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大经院“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谈世界经济展望

2024-05-08 18: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善治是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价值指向。国际组织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如何更好支持和参与国际组织建设、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邀请来自世界重要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与北大师生共议全球经济发展和治理变革的容与通,为全球经济治理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4年4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第十二场活动在经济学院107会议室举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的经济学家Mehdi Benatiya Andaloussi博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多边监督处经济学家Nicolas Fernandez-Arias博士现场解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的第二章节与第四章节的重点内容,主要探讨和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各国住房市场差异化影响的原因及与相关变量的关联,以及G20新兴市场冲击溢出效应的增强、全球影响途径与对全球增长的支撑作用。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吴泽南长聘副教授主持。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能力建设中心(CICDC)高级课程协调员高思嘉、办公室主管宋雪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李博助理教授、莫家伟助理教授出席活动。

讲座现场

Mehdi Benatiya Andaloussi博士对《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第二章的内容进行了报告,报告主题为“货币政策与房地产市场交织:国际比较视角下利率变动对住房市场影响的差异化机制及潜在风险(Feeling the Pinch? Tracing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through Housing Markets)”。他表示,在全球范围内,过去两年间各国央行显著提高了政策利率,许多观察家认为较高的利率可能会导致经济放缓甚至衰退,但全球经济增长却保持稳定。然而,实际上某些经济体正在放缓,为什么有些国家受到更高利率的“挤压”而其他国家却没有?本章通过抵押贷款和房屋市场的视角,调查了货币政策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影响。在以下情况下,货币政策效应更大:固定利率抵押贷款不常见;购房者杠杆率更高;国家家庭债务水平高;住房供应更为限制;房价最近被高估。因为这些特点在各国之间差异显著,所以本章的主要观点是,货币政策在一些国家影响强,在另一些国家影响弱。此外,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几个国家的抵押贷款和住房市场的变化可能已经减缓了高政策利率的拖累。在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固定期短,特别是家庭债务负担重的地区,应严肃对待过去货币紧缩的冷却效应尚未到来的风险。利率维持在高位的时间越长,家庭感受到的压力可能就越大,即便到目前为止他们相对来说还算安全。

Mehdi Benatiya Andaloussi作报告

李博助理教授对Mehdi Benatiya Andaloussi博士的报告进行了点评:Mehdi Benatiya Andaloussi博士深入探讨了央行政策利率调整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并考察了尽管有大幅度的利率提升,许多国家仍保持经济弹性而不陷入衰退的原因;Mehdi Benatiya Andaloussi 博士通过总结本章报告发现,货币政策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可以归因于全球范围内抵押贷款和房地产市场的独特特征,本报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和新的工具创新,来分析货币政策在抵押贷款市场的传导效应。此外,李博助理教授还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报告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介绍了住房情绪指数模型。最后,李博助理教授根据本次报告的内容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认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措施的协调,包括财政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前瞻指引和房屋监管,以及货币政策对租赁市场和商品房市场的影响等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李博作点评

随后,Nicolas Fernandez-Arias博士对《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第四章的内容进行了报告,报告题为“G20 新兴市场: 全球经济波动的重要源头与增长引擎——实证分析其冲击溢出效应、传导路径及政策启示(Trading Places: Real Spillovers from G20 Emerging Markets)”。在连续二十多年的显著增长后,G20集团新兴市场(G20 EMs)的年均增速近6%,目前约占全球经济活动的30%和全球贸易的四分之一。同时,通过融入全球价值链(GVCs),这些经济体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日益增大,已成为系统性的一部分。这意味着这些经济体中起源的冲击,以及过去十年其结构性放缓的外溢效应可能对全球活动产生更广泛的影响。报告使用了多种方法量化了来自G20新兴市场的外溢效应,并重点关注贸易和全球价值链渠道,同时探讨了除中国以外的G20新兴市场在未来能否抵消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最后,鉴于G20新兴市场外溢效应的日益增长,报告提出了政策建议,并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G20新兴市场已证明了其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些市场的结构性转变和政策决策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的走向,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关键问题。随着这些经济体在全球舞台上的角色日益扩大,理解和管理这些影响已成为全球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务。

Nicolas Fernandez-Arias作报告

莫家伟助理教授首先回顾了该研究通过不同的模型和方法量化了这些市场的外溢效应,G20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增长影响力,强调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作用和对全球市场的潜在影响。随后,他探讨了其他新兴市场是否有能力抵消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同时对如何应对新兴市场外溢效应的增长提出了建议。最后,莫家伟助理教授还讨论了包括网络视角分析、行业内外溢效应探究,以及利用动态空间均衡模型来合并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分析等问题。

莫家伟作点评

讲座过程中,与会专家和现场师生针对中国在气候变化融资中的地位、各国央行的气候变化融资政策以及如何进一步刺激私人部门在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讲座合影

相关阅读

● 北大经院“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谈全球金融稳定

● 北大经院“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谈世界经济发展

● 北大经院“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展望世界经济

供稿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

供稿人:曾嵩

美编:初夏

原标题:《北大经院“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系列讲坛”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家谈世界经济展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