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硬核!中国安能参演“应急使命·2024”防汛防台风演习

2024-05-10 16: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增强灾害抗御能力和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扎实推动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应急准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于5月10日在浙江省金华市等地开展超强台风防范和特大洪涝灾害联合救援演习,代号“应急使命·2024”,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王祥喜,国务院副秘书长孙广宇,浙江省省长王浩,国务院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急管理部、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现场观摩指导演习。中国安能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周庆丰出席演习观摩活动,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郭建和陪同参加。

此次演习坚持问题导向、实战牵引,汲取借鉴近年来重特大灾害应对处置经验教训,突出台风防范及流域洪水、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等灾害应对,真实构设演习环境和确立演习科目,聚焦流域和区域特点统筹抗洪抢险救援行动,检验体系应急、精锐应急、基层应急能力,推动应急准备落实,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中国安能(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共投入人员489人,装备243台套,在金华主演习场承担了堰塞湖抢险、堤防决口封堵、损毁道路抢通、电力应急抢修、城镇内涝应急救援、“孤岛”被困人员救援、堤防巡查排险、水库险情处置等多个科目演习任务。

演习模拟超强台风“海神”正面登陆浙江宁波象山沿海,贯穿浙江全境,钱塘江流域发生超历史特大洪水,杭州、宁波、金华等地多灾并发,海上船只遇险,发生严重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多个村镇受淹,大量人员被困孤岛,堤防决口,水库出险,铁路停运,厂房爆燃,部分地区道路、电力、通信中断。启动应急响应后,各应急队伍迅速集结、机动到处置地后随即展开作业。

损毁道路抢通现场

中国安能抢险队员

利用大功率吸淤车清理淤积体

柔性路面机在通往灾区损毁地段

铺设临时活动路面

▲应急机械化桥搭设

同时快速架设目前国内单体

跨度最长51米应急机械化桥

保障各种轮式和履带式装备

通过损毁路段

全面打通通往灾区的生命之路

在“孤岛”救援处置现场

中国安能救援队员

操作水面无人测绘船

和冲锋舟实时探测

航行通道、水位、流速等信息

实时报告水量数据

并快速建模

经过专家会商

结合水域侦测信息

救援队立即派遣

被网友誉为“救援航母”的动力舟桥

前往转移被困人员

▲“救援航母”—动力舟桥

动力舟桥

面积大、浮力大、动力大、载重大

集浮桥渡运于一体

能够快速搭建起

一条长50余米,宽10米的下水平台

一次性可运载400余人

在历次重特大抗洪抢险中

发挥重要作用

是水上救援重器

在堰塞湖险情处置现场

▲三维激光扫描仪

中国安能救援队员

携带三维激光扫描仪、边坡雷达

在堰塞体右岸安全位置设置观测点

对滑坡体进行动态监测

▲测量作业

同时

测量组操作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

测出泄洪槽开挖的

位置、长度、宽度、深度等相关数据

重型工程救援装备

按照“明渠引流、分层开槽、

接力翻挖、深挖控高、护坡镇脚”的战法

开挖泄洪槽

▲泄洪槽开挖

经过鏖战

泄洪槽顺利开挖完成

堰塞湖水位迅速下降

实现了引流入槽、排水泄洪的目标

在决口封堵处置现场

经专家技术组研究

采用“水陆空协同作战、

机械化双向立堵”方式

按照

“空中定点抛投、抢筑裹头保护、

打桩固基拦截、石渣戗堤进占、

块石突击合龙、黏土抛填闭气、

加高加固复堤”的战法

展开抢堵

▲植桩作业

中国安能救援队员

操作水上作业平台

配合植桩机在决口外侧开展植桩作业

形成钢板桩水面戗堤

拦截洪流,降低流速

水上作业平台为水上作业的钢质浮箱组合平台,可模块化运输,可现场组合成水上打桩作业平台,实现装备快速到达封堵现场进行打桩作业封堵。该装备具有机动性强、拼装速度快、自带驱动系统等特点,可满足大型装备在水上抢险作业。

在水上作业平台指挥员的有序指挥下,植桩机操作手将一根根钢板桩植入江底,快速形成一道钢铁堤防,龙口流速得到有效控制。堤坝平台,工程机械轮番上阵,钢铁长龙,双向进占,封堵决口。决口上空,直升机吊运石笼,精准抛投,直击龙口,勇斗洪魔。水上植桩抢堵、地面机械立堵、空中抛投封堵,决口成功实现合龙。水上作业平台的亮相,展露了中国安能“水陆一体化”的抢险作战能力,推动抢险能力向全方位、立体化作战模式发展。

在电力抢修处置现场

全能型调控机器人“悟空”

精准抓取故障信息

无人机抵近辅助勘察

智能生成处置方案

▲铁塔抢修

中国安能电力基地新一代伸缩臂履带起重机进行主网抢修,配网机械化施工一体机实施倒杆更换。紧接着,抢修人员登高作业,在30米高空快速修复铁塔,载重无人机配合高速绞磨机提升导线、金具,远距离搭接塔头挂点,采用自行走弧垂测量仪校正导线,抢修人员搭乘“小飞人”直达作业面修补导线,灾区电力成功抢通。

▲全自动沙袋装袋机

在水库险情处置现场

救援队采用全自动沙袋装袋机

快速将沙袋装运至指定位置

同时挖掘机清理

管涌口部位及周边杂物后

作业人员采用

“反滤压渗、蓄水反压”战法

使用浮力式和装配式反滤围井

有效处置了险情

科技赋能应急救援新质战斗力,此次演习中国安能二局牵头研发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首次投入使用。该系统按照“快速反应、科学处置”的方针,围绕“精准研判、高效决策”的目标,着眼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堰塞湖、堤防决口险情工程抢险救援,集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为一体,可实现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和辅助决策两大功能。演习充分展现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才、技术以及多种装备的合成救援效能为重点。从无人机侦测到水域抢险救援,从水文地质监测到防汛检测预警,从圩堤险情处置、电力通讯抢修到决口堰塞湖处置,新型无人机巡堤查险智能装备、应急抢险水空两栖无人机、无人遥控机械化桥、无人智控挖掘机、无人智控推土机、无人测绘艇、水下机器人、水陆两用全地形车、动力舟桥、水上作业平台、三维激光扫描仪等科技抢险“利器”广泛应用,救援队伍如虎添翼。通过演练,人与装备之间的结合更加熟稔,应急救援的反应速度和效率明显提高,各方协同遂行救援任务能力大幅提升。

转企以来,中国安能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圆满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80余次,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切实履行了国资央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下一步

中国安能将持续发挥

军转央企独特优势和专长

着眼国家安全所需

主动融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

做好企业条件下应急救援工作

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为国家应急救援事业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END

撰稿:徐迎华、郭丰润

图片拍摄、视频制作:谭明裕、曾明洋、庄良智、林剑武、李国栋、戴志荣、牛志鹏

推 · 荐 · 阅 · 读

周庆丰看望慰问中国安能参加“应急使命·2024”防汛防台风演习队伍

精彩预告震撼来袭!“应急使命·2024”防汛防台风演习将于10日上午举行

原标题:《硬核!中国安能参演“应急使命·2024”防汛防台风演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