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竹林七贤酒里泡“小鸭”?

2024-05-14 11: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竹林七贤”,作为才华横溢、不媚权贵、纵情自我的豪爽之士,成为中国文人千年来钦佩和模仿的文化符号。

清 俞龄 竹林七贤图(局部)
济南博物馆

学界公认其最早记载于东晋史学家孙盛所著《魏氏春秋》:“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未尝见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阮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

此后经历代史家文人反复引用称颂,“竹林七贤”的轶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如唐代房玄龄等人编写的《晋书》记载,《广陵散》一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嵇康善弹此曲,在被牵连受刑前,嵇康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宋代陆游曾为此写下诗句“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表达特别的珍惜之情。

明 刘仲贤 七贤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亦有:“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取自《晋书》典故,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

意思是说阮籍经常独自驾车随心而往,至前方没有路的时候,便会痛哭一场,然后返回。可见性格之洒脱不羁,为后世文人所倾慕。

清 俞龄 竹林七贤图(局部)
济南博物馆

被赋予了各种轶事趣闻和精神寄托的“竹林七贤”,也广泛表现在绘画、瓷器、画像砖、纺织品等载体之上。

以江苏南京西善桥宫山大墓出土的[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最为著名。

该砖画原分布在墓室内部南北两壁,各由近三百枚砖块拼嵌而成。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与春秋时期的高士荣启期,八人皆席地而坐,各具神态。

每个人物身旁均标明姓名,彼此之间以银杏、松树、槐树、垂柳等树木相隔,是一组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统一的大型画像砖组画。

南朝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局部-王戎)
南京博物院藏

砖画上颇为有趣的是,阮籍和王戎身旁各有一只带把的酒器,器中竟漂着一只“小鸭”!

原来魏晋高士饮酒时,大家席地而坐,彼此距离较远,因此不易看到同伴酒器中还有多少酒以及是否需要加酒。

古人便将木头雕刻的“小鸭”放在酒器中,如果“小鸭”逐渐看不到了,便知道同伴的酒喝得差不多了,一旁观察的侍者也会适时前来添酒。

南朝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局部-阮籍)
南京博物院藏

南朝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线描图(局部-阮籍)

中国古代酒器、茶器中的“鸭子”并不罕见,宋代受花鸟画题材的影响,瓷器上的鸭纹十分丰富。

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多以此为装饰题材,既有单独的鸭纹,也有以鸭为主体的组合纹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金代 耀州窑青釉刻花游鸭戏水纹盘
观复博物馆藏

盏上双鸭成对,在清波中相互嬉戏追逐、自然嬉戏。水纹变化莫测、小鸭姿态生动,双双游曳在莲叶田田间,颇有情趣。内壁印有缠枝菊花六朵,中心印团菊纹,纹饰繁密而不失韵律。

大朵牡丹盛放,花瓣枝叶肆意蔓延,层层叠叠的繁华姿态,正有焦骨牡丹之风姿,富贵、繁盛。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耀州青瓷以刻印花和浮雕装饰著称,“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说的就是耀州瓷的装饰工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