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相聚徐州贾汪,现场交流转型发展经验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18-12-14 08:33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徐州一周年之际,12月13日上午,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齐聚徐州,现场交流转型发展,以及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经验。

交流会现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周晓飞出席会议并表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已累计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近1600亿元。

针对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的发展困难,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逐年增大,2013年起至今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约170亿元。

据统计,资源枯竭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已由转型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转型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同时,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依赖程度正不断降低,主导资源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比十年前下降了一半,产业结构由“一业独大”转向“多元支撑”。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现场看到,会上,包括东道主徐州市贾汪区,以及安徽省铜陵市、四川省泸州市等在内的九个地区进行了交流发言。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州时,来到位于贾汪区的潘安湖畔,夸赞昔日“煤城”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

贾汪区委书记张克在会上说,近年来,贾汪首先通过持续推进塌陷地治理工程和荒山造林工程,彻底改变了长期煤炭开采导致的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的状况。

同时,在产业结构上,贾汪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到绿色多元。除了装备制造业由小到大,生物医药业迅猛发展,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和旅游业更是实现了“无中生有”。

除贾汪之外,安徽省淮北市、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等地,也都是因煤而兴,也因煤而困的城市。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坚决去产能、腾笼换鸟、加大生态修复力度等,都是各家先进地区交流发言中提到的高频词汇。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曾高度依赖煤炭产业。

“万盛曾流传一句话,叫‘矿业公司走一走,万盛都要抖三抖’。”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猛在会上表示,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导致万盛经开区在上世纪90年代末经济发展几近停滞。

但如今,打好特色牌的万盛经开区,通过发挥“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效应,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重庆生态旅游度假基地,以及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我们以品牌景区为核心,以乡村景点为辐射,打造出多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肖猛介绍称。

特别是7个国家级贫困村,村村有景点、村村有线路,有效的带动了乡村振兴。“所有贫困村均成功实现整村脱贫,返贫率为0。”肖猛说。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