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反复头晕找不到原因?原来是“精神性头晕”在作怪

2024-05-10 15: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万婷 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

头晕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不适症状,主要表现为头重脚轻、视物旋转、闭眼时有倾倒感等,也就是俗话说的“天旋地转”。由于头晕常常出现的没有征兆和带来的不适感,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不便,可能造成跌倒、受伤等危险事件,症状严重者,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的痛苦和社会功能障碍。

同时,由于精神性头晕不容易识别,容易与美尼尔症、耳石症、颈性头晕以及前庭周围性眩晕等疾病混淆,造成患者和家属反复就医检查但是不见好转的困境。近年来,通过心身、精神、眩晕等领域专家的共同研究发现,一种由于各种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精神性头晕,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个不容易被识别的头晕——精神性头晕。

01.

精神性头晕

精神性头晕又称为心因性头晕、慢性主观性头晕。是由于心理或精神因素导致,以姿势性或视觉性眩晕、空间运动不适等主观慢性恐惧性头晕症状群为表现的疾病。在《精神性头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的调查研究中显示,精神性头晕占门诊头晕患者的15~20%,多见于年轻患者,男性的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女性的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

精神性头晕的表现

精神性头晕临床表现多样,但是由于对这个疾病认识的不足,临床容易误诊和漏诊。主要表现为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头晕症状,也可同时伴有前庭器官功能障碍或其他系统病变。较为典型的症状有头晕、眩晕、有倾倒感,伴随乏力、恶心、耳鸣等,合并焦虑、抑郁及躯体化症状,包括失眠、疼痛、乏力、心悸、胸闷等。

辅助检查

除进行血常规、血糖、血脂、心电图、脑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外,可进行以下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① 前庭功能检查:可通过旋转试验、红外视觉眼震图等前庭功能检查排除前庭神经炎等;

② 影像学检查:可通过颅脑CT和MRI检查排除脑部病变;

③ 心理测试: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等进行测试。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头晕如何区分?

应先排除器质性因素所致的头晕,再考虑精神性头晕,或是存在器质性损害,但因为合并的精神心理障碍而明显加重或导致前庭症状的迁延。

02.

精神性头晕的预防和治疗

如何预防?

①精神性头晕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和体验,正视和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合理的排解不良情绪。

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进食,膳食均衡,补充足量的维生素,保障充足的睡眠,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适度锻炼。

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生活内容。

④学习放松技巧,如腹式呼吸、瑜伽练习、冥想、正念放松等,掌握情绪,保障正常的心理状态。

治疗方法

精神性头晕的治疗遵循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个体化、多模态的治疗原则。在急性期以安静休息、减少刺激、避免加重症状为主;让患者了解精神心理因素对头晕的影响,消除紧张情绪;详细了解患者的伴随症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①药物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那普仑等);

②心理治疗:研究显示,专业的心理治疗疗效仅次于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疗法、正念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等。

③物理治疗:可进行经颅刺激治疗、生物反馈、迷走神经刺激等物理治疗。

④前庭康复:是一系列以恢复各种前庭和神经疾病的平衡控制物理治疗的总称,可减少患者60%~80%的前庭症状,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包括习服、凝视稳定、平衡和步态锻炼等。应至少进行3-6个月康复以获得最大收益。

精神性头晕的病因未明,且表现较为多样,给临床识别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研究显示,精神性头晕与心理健康状态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面临的较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最新的调查中显示,仅有36%的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通过关注和了解精神性头晕,提高对精神性头晕的认识和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做到早期识别和干预,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可能减少精神性头晕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尽早的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整体健康协作学组.精神性头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全科医学,2024,27(02):125-131.

[2] 傅小兰,张侃,陈雪峰,陈祉妍.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

万婷

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从事精神科护理十余年。助力我中心争创全国文明单位

2023年度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JKKPYC-2023-A13)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B2023149)

版权声明

绿丝带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使用。如需转载本内容,须注明“来源:上海精神卫生飘扬的绿丝带”。未经授权不得用于除转载外的其他用途,违反本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原标题:《反复头晕找不到原因?原来是“精神性头晕”在作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