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庭审无声、司法有情,微信庭审助聋哑人解纠纷

2024-05-07 17: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点击关注→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法院

近日

津南法院民一庭受理并审结一起

特殊的离婚纠纷案件

原、被告双方均为聋哑人

承办法官灵活创新审理模式

利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

以文字方式组织调解

圆满解决案件

PART.01

案件详情

原、被告均系聋哑人,1999年经人介绍相识,2002年12月办理结婚登记,双方婚后未生育子女。

原告称,由于双方性格不合,长期分居,夫妻感情已无法挽回,故提起离婚诉讼。

PART.02

案件审理

承办法官国艳在拿到案件之后,首先电话联系当事人询问案件情况,但双方电话均无人接听,发现立案信息首页提示当事人系聋哑人,立案时预留的电话是当事人本人的电话。如何安排聋哑人进行庭审,让双方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依法保障残疾人的权利,是承办法官首要解决的问题。

承办法官添加双方为微信好友,双方均明确表示同意离婚且无其他争议事项。

因本案案情并不复杂,且考虑到原、被告现居住在云南和四川,路途遥远到庭参加庭审也多有不便,承办法官决定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微信小程序进行庭审,考虑到聋哑人无法使用视频形式开庭,承办法官组织双方进入小程序“我的案件”,先进行人脸识别验证本人身份,再以文字输入形式逐一回答法官提问,表达自己的意见。

通过一步一步地耐心指导

当事人如何正确操作

最终

双方当事人充分进行了陈述

并达成一致意见

承办法官制作了调解书

并电子送达至双方当事人

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PART.03

法官有话说

弱有所扶,法润民心。这场特殊的庭审将司法服务引进了寂静无声的世界,为特殊当事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司法便利,彰显了别样的司法温情。下一步,津南法院将继续采取切实有力的举措便利残疾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努力为残疾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向特殊群体传递司法温度和人文关怀。

原标题:《庭审无声、司法有情,微信庭审助聋哑人解纠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