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2、3、4、5……破壳!

2024-05-09 09: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还记得飞进学校的两只喜鹊吗?

五一假期前 小布报道了

《“飞”进课堂!学校为这对“夫妻”开直播……》意外来到开发区实验学校

“安家落户”的喜鹊“欢欢”“喜喜”

一跃成为全校的“校宠”

五一假期结束后

返校的学生们惊喜地得知了好消息

小喜鹊破壳了!

五只喜鹊宝宝看上去很健康

从3月底“欢欢”“喜喜”来到开发区实验学校,在教学楼的5楼“安家落户”,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喜鹊破壳大约需要18天左右,根据推算,大约在5月1日附近,小喜鹊就要破壳了。”这段时间,开发区实验学校校长王生军俨然成了“喜鹊专家”。怀揣期待,师生们闲暇时刻都会看看校内的直播情况,关注喜鹊一家的生活状态。

“喜鹊妈妈专职孵化,喜鹊爸爸披星戴月每天飞回30多次送饭送水。4月29日,我们发现小喜鹊的脑袋探了出来,喜鹊父母也开始飞出去为孩子觅食。”回想起初见小喜鹊时的场景,王生军满是欣喜和慈爱。

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五只小喜鹊一个个破壳,破壳后的小喜鹊时常张开红红的嘴巴,嗷嗷待哺。“欢欢”和“喜喜”每天都为小喜鹊们叼来虫子,不辞辛苦地为五个孩子喂食。孩子们歪着头在直播里数着小喜鹊,老师们也用各种方式巧妙地将“小喜鹊破壳记”和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寓教于乐。

现在的“欢欢”“喜喜”毫无疑问成了开发区实验学校的“校宠”。美术课上,老师让孩子们根据直播观察,画出大家心中的小喜鹊;劳动课上,孩子们用各种废旧材料为喜鹊“搭窝建巢”;生物课上,根据直播观察喜鹊,细致了解鸟类的特征……孩子们也根据自己的特长,以小喜鹊为主角,进行了一系列“创作”。

五(2)班的学生顾佳琪每天从校门进入,都要看看小喜鹊的巢,“我们学校的玻璃是泛着微微蓝光的,喜鹊的鸟巢就像大大的云朵。”他的画里,五只小喜鹊依偎在父母身边,画面上还写着“幸福的喜鹊一家”。五(3)班的学生陆雨婷用硬纸板和树枝给小喜鹊做了巢,细心的小姑娘害怕下雨天小喜鹊会被淋湿,还给鸟巢加了一个顶棚,“我还在里面垫上了树枝和纸屑,让它们可以睡得更舒适。”

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同学们对小喜鹊的爱是安静温柔的,绝不打扰喜鹊一家的生活。“可是,老师,我们还能更近距离地看看喜鹊吗?”“能!”开发区实验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唐沈林介绍,学校内还设有生命科学馆,馆内有众多生物标本,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类生物,其中就包括喜鹊和它的“近亲”们。

教育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开发区实验学校校长王生军介绍,“欢欢”“喜喜”来了之后,学校开通校内直播不仅是为了给孩子亲近自然的机会,更是希望能以此让孩子们敬畏生命,懂得感恩。事实上,一个多月的“云端观鸟”,已经让不少孩子悄悄成长。

唐沈林告诉记者,开通直播之后,很多老师惊喜地发现,班上平时内向、不愿展示自己的孩子,在观鸟过程中,也学会了自信地展现自己。“孩子们对喜鹊的爱护之心是真挚纯粹的,他们真诚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发自内心地为小喜鹊着想。”五(3)班的刘魏滢告诉记者,小喜鹊的破壳让她倍感神奇,“很难想象,小小的鸟蛋里孵出了这些小生命。”同样,还有更多的同学也深感父母爱的伟大。

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而生命和感恩一定是自然给孩子们最好的课程。开发区实验学校校长王生军表示,接下来学校会在更多的学科里面,引入这对喜鹊的资源,同时,引导孩子们继续关注这5只小鸟的成长,看看它们什么时候长全羽毛,什么时候能够飞翔,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收获。

▎融媒体记者:周瑞萌 王春香

▎编 辑:王春香

▎校 对:梅 玲

▎责 编:缪 凡 许小健

▎审 核:杨 鹏

▎声 明:凡“海安发布”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注海安发布

了解更多资讯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海安发布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1、2、3、4、5……破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