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春活力与中文之美交相辉映

2024-05-08 16: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 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上的文艺表演    秦毅 摄

“来到陕西西安学习已有3个月,我很喜欢西安的美食及城市风光。”在为庆祝联合国中文日而举办的“世界中文日 我爱大西安”——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上表演当地传统舞蹈的沐恩来自土库曼斯坦。“世界中文日 我爱大西安”——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由西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西安市教育局、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主办,来自中国、韩国、美国、新西兰、蒙古国、土库曼斯坦等3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青少年在西安梁家滩国际学校参与体验了由动感歌舞、器乐演奏、非遗绝活、生态油画组成的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分为中外青少年才艺表演和文化交流两个环节,旨在促进各国青少年用青春活力阐释文化交流的美好,增进了解和友谊。”西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青春活力与中文之美交相辉映,舞台上,别开生面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精彩纷呈。舞蹈《唐宫夜宴》以陶俑“复活”为背景,一群婀娜多姿的“唐朝少女”带领观众“穿越”到唐代,品味唐文化的璀璨魅力;蒙古舞蹈串烧和土库曼斯坦舞蹈活力十足,展现了矫健之美;芭蕾舞《春日圆舞曲》、独唱《天使喀秋莎》、电子琴合奏《节奏天国》优美抒情、节奏明快,赢得了众多掌声与赞美。

“我的家乡与西安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都属于内陆地区,但有着迥异的历史文化、饮食习惯。我计划在学习之余多去名胜古迹、博物馆游览,感受西安厚重的文化底蕴。”来自蒙古国的欧美琳说。“我参与了合唱团演唱环节,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一起登台演出,既激动又自豪。”来自加拿大的宋天鑫说,希望未来能多参与此类活动,结交新朋友,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除了中外青少年的表演外,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吕国岭展示了剪纸技艺,以“龙行龘龘”四个书法体大字展示剪纸、汉字和书法的魅力。“作为庆祝联合国中文日的活动,我展示剪书法文字,让各国青年更多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表现形式,在有趣的体验中感受中式美学。”吕国岭说。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美丽优雅的朱鹮、乖巧可爱的金丝猴、健硕威武的羚牛……一幅幅彰显秦岭生态之美的油画作品吸引了中外青少年的目光。它们的作者是俄裔油画家晏子。“我与朱鹮结缘于西安,2009年,我在西安楼观台写生时,第一次见到了朱鹮,所以我深爱这片土地。”晏子向大家介绍,“秦岭的自然风光等是我创作的灵感源泉,在创作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名画家,我有责任用画笔让更多人感受到秦岭的雄伟壮美。”

“每幅作品都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文希在晏子的一幅画作前驻足良久,她说去年9月来西安求学,现场看了晏子的画作,对秦岭非常向往。

青花瓷图案的布偶挂件、印着马勺和脸谱图案的文创手提袋……74岁的“布偶奶奶”卫腊梅的文创展台俨然是一片五彩缤纷的艺术天地。展台前挤满了中外青少年,大家兴奋地讨论着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创作品:“这不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吗?”“这些彩龙活灵活现。”卫腊梅介绍:“我把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唐三彩‘复制’成布艺香包。”这些形态各异的布艺作品,都是靠手工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为了寻找设计灵感,卫腊梅经常逛博物馆、看设计展,她希望赋予布艺更多的文化色彩。

“在近距离接触中,文化如潺潺溪流,轻轻拨动着各国青少年的心弦。这是一次别样的文化之旅,不仅增进了对中文之美的感悟,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安梁家滩国际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作者:秦毅

责编:勾晓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