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用街道数据探索治理之道

2024-05-15 12: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是实现社会稳定、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深圳74个街道面临着人口结构多元化、社会需求多样化等治理挑战。因此,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层治理模式,对于提升治理效能、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马洪基金会延续2022年深圳街道治理“金秤砣”观评榜做法,对深圳市74个街道公共信息进行持续收集整理,于5月10日上午在银湖CDI大厦举行专家研讨会,以期推进“金秤砣”街道治理项目的研究。

为聚焦讨论,本次会议定向邀请多位基层领域专家参与探讨,分别有:深圳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敬仁;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所长王艳梅;深圳市和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市人大代表杨勤;深圳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饶锦兴;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深圳市体改研究会副会长熊义刚;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所所长葛桦;苏州科技大学实践课程导师张媛媛;深圳市深洪新经济综合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申胜岗;深圳中泓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方案总监张雨丽。中共二十大代表、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八红旗车队队长助理胡春华作为观察员列席会议,马洪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吴泽婷主持会议。

项目负责人马明力从项目背景、数据来源、研究过程等方面介绍了2023年深圳街道治理“金秤砣”项目。以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为例,汇报了2023年“金秤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情况。

项目组成员全从之围绕决算总支出、重点项目支出等方面,汇报了2021-2022年度深圳街道决算支出对比分析。纵向上,对单个数据涨幅情况进行分析,横向上则是围绕数据的占比变化展开。基于深圳街道2021和2022年的决算报告,选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城乡社区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和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六项做细化对比,展现出街道个别领域财政支出的概况和特点。由于数据限制和分析手段有限,对决算数据的研究仍有待探索。

在听取完项目组汇报后,与会专家围绕“金秤砣”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指标体系、数据来源、研究方法等进行针对性讨论。形成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以推动实现基层自治作为深圳街道治理“金秤砣”项目的探索发展目标。基层治理是一个复杂命题,马洪基金会作为扎根基层的智库型基金会,多年来依托“金秤砣”项目搭建了政府与群众互动平台。以探索基层自治为目标推进“金秤砣”项目,既是对现有优势的延续,也是对“金秤砣”项目的创新。可从民生领域切入,通过街道数据变化验证其对政策的回应,并用群众可读、可参与的形式进行输出。

第二,创新对现有数据的管理。经过两年的采集,项目组已收集整理深圳市街道层面的人口数、受教育数、年度决算支出综述、卫生健康支出数、人员编制数、行政处罚件数、矛盾纠纷数、办结率等数据,形成91个表单。下一步,可对现有数据进行研究分类,针对重点领域做专项收集,深化对基层个别领域的研究。此外,研究现有数据表以发掘数据逻辑,以马洪基金会独有的视角解读基层、分析基层。同时,研究政府发展规划并遴选出核心数据,坚持收集和研究,以长远目光发挥数据信息的作用。

第三,从推动改革角度服务政府治理。政府的经费是有限的,资金分配、项目投入、事项占比、产出效益等等都应根据每年变化做动态调整。“金秤砣”项目以预决算支出作为切入点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可通过跟踪调查形式对数据进行跨年度积累,进一步成为政府部门调整政府经费的依据,由此影响政府经费的分配和调整,提高政府经费的使用效能。

第四,应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数据、解读数据。项目组当前所收集数据为2021-2023年期间的数据,覆盖了“新冠疫情”这一特殊时期。街道作为基层抗疫执行单位,承担了很多任务,却并不是街道工作的常态。可从街道重点工作着手,以目标为导向,结合现实社会背景、政策背景,分阶段、有重点地找数据、读数据、用数据。

第五,加强对工具的应用。人工智能是新的拐点,智库应当指向未来,跳出现状思考问题。项目组可利用工具对数据做分类,设定关键字或标签,辅以人工研判,使数据有创新、有案例、有评价。通过资源共享和整合,积极借助他方力量进行共同开发和研究。找到好的切入点,再通过内外部渠道做发声。

最后,深圳市先行示范区(社会组)专家、马洪基金会首席研究员范军做研讨总结。他指出,技术门槛是一大难题,数据的采集和获取存在较大难度,质量和真实性也会对分析结果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数据量一旦达到一定量级,则需要依赖人工分析来确保其准确性。这是“金秤砣”项目当下考虑和面对的现实问题。可以说,目前的数据量尚不足以推动下一步的研究,我们还需要做长期的观测才能发现数据的演变过程。一旦数据积累达到一定的量级,我们就能从中发现有意思的规律和变化趋势,以进一步解读政府和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从而更有效地评估和理解基层治理的效能。

基层公共信息的公开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同时有利群众更好地了解政府决策和执行过程,从而鼓励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和公共事务中。深圳街道“金秤砣”项目通过收集与研究深圳市74个街道的公共信息数据,以期摸索数据背后的决策调整和资源变化,发现基层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从而为上级政府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下一步,马洪基金会将继续扎根深圳基层,推进对基层公共信息的收集、梳理和研究,探索以创新做法为深圳市的基层治理、城市治理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