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音&交大|“致敬大师、乐见文明”专场音乐会

2024-05-13 1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音 上海音乐学院

上音联手交大共同传承大师精神

让“行走的音乐思政”有声有色、入脑入心

5月9日晚,由教育部原创精品系列项目支持、上音与交大联袂精心策划的“致敬大师 乐见文明”上音&交大专场音乐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文治堂举行,以音乐会的形式为现场的师生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音乐思政”。

1938年,中国首位音乐专业博士、上海音乐学院的创始人之一萧友梅博士(国立音乐院首任教务主任)受时任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先生的邀请,为《交通大学校歌》谱曲,并先后在《交大友声》《交大概况》两本杂志上刊登此校歌,此校歌的诞生最早见证了两校之间的深厚渊源。新时代以来,两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2)、共同举办“美育+思政”研讨会、召开中心组联组学习、共享双方优质课程等,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音乐会由我院宣传部副部长肖阳研究员主持并作导赏。再现了上音原创歌剧《贺绿汀》经典唱段以及上交原创舞蹈《海菜花开》片段。同时还特别演绎中西大师经典作品,包括民族室内乐《沙海艺境》,舞蹈《渔光曲》,唢呐独奏《百鸟朝凤》,二胡独奏《丝路拾光》,竹笛重奏《喜相逢》《跑旱船》,小提琴独奏《心如止水变奏曲》,男中音独唱《忆秦娥•恒山月》《是我,卡洛……哦卡洛,请听我说》,以及女高音独唱《绒花》《我的深情为你守候》《春思曲》《春江花月夜》《蝶恋花·答李淑一》,动人的演奏与美妙的歌声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与阵阵喝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恰逢贺绿汀恩师黄自先生诞辰120周年,上音学子献唱黄自经典艺术歌曲以表对先辈缅怀,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主动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上音近年来坚持立德树人、融思政于美育,结合上音校史中的红色资源,开展“行走的音乐思政”。声歌系、管弦系、民乐系、音工、艺管系等上音学子在学校艺术处的组织下积极参与本次音乐会演出,艺管系实务工作组在学校宣传部指导下全程参与,做好相关保障服务。多系部联合大作业,边走边学边演,正是上音近年来积极推进“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

此次音乐会走出上音,走进上交,是一次深度艺术融合的有益尝试。音乐会上,两校互赠校史书籍——《百年巨匠》音乐篇·上音系列丛书(萧友梅·黄自·贺绿汀)和交大党史工程口述专辑《思源·初心》,共同见证两校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未来,两校也将进一步精诚合作、互通有无,在人才培养、学科共建、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并积极探索全面合作新模式,共同培养科艺结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学生感言:

下拉滑动查看��

侯馨仪(硕士研究生三年级 声乐歌剧系):曾记最早参加“致敬大师 知乐育心”走到今天的“致敬大师 乐见文明”,时间过得好快,但音乐和经典从未缺席,每一次站在台上重温经典都是一次生动的实践课。从课堂走向舞台,从舞台走向思政,音乐之于心灵的重要性在台上音乐响起的那一刻显得格外生动,青春的使命也变得具象化,感恩学校给我们这样的机会,向历史、向经典、向大师致敬。

王睿一(本科三年级 管弦系):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参演机会。这场音乐会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汇聚了众多音乐家和优秀表演者,呈现了一场极具艺术魅力的音乐盛宴。作为参演人员,我表演了帕格尼尼的作品,希望为大家带来技巧上的精彩呈现。通过这次演出,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音乐的力量。在音乐的海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浪漫与激情,还能品味到文明与传承。这场音乐会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在未来的学习和表演道路上,我将不断追求卓越,为传播和弘扬音乐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昕宇(博士研究生一年级 声乐歌剧系):这次演出让我深受感动,它不仅是对我的舞台经验和专业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上海音乐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这两所顶尖学府培养人才的成功见证。在舞台上施展才华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无限的成长与挑战,也体会到了学府教育的珍贵与深厚。这份感悟和收获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珍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与人生价值。

林潇(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声乐歌剧系):在此次演出中我饰演了歌剧《贺绿汀》中的姜瑞芝一角,并演唱了其中的选段。在排演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姜瑞芝身上贤德、豁达、自尊自强的优秀品质,在“创作《牧童短笛》”这一幕中,贺绿汀面对是否参加俄国钢琴家齐尔品举办的中国风格作品比赛犹豫不决,是妻子姜瑞芝鼓励他,并激发他的灵感,使他充满信心,决然参赛。当贺绿汀在音乐的道路上受到质疑,是姜瑞芝一直激励支持着他,让他始终乐观、对革命事业充满希望。通过排演我再一次感受到老一辈音乐家对音乐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

李乐桐(上海交通大学2023级本科生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在《渔光曲》的参演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上海弄堂,踏在小板凳上,手中的蒲扇轻轻摇晃,恍惚间时间定格在了四十年代的上海。舞蹈从平平淡淡的生活细节入手,刻画了上海女人生火做饭等日常,展现出弄堂清晨的烟火气。参加本次“行走的音乐思政”让我欣赏到了上音与交大同学们演绎的许多经典乐曲与舞蹈,收获了一场视听盛宴,我也会珍藏这段美好记忆。

郑颖琛(上海交通大学2022级本科生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类(国际化试点班)):

这次参演的舞蹈《海菜花开》取材于孔海南教授的团队赴云南治理洱海,终于使洱海恢复清澈,使海菜花重新绽放的真实事迹。排演与打磨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细细体会治理洱海的艰辛与信念,当音乐推起高潮、服装变换,灯光由冷变暖,我们仿佛真的看见了海菜花重新在清澈的洱海上绽放,所有的艰辛与困难,在此刻就已值得。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上音党委宣传部(校史馆)、艺术处

视频制作:党委宣传部(校史馆)

照片:唐天祺、朱晓东

文案:聂晓燕、张倩怡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陈璐瑶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赞与在看,两个都点才是真爱����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上海音乐学院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上音&交大|“致敬大师、乐见文明”专场音乐会暨行走的音乐思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