丁迪蒙

编辑:王乙其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个重要著作。《诗经》当中个“风”,主要收录当时各个地方个民歌、民谣,而民歌个歌词,大多数又是取自于百姓身边熟悉个事物来作比喻个,其中就提到了勿少植物搭仔动物。于是,《诗经》当中涉及到个“草木鱼虫”,就成为了研究中国古代生物个珍贵史料。

梅,是中国个特产,也是古代最早拨认识搭仔培植个花、果兼用个树种之一,《诗经》有好几篇诗提到梅,其中最直接个就是《召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召南”是西周时期一个南方个地名,迭个地方也受到周文王个教化,女子侪晓得应该及时出嫁,即以梅子代表“妹子”,向男个发出示爱个信号。“摽”即落下、打落个意思,我拿伊翻译成白话诗:

梅子熟了会自然落下,树上只剩七成梅子。亲爱个阿哥加把劲,趁吉日搭阿妹相会。

梅子熟了会自然落下,树上只剩三成梅子。亲爱个阿哥加把劲,趁吉日与阿妹相亲。

梅子熟了会自然落下,采摘个梅子装满筐了。亲爱个阿哥加把劲,选个吉日来定亲。

“梅”搭“妹”谐音,“梅子”常庄拨当作“妹子”用,现代民谣里向,也有“青青梅子及时摘,黄熟梅子无人要”个讲法,就是劝已到了婚嫁年龄个姑娘要及时出嫁,一旦人老珠黄,成了“圣女”,想嫁也呒没人要了。

……

梅、杏、李侪是属蔷薇科落叶乔木,是近缘个植物,梅原产地中国,也以中国个种植量最大,所以英文当中呒没搭梅树相对应个词,英文plum既指李,也指梅,为了表示区分,拿梅花写作plum blossom,而梅子则是sour plum,就是“老酸个李子”。

梅虽然是花、果兼用个植物,但是梅子忒酸,果实又小,而伊勒早春还呒没长叶子个辰光就来煞勿及开花,搿个辰光大多数个植物还处于冬眠期。“一枝独芳”个梅花拨古代个文人骚客赋以更加多个文人情怀,使伊具备了相应个人格化个成分,伊个观赏价值就远远叫高于果用价值了,赏梅,也就成为了中国文人邪气独特个情怀。

梅树开花以后开始结果,初夏就进入了采摘期,没熟个梅子颜色是青个,称之青梅,成熟以后变黄,称作黄梅。勒江南,青梅变成功黄梅个季节,就是多雨个季节,搿个辰光就拨叫作“黄梅天”,落雨拨叫作“黄梅雨”或者“梅雨”,而英文又称之为plum rains。看来,“梅雨”“黄梅天”个名称由来,确实是来自于梅子泛黄个季节。

勿论是青梅或者黄梅,侪是邪气酸个,所以,梅子老少生吃,大多数用来加工成为蜜饯。成语有“望梅止渴”,出典《世说新语》:当年曹操带领军队远征,太阳高照,士兵饥渴难熬,曹操搭士兵讲,前头有片梅林,赶到伊面去扎营。士兵听到“梅林”以后侪“口皆出水”,梅子之酸可想而知。于是,梅子就多了几只雅号,“止渴将军”搭仔“曹公”。

作者:薛理勇

讲述:李国琪

丁迪蒙

迪蒙,启迪蒙昧者也。上海市人。原上海大学中文系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沪语和海派文化的传承。沪语是吴方言的代表方言,是吴侬软语的典范。她既可以用来拉家常,也同样可以用来朗读各类诗歌散文。沪语完全可以书写,同粤语可以写作是一样的。本平台所有文章都是经过改写后,用沪语来演绎的,汉字书写也是正确的。

丁迪蒙所撰写的,与沪语相关的著作主要有:

《学说上海话》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听听说说上海话》少年儿童出版社

《实用沪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话绕口令》少年儿童出版社

《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话读成语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

《囡囡学童谣》少年儿童出版社

《囡囡学成语》少年儿童出版社

《海上风情》上海教育出版社

原标题:《青青梅子及时摘,黄熟梅子无人要(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